二战中苏联战功赫赫的“闪电将军”,结局却令人惋惜

在二战中苏德战场的激烈交锋中,涌现出诸如古德里安、朱可夫等一大批优秀的将星。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苏军中与朱可夫、崔可夫一样优秀的将领“闪电将军”图瓦京。

二战中苏联战功赫赫的“闪电将军”,结局却令人惋惜

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于1901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920年参加苏军。1921年,加入苏共。1926年起,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和总参军事学院学习了10年。1936年苏联开始“大清洗”,刚毕业的图瓦京官运不错,非但没被“清洗”掉,还因为大清洗后空缺了很多职位而迅速得到晋升。1938年,瓦图京晋升为少将,被任命为基辅军区参谋长。1939年参与策划了瓜分波兰的行动,1940年,有参加了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的战斗,随后被晋升为中将,并被任命为总参谋部要员。

二战中苏联战功赫赫的“闪电将军”,结局却令人惋惜

但是,瓦图京的缺点很快就暴露出来。他做事蛮干,缺乏战斗经验和实战知识,且管理方法和策略过于抽象。不过好在他是农民出身,又年轻,最重要的是他忠于斯大林,这使得斯大林对他很赏识。然而他与其他苏联将领一样,都未能在德国闪击苏联前做好开战准备。

二战中苏联战功赫赫的“闪电将军”,结局却令人惋惜

1941年,瓦图京被任命为西北方面军参谋长。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精神,并善待下属。瓦图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往往身先士卒,且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胆识,二战期间,很多苏军将领畏首畏尾,不敢轻易主动进攻,而图瓦京却敢去主动进攻。不过他经常高估己方的实力,目标制定的过高,导致部队伤亡率很高。

二战中苏联战功赫赫的“闪电将军”,结局却令人惋惜

战争初期,西北方面军要阻止曼施坦因指挥的集团军进攻列宁格勒。瓦图京指挥苏军发起了一次进攻,曼施坦因不得不集结整个集团军以阻止苏军进攻。结果德军因此耽误了占领列宁格勒的最佳时机,使得苏军获得更多时间加强城中防御。1942年,图瓦京被临危受命指挥沃罗涅日方面军抵挡德军的夏季攻势。他说服斯大林将第六十集团军指挥权交给很有能力的切尔尼亚霍夫,尽管切尔尼亚霍夫是个犹太人。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德军虽然占领了沃罗涅日,却没能突破图瓦京的防线,故而转攻斯大林格勒。随后,瓦图京参与制定了斯大林格勒的反攻计划。在反攻中,瓦图京指挥部队快速突破德军防线,投入两个坦克军组成的集群快速纵深推进,占领战役支撑点,并与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将德军第6集团军合围。由于瓦图京的出色表现,他在1942年12月和1943年2月两次得到晋升成为大将。但瓦图京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得意忘形,致使哈尔科夫在曼施坦因的反击中丢失,在华西列夫斯基等人的庇护下,又将责任推给友邻部队,才没被撤职。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瓦图京审时度势,战绩优异,在反攻中顺利突破德军纵深梯次防御。库尔斯克战役后又参加了第聂伯河战役,靠不正当手段把罗科索夫斯基挤出攻占基辅的荣誉,后在日托米尔遭到曼施坦因又一次锐利反击,全军一片混乱,使斯大林很是恼怒。尽管图瓦京有胜有败,但总体来说已经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指挥官,是苏军中屈指可数的善于运用坦克作”闪击战“的将领,故被称为”闪电将军“。

二战中苏联战功赫赫的“闪电将军”,结局却令人惋惜

然而不幸的是,正当瓦图京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准备大展身手时,却不幸战死在沙场,而且还不是死于德军之手。1944年2月29日,瓦图京率警卫员离开驻地前往第六十集团军视察工作。晚8时左右,瓦图京行至一村庄附近时,发现有乌克兰民族主义游击队活动。当他停车查看时遭到伏击,腿部受伤。在基辅医院抢救40多天后,因伤势过重于1944年4月9日去世,年仅43岁。

二战中苏联战功赫赫的“闪电将军”,结局却令人惋惜

赫鲁晓夫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当时瓦图京本可能凭借青霉素活下来,但使用这种药物要得到斯大林的批准。但斯大林认为青霉素是美国生产的,美国为削弱苏联,可能会污染这种药物,用美国生产的药物去治疗一位大将是有风险的,因此未批准使用。

二战中苏联战功赫赫的“闪电将军”,结局却令人惋惜

瓦图京去世后,在基辅举行了国葬,基辅还为他建了纪念碑。

二战中苏联战功赫赫的“闪电将军”,结局却令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