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遊戲會增加暴力傾向,對現實世界不關心?心理學家:那可沒準兒

電子遊戲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父母、老師和一些教育家看來無異於洪水猛獸。他們認為打遊戲會讓青少年學習成績下降、攻擊力增強、沉迷於網絡世界而對外界漠不關心。

打遊戲會增加暴力傾向,對現實世界不關心?心理學家:那可沒準兒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電子遊戲是魔鬼還是天使;是讓你變得更暴力還是更友好,取決於你玩的是什麼遊戲。

如果你玩的是暴力遊戲,它確實會增加你的攻擊性。

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森(Anderson)在他2000年的一項研究中,先請一部分參與者玩了一會兒暴力電子遊戲,而讓另一部分人玩例如類似消寶石這種不含暴力的遊戲,接下來讓他們一起完成競爭類的活動,結果發現,玩暴力電子遊戲的那部分參與者明顯比另一部分人表現出了更高的攻擊性。

打遊戲會增加暴力傾向,對現實世界不關心?心理學家:那可沒準兒

安德森和另一位合作者布什曼(Bushman)綜合了三百多個跟暴力遊戲有關的研究,我猜其中就有他自己的那個實驗,之後發表了一篇綜述證實,只要在實驗室裡讓參與者玩一會兒暴力遊戲,例如俠盜獵魔(Manhunt,玩家的刺殺等級以5分制來分級),就足以增加他們在實驗室後續活動甚至日常社交情境中的攻擊性。

如果你控制不住想要玩暴力元素的遊戲,那麼一個建議是,你至少可以從玩單機版改為聯機版。合作完成暴力遊戲可以幫助降低攻擊性。

打遊戲會增加暴力傾向,對現實世界不關心?心理學家:那可沒準兒

有一項2007年的研究發現,以小組為單位玩暴力電子遊戲的玩家,相對於自己玩的玩家,他們的敵意更低。同樣,還有多項研究證實合作地玩暴力電子遊戲會減少他們的攻擊性認知。這或許是因為電子遊戲對行為的影響,更重要的部分是情境,而非內容。

那麼有沒有"天使"遊戲呢?事實上也是有的。

有一些遊戲,可以讓人心情更愉悅、注意力和社交能力得到提升,並且更容易出現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親社會的行為。

打遊戲會增加暴力傾向,對現實世界不關心?心理學家:那可沒準兒

遊戲可以提升你的認知

比如在2012年,有研究者招募了一批幾乎從來沒玩過射擊類電子遊戲的人,讓其中一半的人玩射擊遊戲,另一半玩其他類型遊戲,結果發現射擊類遊戲顯著地提升了這部分參與者的注意分配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打遊戲會增加暴力傾向,對現實世界不關心?心理學家:那可沒準兒

遊戲可以改善你的情緒

而"憤怒的小鳥"或者"寶石迷陣"這類遊戲能風靡全球是有原因的,東卡羅來那大學的心理生理學實驗室負責人Russoniello將將134名遊戲玩家分成兩組,一組玩《寶石迷陣》或其他休閒遊戲(界面小,投入時間短,方便靈活),另一組則瀏覽互聯網新聞,研究人員負責檢測這些調查對象的心率、腦波以及心理狀況。結果發現玩遊戲者的心情變得更好,更放鬆,焦慮水平更低。當然,因為他的這項研究是在開發"植物大戰殭屍"的遊戲公司的資助下完成的,我對研究結果的公允性略有擔心。

打遊戲會增加暴力傾向,對現實世界不關心?心理學家:那可沒準兒

遊戲可以增加你的親社會行為

與早期的電子遊戲相比,現在的電子遊戲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社交屬性"。因此,它們在幫助玩家提升社交技能上也有獨到之處。

比如魔獸世界——自稱擁有1200萬長期玩家,在這些虛擬社交團體中,玩家需要決定去信任誰,拒絕誰,如何領導一個團隊。有不止一項研究表明玩家在這些遊戲裡學習到的社交技能和親社會的行為,可能會遷移到遊戲之外的現實生活中。

打遊戲會增加暴力傾向,對現實世界不關心?心理學家:那可沒準兒

事實上有這樣的例子。

果殼曾經介紹過在2010年刊登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上的一篇文章。同樣是兩組人,一組人玩需要去犯罪現場救人和追逐罪犯的"都市危機",另一組人玩"俄羅斯方塊",而當實驗設計在他們玩遊戲的過程中安排一個討厭的前男友來騷擾協助他們實驗的工作人員時,在玩都市危機的參加者中,有50%的人都嘗試幫助這位女士,但在俄羅斯方塊組只有25%的人出手相助。

打遊戲會增加暴力傾向,對現實世界不關心?心理學家:那可沒準兒

所以對於電子遊戲,我們的態度或許可以不那麼非黑即白的絕對,但無論如何,讓青少年儘量少接觸暴力遊戲,是值得青少年自己、家長以及遊戲開發公司都需要警醒的事實。

我是董一諾,養娃跟我做,帶你上王者!關注我,為您提供專業的養娃攻略,做最親民的心理科普,跟我一起做更自在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