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盲腫瘤手術-適應人群、術前檢查、術後注意事項

掃盲腫瘤手術-適應人群、術前檢查、術後注意事項


今天想分享的話題是,給某網絡平臺做的一期患教內容。

1、腫瘤手術的適應人群

腫瘤手術一般說的是腫瘤的根治手術,取決於兩方面,第一,腫瘤可以經手術切除乾淨,預計能切除乾淨的手術才值得去做,否則術前就知道切不乾淨,還切它幹嘛,也就意味著晚期病人,出現了多發轉移,切不乾淨了是沒有手術指徵的。第二方面,雖然從技術角度腫瘤是可以切除乾淨的,但是病人身體能否耐受,切除以後殘留器官還能否維持正常的功能,是能否做手術需要考慮的另外一方面重要內容,一般高齡(超過80歲),合併有其他心肺功能障礙等不能耐受全麻、手術創傷的患者,手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禁忌症,這個需要結合具體情況看了。所以,醫生評估患者能否做手術,一方面看病期,另外一方面看病人的身體素質,所以,有的時候帶病人就診,讓醫生看看病人的狀況很重要,因為罹患腫瘤,很多家屬覺得病人可能會接受不了,不告訴病人實情,有的時候都不讓病人直接面對醫生,其實是給醫療造成了干涉,不利於病人的安全。

2、腫瘤手術的種類

一般指腫瘤的根治手術。還有一些手術明知道是切不乾淨的,但是還選擇切除,叫姑息手術,減瘤手術,一般都是為了緩解症狀,減輕壓迫,對生存期的延長一般無益。另外腫瘤的手術,根據切口和入路的不同,分開放手術和微創手術,微創手術並不是切除的器官少,主要指的是切口微創的問題,至於手術應該切除多大範圍,是由疾病本身決定的,而不是我們主觀想選擇微創或者開放什麼的,開放手術也不會比微創手術切除的更乾淨,微創手術也並不能降低實質性的創傷,如果已經選定了醫生手術,那麼就遵從這個醫生的喜好,讓醫生來決定是否微創手術。

3、腫瘤手術前檢查

包括兩方面的檢查,一方面需要明確腫瘤的病理診斷,所以除了需要做內鏡或者穿刺以外,還需要做影像學檢查,篩選遠處器官是否存在轉移的全身PET/CT等,臨床上懷疑早期的腫瘤,在沒有病理明確的情況下,是可以直接做切除的,因為手術當中是可以送快速病理的。

另外一方面,需要做身體評估方面的檢查,包括術前化驗、心功能、肺功能、血栓的篩查和原有疾病的評估。參考以前的文章《得了腫瘤要做哪些檢查?》和《肺癌手術前做哪些檢查?》

4、術後的注意事項及飲食建議

術後提倡早期下床(第一天),促進下肢的血液迴流,預防血栓,也可以促進心肺功能更好的從麻醉中恢復過來。

複查建議:術後第一次複查,一般是術後一個月,需要看看回復的怎麼樣,留取術後的基線資料,便於將來對比,因為做手術後,體內器官的結構發生變化,遺留一些術後改變,乍一看是不正常的,其實術後就那樣,如果非早期的腫瘤,術後一般還需要進一步做放化療預防,則為術後第一次複查之後開始,如果全部治療結束,定期複查則在兩年內每三個月複查,3-5年內則改為每半年複查,5年以後,改為每年複查,這個是一般原則,不同的病種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和主治醫師溝通,制定好隨診計劃。

飲食建議:一般的手術,手術當天肯定是不讓進食的,非腸道非消化道的手術,手術後第一天可以逐步恢復飲食,一般全麻手術後腸道功能恢復需要2-3天,所以等排氣後基本可恢復正常飲食。飲食從清淡流食逐步向普食過渡,循序漸進,高蛋白飲食,一般無特殊忌口,那些說腫瘤會吸收更多的營養,所以讓病人餓著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阿片類止疼藥除了會減輕疼痛外,會抑制腸道的蠕動和恢復,所以排氣時間相對延長,有的時候還會出現腹脹,可以用胃腸動力藥或者通便藥,加快恢復。涉及到消化道的手術,進食需要完全遵醫囑。

PS:如果要諮詢病情,建議使用“好大夫在線”搜索李少雷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