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食療養生怎麼做?

立冬是乾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乾季向寒季轉換的過程。立冬過後天氣轉冷,空氣溼度小並常伴有大風天氣,會引起皮膚乾燥瘙癢、粗糙脫屑,甚至皸裂。所以日常起居要做好兩手準備,第一注意防寒保暖,第二加強滋陰潤燥。想要在立冬進行滋補,哪些食療比較適合選擇呢?

立冬時節,食療養生怎麼做?

  立冬如何食療養生


  1、多吃主食,適當吃羊肉、鵪鶉和海參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


  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特別敏感,應當特別注意保暖。


  2、海帶、紫菜可促進甲狀腺素分泌


  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抗冷禦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髮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3、動物肝臟、胡蘿蔔可增加抗寒能力


  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4、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體耐寒的


  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製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立冬食療推薦


  1、黃芪當歸羊肉湯


  原料:黃芪10克,羊肉280克,當歸6克,胡蘿蔔150克。


  調料:鹽、蔥、姜、料酒適量。


  製作方法:將羊肉切塊,飛水後洗淨。將所有材料及蔥、姜、料酒,放入砂鍋中燉約1個小時,至爛熟後放入鍋中加入鹽稍煮幾分鐘即可。


  功效:益氣養血,扶正培本。


  2、太子參燉雞湯


  原料:太子參15克,雞250克。


  調料:鹽、蔥、姜、料酒適量。


  製作方法:將雞切塊,在沸水中焯後,將水倒掉。將雞與太子參一起,放入蔥、姜、料酒,加清水燉約2個小時,至熟透後加入鹽稍煮幾分鐘即可。


  功效:滋陰補虛,溫中益氣。特別適於秋冬女性進補,調養產後虛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