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最後陪唐僧去取經的真是孫悟空嗎?

用戶7592363376286


我個人認為,最後陪唐僧取經的可能不是真的孫悟空了。“阿空已經死了,我說的!”


真的孫悟空從哪裡開始消失的呢?自然在真假美猴王那一段說起。我們一起來分析和探討一下,究竟是不是如我所說。

如來的計謀

首先,我們大家都清楚,孫悟空和如來屬於上下級關係。如來是作為西天的最高統治者,悟空可以說是個不聽話的得力員工。試想一個領導怎麼會容下一個叛逆者,而放著一個和悟空一樣本領和背景的六耳獼猴不用呢?

所以說,六耳獼猴極大可能就是如來請的托兒,用來直接代替悟空的。有人肯定會說,如來慈悲為懷,不該有這樣的計謀。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如來為何不救六耳獼猴呢!卻眼睜睜地看著被悟空打死呢!相對於悟空來說,六耳獼猴只不過是小打小鬧,又何至於死呢!

六耳獼猴他不傻

原著中,如來對眾佛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注意這裡的“知前後,萬物皆明”,意思就是知道過去和未來發生的一切事。那麼,六耳獼猴明知自己會被悟空打死,他還去找死,難道他真的是個傻子嗎?

所以說,六耳獼猴知道未來自己會打死悟空,而且這也是如來早就安排好的大戲。這樣理解,很是合乎情理。

後來的悟空變了

不知道大家沒有注意到一些細節,不管是從原著上,還是電視劇上,都有充分的體現。真假美猴王前後,悟空像變了一個人。從先前的不服從,語氣強硬,到後來的安安分分,對師傅和師弟們都溫和有佳。這個轉變,似乎有點不合常理。

當然,不排除悟空通過那次真假比拼之後,有所改變。但悟空性格這麼輕易能被改變嗎?似乎不符合人物設定。


當然,每一個人的西遊記,都有不同的齊天大聖。這才是意義所在,而不於真假。

關注一下,風塵遊子,不足掛齒。


故里話人間


很榮幸,【識海泛舟】來答題~~~

《西遊記》描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在這個西天取經的團隊中甚至整部小說當中,孫悟空都可以說是毫無疑問的主角。


之所以有讀者會有疑問,最後去到西天取經的是不是真的孫悟空,主要是受到第五十七回“真假美猴王”的故事的影響,有的讀者可能會認為被打死的是真悟空。

作為我個人觀點,我是這樣看的,最後陪唐僧到西天取經的是真的孫悟空,但是也不是從前那個孫悟空了。

真假美猴王中的假猴王是孫悟空的另外一種心態的具象

可以看出,假的孫悟空也是本領高強,外形也與孫悟空沒有差別,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假悟空是叫六耳獼猴,那麼到底六耳獼猴是誰,我個人的觀點是六耳獼猴其實就是孫悟空自己,或者說是另一個心態的孫悟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形象完全一致,緊箍咒不可複製。即使假悟空通過法術可以變換成孫悟空的外形,但是緊箍是如來為孫悟空量身打造的,難道假悟空恰巧也有一個一模一樣的緊箍,且緊箍的咒語都是相同的嗎。這裡其實我不想鑽牛角尖,但是這是我個人的猜測認為這是作者的一種暗示,暗示假悟空其實就是一個人。
  2. 前後呼應,六耳一詞早有出現。其實在書中第二回,孫悟空拜師學藝,懇請菩提祖師把長生之道傳給他時,說了一句“此間並無六耳”,這裡的六耳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這裡只有我們兩個人四隻耳朵,沒有第三個人六隻耳朵,那麼如來介紹假悟空時說了他叫六耳獼猴,這應該不僅僅是字面上的巧合。其實是暗示孫悟空這是他的另外一個心態。
  3. 權威解釋,如來佛祖的話語。當真假孫悟空打上靈山的時候,如來就對眾菩薩說了一句“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這句話其實已經說的相當明白了,從字面意思來看也很直白就是你們都是隻有一心的,但是現在有人就有二心,並且正在激烈的爭鬥,這其實就在暗示我們這是孫悟空的兩種心理,兩種人格,他們在矛盾糾結時會發生激烈的爭鬥,但是本源是同一個人的二心。

經過真假美猴王故事以後孫悟空也不是原來那個孫悟空了

真假美猴王事件的發生可以說是取經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對於孫悟空和唐僧二人而言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孫悟空還是真的孫悟空,但是他的心態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1. 對孫悟空的影響。如來佛祖對於這件事的處理是很到位的,對孫悟空來說,如來點出六耳之事後他立即領悟到這其實是自己的另外一種矛盾的心理,是自己的二心,要想幫助唐僧取得真經,必須要一心一意,因此他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打死了六耳獼猴向如來佛祖表明自己已無二心了,此後一心向佛好好保護唐僧。
  2. 對唐僧的影響。《西遊記》五十八回讓觀音菩薩陪同悟空回到唐僧身邊並且帶佛祖的話道:“一路上魔障未消,必得他保護你,才得到靈山,見佛取經,再休嗔怪。”這句話其實說的十分斬釘截鐵也很到位了,就是明確告訴取經團隊特別是唐僧,孫悟空的位置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有他你才能到達西天取到真經,唐僧也因此知曉了佛祖對孫悟空的態度,從這以後也就才真正接受了孫悟空,也是自此以後師徒二人再無大的矛盾。


    綜上所述,我認為最後到達西天取經的確實是真的孫悟空,還是那個天地孕育的花果山美猴王,但是經過真假美猴王這一難以後,孫悟空的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某種意義上已經不是原來的孫悟空了。


識海泛舟


不是孫悟空,是孫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