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難不難,難的是讓老人舒服的過晚年!

養老難不難?關鍵看標準有多高!很多人被國內的養老問題嚇住了,這個問題的確很嚴重,目前大部分擔心的是將來養老金收不抵支。這個問題,還是要辯證的看,關鍵看養老的標準有多高。

養老難不難,難的是讓老人舒服的過晚年!

按照19大的說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其中關於老人的有四個表述,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其實,這個標準如果不細化,現在這個目標就已經實現了。

病有所醫,現在應該沒有哪個老人說看病找不到醫生吧。


老有所養,就算是在農村,最差的失獨老人也能依靠村集體和親戚的接濟和政府的低保政策能夠保障日常的基本開銷。


住有所居,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無家可歸的老人屈指可數。


弱有所扶,各種低保戶、殘疾人、民政的各種政策,對社會的弱者起到了託底的作用。

要養老,最基本的保底目標已經實現了,難的是想舒服的養老?那麼什麼是舒服的養老?每個人對舒服的定義都不一樣。

一. 老人的幾大養老選擇!家庭養老挑大樑,未來老人養老,無非是以下幾種方式:

1、家庭養老,這個是主流,大部分人都會是這種方式。家庭養老包括夫妻互養和子女贍養。


2、社保,社保養老大家就不要指望靠這個能過上好日子了,這個到時也就是如果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了,還保障個基本的生存需要。


3、財產或儲蓄養老,城市裡的以房養老和農村的以宅基地養老等,通過把財產抵押給金融機構,換取自己的養老金。


高品質的養老誰都

靠不住,還得靠自己!

如果你不是特別富有,又想要高品質的養老,那麼就要現在為老年後的生活提前10年以上做準備。


什麼是高品質的養老,能看得起非絕症的病,請得起保姆、能有個日常的愛好和娛樂,時不時的出去旅遊。


這個要靠誰?只能靠自己!


子女也靠不住啊,久病床前無孝子,真未必就是子女不孝,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是多角色,多任務並行處理,很難做到長期拋棄其他而只照顧病人。

養老難不難,難的是讓老人舒服的過晚年!


想要過好晚年生活,要做好這幾點

要做好適度的鍛鍊


不管年齡多大,適度的運動都是有益身體健康的,閒時和好友相約出去鍛鍊身體,既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和朋友聊天消除孤獨感。但是鍛鍊身體要量力而行,不可以逞強,要根據自己的體制等身體情況進行一些有氧運動。

要吃的好一點


俗話說,能吃是福,想吃什麼儘管去吃,不要因為貴捨不得花錢就不吃,多吃點營養健康的食物,比如堅果,蔬菜水果之類的,又健康又美味。

要多和年輕人交朋友


老年人多和年輕人交朋友,接觸和了解生活中的新生事物,新的潮流,新的思想觀念,會發現身邊每天都有新鮮事物,心態更加年輕。這樣的人即使到了80歲,看上去也不過五六十歲!

要找點興趣愛好


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養花,養鳥,唱歌跳舞,體育運動,旅遊登山、琴棋書畫等,這樣不僅可以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充實,也對身心健康有好處。

要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操勞了一輩子,退休了該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健康快樂的過好每一天,才是對自己人生的最好回饋!

要學會多喝水


有研究證明,當人體進入老年期之後,體內的含水量會比青年時期、中年時期低許多,同時脂肪含量也會增加。一般來講,人體內的含水量為50%-60%,當我們到達60歲這個分界線以後,體內的含水量則會降到40%-50%左右,但是身體所需的水分是沒有減少的,如果此時沒有及時給身體補充水分,那麼就容易出現脫水的症狀。


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以外,老年人要時不時給身體補充水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老人對缺水的反應會比年輕時慢很多,有時候身體已經處於極度缺水的狀態了,老人還不自知,所以建議老年人們外出時一定要隨身攜帶水杯,及時喝水、補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