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建築·特殊的文化記憶

中國大學裡有一些老建築,它們或是承繼於古代太學書院的傳統,或是建成於近代西學的薰陶,抵抗過戰爭烽火的紛擾,又迎來了新中國成立後的跨越騰飛……它們見證了學校的起步與發展,承載著師生的歡笑與悲傷。

湖南大學裡的千年學府——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自北宋開寶九年(976年)正式創立以來,歷經宋、元、明、清各代,1903年與湖南省城大學堂合併改製為湖南高等學堂,沿用書院舊址。1926年湖南高等學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學,仍就書院基址擴建至今。歷時千年,絃歌不絕,故稱“千年學府”。

書院大門懸掛的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寫成於清嘉慶年間。上聯“惟楚有材”,意思是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下聯“於斯為盛”,意思是在書院尤其興盛。

誠如斯言,從這個凝聚著夢想的書院中,走出了許許多多才華卓越的求學者。宋朝時的嶽麓山,便有“道林三百眾,學院一千徒”的民謠;明末就讀於此的王夫之,後來終成為偉大的思想家;清中期以後從嶽麓山下走出去的魏源、陶澍、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或開風氣之先,或創不世之功,均名震天下。

1986年10月,在歷經5年大修後,嶽麓書院正式對外開放參觀。湖南大學先後在此成立文化研究所和下屬學院(名即為嶽麓書院),招收歷史、哲學等專業本科、碩士和博士生。

從嶽麓書院到湖南大學的千年建設歷史中,這個優美的校園裡上演了不同時代的文化學術思想碰撞,反映了祖國文教事業的歷史進程。一代一代的嶽麓師生,一直傳承書院的人生態度和文化擔當,也使其文化千年絃歌不絕,楚材於斯為盛。

大學老建築·特殊的文化記憶

圖片來源:湖大微校園微信公眾號

上海交大第一幢捐建建築——老圖書館

上海交通大學20週年校慶紀念前夕,有學生向學校提議採用募捐集資的辦法,建造一座圖書館大樓,以作校慶20週年紀念。

1919年10月10日老圖書館建成,它作為當時上海圖書館界高雅文化象徵的標誌性建築,出現在許多電影電視和攝影作品中。

這裡成為交大學子徜徉知識海洋、飽覽先進科學文化之地,錢學森、吳文俊、王安、王之卓等都曾在這裡留下過孜孜學習的身影。圖書館真正達到了自己的建造目的,“集眾家之學說,備學子之研究,使各種學術,均有統系可尋,傳書可考,則中國學問之發達,即基於此”。老圖書館既是交大人的藏書、看書之地,又曾是上海乃至全國各種工業展覽會的重要展館。如今的老圖書館已成為上海交大的檔案館。

百年來,在老圖書館裡來來往往的師生中走出一代代治國英才、科學大師、實業鉅子和文化精英,人與建築互相滋養,賦予彼此相同的氣質,也共同成就了飲水思源、求實務實的交大精神。

大學老建築·特殊的文化記憶

圖片來源:騰訊網

南開大學堅韌的象徵——思源堂

思源堂位於南開大學校園內中心花園的南側,始建於1923年,1925年落成並投入使用。

它最初是科學館,也就是理科教學樓,在當時為全校最考究的一座建築。七七事變爆發不久,日本侵略軍瘋狂轟炸南開大學,其他樓房全部夷為平地,唯有思源堂未被摧毀,依舊傲然矗立在校園內。

南開大學被炸燬當日下午,時任校長張伯苓在南京向報界表示:“敵人此次轟炸南開,被毀者為南開之物質,而南開之精神,將因此挫折而愈益奮勵。”新中國成立後,思源堂成了化學系的教學樓,如今則是醫學院的教學樓。

南開之精神,以“允公允能”為核心,經過抗戰烽火的洗禮不斷昇華,成為偉大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的具體體現。

如今,年近百歲的思源堂,傳承了南開的辦學傳統,發揚了南開的愛國精神,表達了南開人對嚴範孫、張伯苓等南開先賢的深切懷念,時刻警醒著一代又一代的南開學子要秉持先進理念,飲水思源,愈挫愈勇,勇往直前。

大學老建築·特殊的文化記憶

圖片來源:人民網

東南大學“家”的象徵——大禮堂

東南大學大禮堂,於1931年竣工,大禮堂正立面用愛奧尼柱式與山花構圖,上覆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銅質大穹窿頂,是中國當時最大的禮堂。1965年,大禮堂兩翼各建三層教室,使得大禮堂更加美觀雄偉,在眾多的校園建築中獨具特色,成為東南大學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大禮堂見證過很多重要的歷史時刻:

1931年7月15日,民國的第一次“國考”,也就是首屆公務員考試在這裡進行;9月22日,該校學生在此集會成立“抗日救國會”,抗議“九一八事變”。20世紀30年代學生的愛國運動常在此開展……

現在,除了作為會客廳和學術交流場所,大禮堂仍然會見證每一位東大學子的重要時刻——入學和畢業。東大時光從這裡開始,也從這裡結束。對於很多人來說,東大是像家一樣的母校,而大禮堂就是“家”的象徵。它被鐫刻在校徽上,被畢業生裝進行囊開啟新的人生路。

大學老建築·特殊的文化記憶

圖片來源:東南大學微信公眾號

武漢大學最早的學生宿舍——老齋舍

老齋舍最早是武漢大學男生寄宿宿舍,1931年9月竣工。其內部裝飾極富民族特色,房樑上有“寶葫蘆插三戟”,祝福學生連升三級。房梁角的木紋上雕刻有“蝠(福)在眼前”。1947 年“六一慘案”發生後,為紀念陳如豐、王志德、黃鳴崗三位死難學生,學校按照他們三人殉難的地點,將老齋舍的這三座拱門由東往西分別命名為“如豐門”“志德門”“鳴崗門”。

抗日戰爭結束後,武漢大學在1946年遷回珞珈山,老齋舍重新開放供學生入住。

2015年,老齋舍開始了為期十個月的修繕工作,秉持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完工後的老齋舍絲毫不改從前風韻,如今,老齋舍被用作博士生宿舍。

儘管時間流逝,武大還是武大,老齋舍還是老齋舍,祝福了一代代學子“連升三級”和“福在眼前”的壁畫,依舊對來到珞珈山的年輕人發出美好祝願。古老的宿舍樓因為有一群青春飛揚的學子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堅持,也變得鮮活起來。

大學老建築·特殊的文化記憶

圖片來源:武漢大學微信公眾號

來源:本文綜合整理自新華網、《光明日報》、《武漢晨報》、湖南大學微信公眾號、上海交大建築遺址保護中心微信公眾號、南開大學微信公眾號、東南大學微信公眾號、武漢大學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為“麥可思研究”。

責任編輯 | 麥可思 諶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