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清:科学起源于中国

陈世清:科学起源于中国


宇宙万物的发展过程是从本质到现象的展开过程。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从哲学到具体科学的发展过程。源起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世界观方法论与中医学是科学,证明科学起源于中国。

“天人合一”世界观方法论证明科学起源于中国

“天人合一”世界观方法论的哲学逻辑起点、结构与历史发展,证明哲学是科学。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就是科学的起源。“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本身就是自然,人和自然遵循同样的构成与发展规律。“天人合一”不但是世界观,而且是方法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人在自然面前必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按客观规律办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思辨和实证的同源同构内在统一,是世界可知论的哲学基础,也是科学的逻辑起点与哲学基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中所蕴含的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是渗透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与灵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根据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中所蕴含的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属于哲学范畴的辨证法即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辩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对称辩证法。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本体论和认识论相一致的辩证法即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周易蕴涵人类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辩证法思想,比黑格尔的辩证法早3000多年。马克思把黑格尔唯心辩证法改造成唯物辩证法,列宁把对立统一规律提炼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规律,毛泽东把对立统一规律概括为矛盾规律。矛盾规律突出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斗争性,导致了后来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对称辩证法恢复了同一性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的主导地位。对称与矛盾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存在状态。以宇宙的整体发展、事物相对独立完整的发展过程为参照,对称是对立统一规律整体的存在状态,矛盾是对立统一规律局部的、阶段性的存在状态。所以对称规律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根据人类辩证法思想的起源和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从易经的对称辩证法思想到今天的对立统一规律为本质、核心的对称辩证法理论体系是辩证法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对称辩证法,就是以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为核心,思辩与实证的统一为功能和归宿的辩证法。以对称辩证法为核心、五度空间理论为框架的对称哲学范式与对称哲学体系,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及其中所蕴含的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称辩证法的产生是辩证法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对称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科学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天人合一”世界观方法论是科学,得到了科学史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证明。西方近代哲学家、数学家、微积分创始人之一莱布尼茨,在接触到《周易》和老子思想以后,就将他的微积分研究手稿扔进废纸篓。因为他感到《周易》和老子的思想才是人类最高的科学,其他科学在他们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他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称之为“辩证法”。这说明,“辩证法”作为名词,源于西方;作为概念,源于中国。西方现代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在《物理学之道》中说,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它们说明了原子和亚原子的实在超越了经典的逻辑,我们无法用日常的语言来描述它,而东方神秘主义并不顾忌对逻辑概念的超越,这就是为什么对于构成近代物理学的哲学背景来说,东方哲学关于实在的模型,要比西方哲学的模型更为适当的主要原因。他在《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中说道:“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他们所描述的经验与原子物理学家所使用的语言是极为相似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不但带来物理学领域的深化,而且带来人类思维方式的革命,这场革命和起源于古老的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世界观方法论及其所蕴含的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吻合,相辅相成构成了人类哲学与科学发展的大圆圈。现代科学已经充分证明,起源于古老中国的“天人合一”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中蕴含的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和对称辩证法思想不但是人类最早的哲学,而且是人类最早的科学——人类最早的哲学就是人类最早的科学。

“天人合一”世界观方法论是科学,得到了科学实践——科学研究、科学验证、科学应用、科学发展的证明。以“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及其中所蕴含的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对称辩证法为核心结合科学的最新发展创立的对称哲学,实现了哲学的科学化。对称哲学是以对称辩证法为核心、五度空间理论为框架的哲学范式与哲学体系,是中国人原创的现代哲学体系。对称哲学从对称观与“五度空间”观的逻辑与历史的必然性出发,指出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科学的哲学就是主体与客体相对称、主体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对称哲学具备新的哲学范式的内涵、本质特征、时代背景与历史必然性,在辩证法、价值论、发展观、空间观、方法论、逻辑学方面,展开新的哲学范式的理论框架、范畴体系及其同其它哲学范式的本质区别。对称哲学不但是哲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使哲学和科学融为一体,使哲学和科学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层次结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只有层次不同,没有性质差别。哲学是一般的科学,科学是具体的哲学,实现了哲学的科学化与科学的哲学化,使哲学成为科学。以“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及其中所蕴含的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对称辩证法为核心结合科学的最新发展创立的对称逻辑,使传统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得以统一而形成完整的逻辑学科学体系,对人类的思维规律作出统一完整的说明,确立了思想实验在科学方法论中的核心地位,彻底解决了科学实验中的验证难题,使困扰人类几千年的悖论得以化解。以“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中所蕴含的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对称辩证法为核心结合科学的最新发展创立的对称平衡论,奠定了一切科学发展的基础。以对称哲学、对称平衡论为理论基础创立的对称管理学,使经济学与管理学得以统一,实现了管理学的科学化。以对称哲学、对称平衡论为理论基础创立的对称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结合、创立了管理成功学与成功管理学,并最早提出“云计算”(网络应用软件)概念、数字经济概念与运作模式,使中国有了自己的符合数字经济时代要求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模式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统一。以对称哲学、对称平衡论为理论基础创立的对称经济学,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对称经济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对称经济学产生十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新常态、包容性发展、产业融合、产业升级、产能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新增长点、数字经济、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现象解释、问题解决、趋势预测、发展模式设计方面发挥了西方经济学理论根本做不到的积极有效的作用。对称经济学的创立最早实现从范式高度系统批判西方经济学、建构中国经济学范式、建立中国经济学体系;最早从理论高度系统批判GDP增长方式、提出幸福经济学范式与经济发展模式;最早从理论高度系统阐述知识经济、智慧经济是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学、智慧经济学属于新的经济学范式;最早从理论高度系统总结全球金融危机、指出金融危机后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然性。这说明对称经济学是正确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客观上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并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对称经济学的科学性、学术地位、社会价值、实践意义就根植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实践之中。数字经济时代对称经济学的科学性已经得到实践的验证,并必将在时间的长河中奠定自己的历史地位。对称哲学、对称逻辑学、对称经济学、对称管理学的创立得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中华文化范式、建构中国科学的话语权体系。中华文化范式与中国科学的话语权体系是“天人合一”世界观方法论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中国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科学发展、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晶。

中医学是科学证明科学起源于中国

逻辑与历史两方面已经证明,“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方法论与科学是同源同构的。与“天人合一”世界观方法论同源同构、同步产生的中华传统医学——中医学不但体现了哲学的科学化,而且体现了科学的哲学化。与“天人合一”世界观方法论同源同构、同步产生的中医学是生态科学,西医学是生物科学,中医学是比西医学层次更高、理论功底更深、实践效益更大、发展前景更广的科学。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天下有道、道法自然、顺其自然的主客体对称世界观、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对称辩证法与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把人看成小宇宙,人体是宇宙的“全息元”。“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黄帝内经》)中医学是以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方法论为理论基础,以阴阳五行理论、经络理论为基础理论,把人体的运行规律和宇宙的运行规律统一起来,根据宇宙的运行规律来调理人体,用养生定位治病、健康定位养生,既治标又治本的生态科学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以“天人合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为指导,以中华民族几千年养生治病延年益寿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建构起来的生态科学理论。建立在阴阳、经络理论基础上,体现天与人,主体与客体,实体、属性、关系统一的中医学不但是科学,而且是比建立在单一实体解剖学理论基础上、渗透还原论与线性思维方式的西医学反映生命更深层次本质、更深层次规律、理论体系更完整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高层次、属于哲学层次的理论科学。宇宙万物的发展过程,是从本质到现象的展开过程。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从哲学到具体科学的展开过程。医学的发展过程,是从中医学到西医学的展开过程。西医学必须以中医学为理论源头与理论基础。中医学是理论科学,西医学是应用科学;中医学是具体科学,西医学是抽象科学;中医学是生态科学,西医学是工具科学。认为中医学不是科学,西医学是科学,是把科学和抽象科学、低层科学、工具科学划等号的西方还原论思维方式的产物。

要确认中医学是科学,就要厘清中医学相关概念,使中医学相关概念更精准。要把中医学和中医、西医学和西医区别开来。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脉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阴阳经络说明,科学只能是理论;而中医和西医都只是临床技术,既不是科学,也不是伪科学。要把中医学和中药学区别开来。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药理、中草药作为医药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中药学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中医学是理论科学,中药学是应用科学。中药学既不是理论科学,也不是伪科学。要把中药学和中药区别开来。中药学是应用科学;使用中药的中医是临床技术;中药只是药品,既不是科学,也不是伪科学。

确认中医学是科学有重要的科学方法论、科学史观与科学实践观意义。

①在千变万化的病毒面前中医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固本培元标本兼治,说明中医学不仅是哲学、科学、高层次科学,而且是整体科学、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生态科学,从而走出西方还原论、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和工具理性定位科学的思维误区,确立了中华民族整体论与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定位科学的语系语境,科学化了科学的内涵与外延,排除了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障碍,使科学得到科学发展。以阴阳经络为理论基础的中医学、中医学的临床应用辨证施治的中医医术能够几千年以不变应万变沉淀累积发展,否定了科学可证伪论,证明了真正的科学只可证实不可证伪,科学就是科学真理,确立了科学的本质属性是正确性-可证实性-不可证伪性,恢复了科学的本义,正本清源把被不知天高地厚的各类公知胡说八道扭曲颠倒的科学定义科学本质科学标准重新颠倒过来。

②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中医学是主客体统一的整体科学、系统科学、生态科学、高层次科学、作为哲学的科学,改变了各类公知基于“天人相分”的世界观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鼓吹的科学起源于西方、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认识误区与科学史观,否定了自以为是的各类公知为确立西方话语权吹嘘的西方文明中心论、西方文化基因优越论,确立了中华文明中心论、中华文化基因优越论,重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确立了中国在世界文明体系中不可超越的话语权。秉持中华民族固有、几千年传承不变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和阴阳经络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中医学的成功证明了对称逻辑思维方式与思想实验验证方法的科学性,否定了以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数理模型研究范式与“验证”方法,确立了以对称逻辑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思想实验、实效验证的科学方法与研究范式,深化、具体化了实践检验的内涵。虽然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阴阳理论、基础理论经络理论中的“阴阳”、“经络”是高度抽象的思想实验的产物,看不见摸不着,既无法用显微镜望远镜进行解剖学天文学意义上的观察,也不能用数理模型进行形式逻辑意义上的论证 “验证”,然而可以用实效验证来证明它们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规律,证明阴阳经络理论是科学理论,丰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理论。

③信奉阴阳对称气血中和天人感应动态平衡的中庸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中医学是知识,更是智慧;中医与中医学的传承方式是一对一的民间师承方式而不是排排坐满堂灌的科班方式,学习中医与中医学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悟”——灵感与顿悟、直观与直觉、联想与想象,而不是靠死记硬背;中医学的临床应用辨证施治的中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检验真理的实践也是具体的,科学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定了抽象化的学历、刊物级别、引用率排名、SCI录入、同行评价为检验真理与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准,确立了具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民科才是科学发展的真正动力。

④中医学的本质是生态医学的定位,为提升中医药产业、使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理论依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在新病毒、变异病毒、层出不穷的病毒面前晕头转向头晕脑胀束手无策的西医后面以解剖学、分子生物学为理论基础的西医学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真知”,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既治本又治末的中医后面以“阴阳”、“经络”为理论基础,建立在天人合一、人体生态科学规律基础上的中医学才是“真理”。确立以生态科学为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中医养生、治未病理念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奠定以中医为主导提升康养产业、以康养产业为主体提升医疗事业的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发展方向,将极大推动我国用中草药与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态医药、生态保健品、生态护肤品、生态食品、生态农药、生态化肥,结合体现、配套中医生态理念的生态医疗保健器械为生态产业链的康养产业与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形成科学向实践转化的典范。

本文作者为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逻辑学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