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患者男,64歲,山東省煙臺市人。

一、李小勇腦脊液中心入院前病史

患者於2010年因車禍致顱腦外傷,在山東省招遠市某醫院進行了右額顳顱內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術,術後第1天因複查頭CT中線結構右移(片子丟失),因有腦疝危險,又進行了左側去骨瓣減壓術,術後轉入該院ICU病房,並給予相關治療,治療約20天后患者神志轉清,轉入普通病房,經數月治療後病情好轉,出院。

出院大約1年後即2011年10月1日,再次到山東省招遠市某醫院就診,家屬要求進行“顱骨修補術”,當天複查頭CT示腦室擴張,腦輕微膨出(圖-1)。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1:2011年10月1日頭CT

給予相關治療後,於2011年10月20日進行了顱骨修補術。顱骨修補術後第4天即2011年10月24日,出現意識下降,嘔吐,反應遲鈍的症狀,複查頭CT示腦室仍擴張(圖-2)。為治療腦積水,當天轉入上級的山東省煙臺某三級醫院,先後給予腦室外引流及腰大池外引流治療。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2:2011年10月24日頭CT

治療7天后即2011年11月2日(顱骨修補術後13天),複查頭CT:腦室較前縮小(圖-3)。治療3周後即2011年11月21日(顱骨修補術後32天),症狀好轉後出院。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3:2011年11月2日頭CT

出院後第7天即2011年11月28日(顱骨修補術後39天),嘔吐,反應遲鈍又出現。2次就診于山東省煙臺某三級醫院,複查頭CT:腦室再次擴大(圖-4)。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4:2011年11月28日頭CT

入院第3天即2011年12月1日(顱骨修補術後42天),給予腦室腹腔分流術,術後當天查頭CT示腦室較前縮小(

圖-5)。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5:2011年12月1日頭CT

腦室腹腔分流術後第7天出現腹脹,複查超聲提示“絮狀物沉著”,給予相關治療後好轉。

腦室腹腔分流術後第14天即2011年12月15日(顱骨修補術後56天),症狀好轉且查頭CT示腦室腹腔分流術後狀態(

圖-6)後,“痊癒”出院。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6:2011年12月15日頭CT

出院後每年定期複查,沒有出現特殊不適。但4年餘後即2016年3月26日,又出現嘔吐,反應遲鈍和不能行走的症狀表現,次日即2016年3月27日到北京某醫院就診,檢查頭CT示腦室系統擴張,腦幹受壓(圖-7)。給予觀察3天后症狀逐漸好轉,隨後出院。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7:2016年3月27日頭CT

出院大約3天后,家屬發現精神逐漸變差的表現,但並不影響正常生活。出院後3個月即2016年7月1日,意識不清加重,再次出現不能行走、反應遲鈍、間斷嘔吐的症狀。為進一步治療腦積水,急診轉來北京的李小勇腦脊液中心。

二、在李小勇腦脊液中心治療過程與結果

2016年7月1日(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住入李小勇腦脊液中心。入院時:精神差,表情呆滯,偶有言語;上肢活動可,但反應慢,下肢不能遵囑活動(圖-8);右額顳可見一大小約20cm弧形手術切口,已癒合,相應顱骨呈修補狀態;左顳可見一大小約8*6cm顱骨缺損,相應皮瓣稍膨隆。頭CT檢查示:腦室腹腔分流術後狀態,腦室顯著擴張,室旁水腫明顯(圖-9)。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8:2016年7月1日入院時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9:2016年7月1日頭CT

入院當天進行了原右側側腦室腹腔分流管去除術+左側側腦室外引流術。

腦室外引流術後第3天即2016年7月4日,精神有好轉,入院時表情呆滯變正常;上肢遵囑活動由反應稍慢改善為反應快;下肢可稍微動一下,但不能抬起(

圖-10);複查頭CT示腦室較入院時縮小(圖-11);但腦脊液培養為表皮葡萄球菌。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10:2016年7月4日精神有好轉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11:2016年7月4日頭CT

腦室外引流術後第10天即2016年7月11日,精神變更好,側腦室外引流管引流通暢,可見淡黃色清亮腦脊液流出(圖-12)。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12:2016年7月11日

待腦脊液細菌完全消滅後,腦室外引流術後第13天即2016年7月14日,進行了左側腦室引流術。

術後第1天即2016年7月15日,病情又有好轉:對答基本切題,但回答問題偶有錯誤,下肢活動進一步改善。

術後第15天即2016年7月29日,腦脊液培養為表皮葡萄球菌,與入院時細菌相同,考慮腦實質感染仍未完全治癒。

術後第25天即2016年8月8日,病情進一步好轉:雙下肢活動可,但不能獨立行走(圖-13),腦脊液培養為無細菌生長。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13:2016年8月8日

再經1個月治療後腦脊液各項化驗指標達到分流標準後即2016年9月23日,進行了腦室腹腔分流術。分流術後當天即2016年9月23日,查頭CT示腦室腹腔分流術後狀態,未見異常(圖-14)。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14:

2016年9月23日頭CT

2016年10月10日(李小勇腦脊液中心住院治療102天)出院,出院時:

由入院時精神差,表情呆滯,偶有言語;上肢反應慢,下肢不能遵囑活動改善為出院時的精神狀態佳,問答基本切題,上肢反應活動均正常,能走路但需攙扶。頭CT示腦室腹腔分流術後狀態,未見異常(圖-15)。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15:2016年10月10日頭CT

三、出院後隨訪

出院後3個月即2017年1月18日,複查時:言語交流基本正常,四肢活動正常,出院時走路需攙扶進一步好轉為能獨立正常行走(圖-16)。

腦外傷後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分流術後4年餘,腦積水再復發不能走路

圖-16:2017年1月18日能獨立正常行走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