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文具引發的案件,肅親王給皇子價值連城的文具,引發嘉慶震怒


一件文具引發的案件,肅親王給皇子價值連城的文具,引發嘉慶震怒

乾隆死後,嘉慶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清理和珅黨;二是建立秘密保護區,確認皇位繼承人。特別是在繼承人方面,嘉慶做了很多思考。嘉慶先後有兩位皇后。第一個是嘉慶的已婚妻子喜塔臘氏(孝淑睿皇后),她在嘉慶二年去世,留下一個兒子叫綿寧,也就是二阿哥。


一件文具引發的案件,肅親王給皇子價值連城的文具,引發嘉慶震怒

由於太后去世,嘉慶提拔妾室鈕祜祿氏為皇貴妃,這樣一來,鈕祜祿氏的地位大大上升。當時,鈕祜祿氏也有一個兒子,就是三阿哥綿愷。嘉慶皇帝,名叫顒琰,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個兒子。他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的母親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他於1795年36歲繼承皇位,61歲去世。


一件文具引發的案件,肅親王給皇子價值連城的文具,引發嘉慶震怒

對於嘉慶皇帝來說,歷史學家基本上都認為他是一個平庸的天子。他繼承了康乾盛世和道光的衰落時期。他是一位過渡性的皇帝,把清朝從最繁榮的朝代變成了衰落的朝代。嘉慶是什麼樣的皇帝?史料記載:“上生而神靈,天表奇偉,隆準豐頤,舉止凝重。”(《清仁宗實錄》)這是對嘉慶皇帝外貌的描述,說他是個大個子,高鼻子,滿臉通紅,端莊、莊重的態度。


一件文具引發的案件,肅親王給皇子價值連城的文具,引發嘉慶震怒

嘉慶的老師朱珪更是稱讚他:“我皇上生知睿聖,好學敏求,誦讀則過目不忘。”(《味餘書室全集》)這是對嘉慶帝聰明才智的讚美,尤其是對嘉慶帝的美好記憶。正因為如此,嘉慶皇帝去世,道光皇帝登基,按照慣例,給他一個遺名。道光皇帝經過反覆斟酌,將父親的諡號封為“睿皇帝”。聰明,也就是說,嘉慶帝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皇帝。


一件文具引發的案件,肅親王給皇子價值連城的文具,引發嘉慶震怒

後來的道光皇帝綿寧即位後改名為旻寧。皇貴妃鈕祜祿氏深得嘉慶愛戴。嘉慶秘密立旻寧為太子後,將貴妃改為皇后。就這樣,王妃成了孝和睿皇后,綿愷和綿寧一樣,成了自己的兒子。嘉慶年間,他做了兩件錯事。怎麼了?也就是說,立太子,另一個就是立皇后,但新皇后不是綿寧的生母,這是後來發生的事情。


一件文具引發的案件,肅親王給皇子價值連城的文具,引發嘉慶震怒

綿寧從小聰明,深受乾隆、嘉慶兩任帝王的喜愛,綿寧8歲時,跟著乾隆到木蘭獵場,皇子皇孫們舉行射術比賽,綿寧用小弓箭連續射中3次紅心,乾隆激動地將綿寧用黃馬褂包裹起來,抱在懷裡從那以後,乾隆比任何人都更關心他的孫子。嘉慶也很看重綿寧的勇敢和果斷,這使他成為接班人。


一件文具引發的案件,肅親王給皇子價值連城的文具,引發嘉慶震怒

綿寧唯一的劣勢是母親去世,新皇后是三哥綿愷的母親,所以在外人看來,綿愷有更大的優勢。所以有一個很大的驚喜。嘉慶帝來問綿愷的功課時,發現綿愷從書包裡拿出了一套值錢的文房四寶。文房四寶價值10萬多兩銀子,價值連城。嘉慶大吃一驚。嘉慶經過仔細詢問,知道是肅親王永錫給了綿愷。


一件文具引發的案件,肅親王給皇子價值連城的文具,引發嘉慶震怒

肅親王永錫是肅親王豪格家族的一員。雖然永錫是肅親王,但他並不重要。他利用給綿愷的招生機會寄文具。永錫還在綿愷的書裡記了一根銀條,希望能儘早彌補綿愷的損失。儘管綿愷是皇后的兒子,但他只有6歲,甚至有一個皇子賄賂了他。這件事讓嘉慶徹夜未眠,此時的嘉慶帝非常憤怒。


一件文具引發的案件,肅親王給皇子價值連城的文具,引發嘉慶震怒

當晚,他命令人們帶永錫去皇宮,嘉慶親自審問他。永錫不得不招供。原來嘉慶新設了皇后,皇后和三個哥哥都很受歡迎。永錫猜“正大光明”牌匾後面的名字一定是三兄弟綿愷,所以他想盡早排隊,爭取“未來皇帝”的青睞。這不是永錫一個人的想法。有十餘名宗族成員參與其中,甚至連滿清大臣也可能對此有所猜測。

為了警告所有官員,嘉慶不僅當眾羞辱了永錫,還將永錫的文具當場扔到了宮中,這讓永錫感到尷尬。接著,嘉慶又以永錫““膽敢揣摩皇嗣”為理由,將永錫處理的乾乾淨淨,將所有的頭銜和官職都撤掉,交給宗人府處理。給一個六歲的孩子送禮物,永錫的前途就毀了。早在乾隆時期,為了避免這種尷尬,乾隆就採取不設皇后的做法。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建立了十五阿哥永琰的立儲,但乾隆沒有立永琰的母親魏佳氏(令妃)為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