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生存危機,從來都是真實存在

遭到美國政治打壓之後,華為不但面臨軟硬件方面的制裁,而且也面臨生存空間被壓縮的窘境。在備受關注的5G方面,華為獲得了國內運營商的大力支持。在最近總金額約1000億元的5G主設備招標中,華為中標份額超過55%,實現了一家獨大。然而即便如此,華為面臨的生存危機並沒有得到根本扭轉。

眼看著打壓華為的各種大棒均未奏效,美國一直在醞釀更嚴厲的制裁措施。雖然華為也在加快美國產品的替代速度,但是替換終究需要時間和過程,而且也需求市場的認可。實際上,除了這種在核心軟硬件方面被美國“卡脖子”之外,華為的戰略生存空間在不斷被壓縮。

4月初,美國運營商T-Mobile公司宣佈其價值約3000億元的5G合同將由愛立信和諾基亞實施。4月底,愛立信官網數據顯示,目前愛立信已經斬獲91個5G商用合同,其中愛立信已經與45家運營商客戶達成可公示的商用5G合同,目前在18個國家為32個已經正式運行的5G商用網絡提供設備。

我們從公開渠道瞭解到的信息顯示,華為的5G商用合同數量也為90個左右。一直以來華為都是5G商用合同簽約最多的設備商。如果僅僅從合同數量來看,現在愛立信已經追趕了華為,至少差距已經很小。這必然給華為造成巨大的的壓力。實際上,還有更糟糕的情況在不斷襲來。

4月中旬,德國運營商T-Mobile公司(美國T-Mobile公司的母公司)宣佈,將在未來5G年替換或者淘汰全部的華為設備,取而代之的將是愛立信和諾基亞。因為全球範圍內有實力與華為和中興競爭的只有這兩家西方國家企業。

電信運營商T-Mobile公司在美國和德國的這番操作,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國政府的影響,目前尚不確定,但是這其中的美國政治因素絕對不可忽視。而且不管這裡面有沒有諾基亞和愛立信幕後推動,華為絕對是受害者,而諾基亞和愛立信絕對是美國政治打壓華為的受益者。

遊走在美國政治和科技霸權左右,在國內和國外市場,愛立信已經成功通吃。如此以來,在國際環境異常複雜的條件下,華為的經營和生存將不可避免地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影響。雖然高性價比的華為已經得到國內運營商的青睞,但是華為還需要在國際市場不斷突圍。

無論是2019年的全年財報,還是2020年一季度的季度報告,華為都實現了可喜的增長。然而,在各種增長背後,其實是異常的努力和艱辛。年初的華為高層喊出了“活下去”,從現在的情況來,這種呼喊是基於各種現實和對未來的準確預判。華為的生產危機是具體,更是真實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人已經清醒地認識到,美國通過政治手段收拾的不僅僅是華為,而且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企業。作為我國高科技創新旗幟的華為,如果在美國科技霸權的打壓下被絞殺,那麼未來中國的科技企業將更難以突破西方科技霸權的圍困和打壓。

希望華為今天遭受的各種不公能夠喚醒更多國人和企業,能夠使大家認清企業和科技競爭的背後更是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的競爭。


華為的生存危機,從來都是真實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