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江蘇優秀文藝作品 定格最美勞動者風采--滾動--江蘇--地方--首頁

陸慶龍水粉畫《兄弟》

電視劇《天若有情》海報

電影《鄧稼先》海報

電視劇《瞬息存亡》劇照

在我省繪畫、影視、文學等多個領域,都能找到不少以勞動為主題或以勞動者為主角的文藝作品。這些作品本著“為人民立言、為時代放歌”的宗旨,曾在不同時期產生過巨大的社會影響。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回看這些優秀文藝作品,在領略其藝術魅力的同時,亦可再次感受勞動者的光榮和自豪。

留存發展進程中時代表情

勞動者的形象及其生活、勞作場景,一直是繪畫藝術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藝術家們用畫筆描摹勞動的艱辛,展現勞動者的魅力。

我省知名畫家陸慶龍的水粉畫《兄弟》獲得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金獎。陸慶龍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農民黑裡透紅的臉、粗糙的大手、質樸的衣著,一直在記憶裡揮之不去。“每當我拿起畫筆,這些儲存在我頭腦裡的鮮活面孔以及再熟悉不過的生活狀態,就很自然地展現在筆下。”

而今,農民工在城市的社會人口構成中佔相當大比例,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為自己撐起一片天。陸慶龍說,《兄弟》作品原型是一群下水道建設和疏通者,“通過近距離接觸,我發現他們不再是尷尬地站立在城市邊緣的過客,而是這個城市的建設者,是蓬勃向上、充滿朝氣正為未來打拼的一群人。他們之間是兄弟,他們也是我的兄弟。”

2016年以來,省美術館曾以“勞動者之歌”為主題,連續3年舉辦館藏版畫、中國畫和油畫主題作品展。以版畫為例,從上世紀60年代張樹雲的《海上戰鬥》、70年代徐匡的《主人》,到21世紀代大權的《建設者們》、陳超的《喜娃》……這些作品傳統和現代共生,藝術家對構圖和技法進行探索創新,使畫面的形式美感更強、造型更豐富多樣、題材內容不斷拓展。

省美術館館長徐惠泉告訴記者,藝術家關注現實社會生活,其藝術創作中勞動者形象的變化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中國的發展。以油畫為例,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以新中國普通勞動者為主體形象的人物畫逐漸出現,從表現知識分子、科技人員到從事生產勞作的工人、農民,畫面洋溢著積極建設新中國的年代氛圍。改革開放後,藝術家更以敏銳的藝術眼光捕捉身邊勞動者的光彩瞬間。這為梳理勞動者形象在社會和國家發展歷史進程中的變化脈絡,構建全面、豐富的時代面貌提供了線索。

折射赤誠情懷與時代變遷

歷年來,我省以勞動者為主人公的影視佳作頻現。

由常州市委宣傳部、常州廣播電視臺出品的電影《鄧稼先》,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獻禮的重點影片。常州市影視家協會主席、影片《鄧稼先》製片人沈愛華告訴記者,“兩彈元勳”鄧稼先不僅是優秀的科學家,更是一位特殊的“勞動者”。他放棄在美國的優厚條件回到中國,幾十年埋首沙漠默默工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連他的親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鄧稼先身上,集中地體現了赤誠的愛國情感、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甘於奉獻和勇於創造的事業追求,這些優秀品質都值得今天的人們學習。”

《鄧稼先》獲得當年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和中國電影華表獎、第十六屆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大獎。“2009年上映到現在,一直有很多觀眾寫信給導演和製作方,很多大專院校聯繫要求觀看,‘學習強國’APP也把該片作為重點愛國影片推薦。鄧稼先對祖國的熱愛和真實的情感,讓這部影片具有了長久的生命力。”

改革開放後,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中,廣大勞動者的命運與企業興衰連在一起,為影視創作積累豐厚素材。1994年播出的電視劇《瞬息存亡》就是一部反映現代企業題材的電視劇,由當時的青年作家蘇童、葉兆言策劃,黃蓓佳編劇,江蘇籍青年導演陳應歧執導。趙友亮和嚴曉頻分別扮演一位講原則又不失人情味的銀行行長和一位不聽話、有脾氣又有強烈事業心的女廠長。

陳應歧告訴記者,《瞬息存亡》獲得當年的江蘇電視劇優秀獎、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這部劇在全國各電視臺播出,一些企業員工特別是女廠長、女經理看過後認為,劇中故事真實地反映了女企業家的酸甜苦辣。”《瞬息存亡》製作完成時,正趕上電視劇市場化起步,這部戲也是江蘇最早走市場的主旋律電視劇之一,銷售情況良好。

1998年前後,勞動者的命運又一次隨著時代變遷,陳應歧將目光投向企業改制後的普通勞動者,執導20集電視連續劇《天若有情》。該劇講述一位普通女工在困境中以驚人毅力和極大愛心不斷尋找生活出路的故事,播出後再次引起轟動,獲得當年的全國電視飛天獎、大眾電視金鷹獎。

強化時代主題蘊藏生活熱情

在所有文藝門類裡,文學可以說是塑造勞動者形象最多、角度最豐富的一類。在文學大省江蘇,艾煊的《碧螺春訊》系列、鳳章的《山塢的早晨》等以散文表現勞動人民新生活;錦路的《紅旗號軋鋼機》、陸九如的《又是一個早晨》反映先進工人進行生產創新的感人事蹟,趙本夫的《無土時代》刻畫改革開放進程中的農民形象……

在眾多江蘇作家中,已故作家陸文夫先生更是塑造了一批鮮明獨特的工人形象。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光芒說,“陸文夫的早年創作大都以小人物、勞動者為描寫對象,得到充分肯定,在文壇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成名作《小巷深處》塑造了徐文霞這樣一位舊社會下層婦女形象,她在新中國成立後積極學習生產技能,成為一位自食其力的普通勞動者,獲得了新生和尊嚴。

上世紀60年代初陸文夫的許多創作,靈感來源於他下放到蘇州機床廠的勞動生活。《葛師傅》《二遇周泰》《修車記》《棋高一著》《向師傅告別的晚上》等小說,塑造一批工藝嫻熟、技術高超的工人形象,他們經歷過苦難,對新社會的勞動生活充滿著熱情。像“工業題材”代表作《葛師傅》中,那位“總是戴一頂瓦灰色鴨舌帽”的葛增先,充滿著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在他身上體現出的認真負責主人翁精神尤其打動人心。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江蘇作家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反映各行各業的勞動生活與社會變遷,不斷強化平凡即偉大、勞動者最光榮這一豐富而深刻的時代主題。張光芒說,“當代許多江蘇作家來自於平凡的勞動崗位一線生活,從中湧現了不少農民作家、警察作家、店員作家、教師作家等。裡下河文學流派、蘇北‘新鄉土小說’等以其濃郁的勞動氣息和鄉土色彩引人矚目。趙本夫的《賣驢》、高曉聲的‘陳奐生系列’、畢飛宇的《推拿》等更是以普通勞動人民為主人公的當代經典。”

歲月穿梭,時光荏苒,人們通過文藝作品中勞動者的喜怒哀樂感受時代氣息,現實世界中勞動者的酸甜苦辣投射在這些鮮活的人物身上,人們在欣賞精彩故事的同時,更對勞動者心生敬意、經久難忘。(徐 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