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爭端需打持久戰

日本1981年實現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

日本在70、80年代,半導體飛速發展,是世界半導體霸主。

就在這時,美日貿易摩擦不斷,在美國的威逼下籤下廣場協議,從此日本失去了半導體霸主地位,經濟下滑,這20年稱之為“失去的20年”,2001年互聯網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日本都處於調整期,到現在才恢復過來。

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經濟騰飛,也在同一年,中美貿易爭端不斷,爆發劇烈的衝突,而我國的經濟體量並不是日本可比。無論是國土面積還是人口基礎,兩者並不在一個體量上,日本是純粹的出口型國家,而我國有著廣大的疆域,龐大的人口,消費人均大增,完全可以通過內需來激活經濟活力。

日本與美國的意識形態像似,國際環境要比我國有優勢,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們警惕不已,一旦有威脅,就會群而攻之,這種兩種意識形態形成的,兩者之間必定會產生巨大的矛盾。

美國是現實主義者,只要威脅到美國的霸主地位,就會被美國針對,會千方百計的阻撓我國的發展,在未來,今後的中美貿易爭奪會進入常態化。

我國早已做好了準備,打持久戰是我們擅長的,此時的中國,已不是百年之前積弱貧窮不堪的過度,而是經濟軍事政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冉冉升起的大國,強國,這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時代潮流,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擋的。

順大勢而行,逆時代潮流,必將不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