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文 | 黃天然

今天,沙漠蝗蟲再度登上熱搜,時隔兩個月後重歸公眾視野。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這波沙漠蝗蟲來得又快又猛。

4月上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才剛發出警告,說在東非、也門東部和伊朗南部,第二波沙漠蝗蟲正在形成新群,數量將是1月份的20倍。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4月,肯尼亞的新一代蝗蟲長成,二代蝗蟲呈粉紅色,完全成熟後也會變成金黃色。圖片來源:VOA

這才半個多月,巴基斯坦再度成為防蝗第一線。

FAO提醒各國,這是本世紀最嚴重的一場蝗災,將對糧食安全和人類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威脅。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2月20日,第一波沙漠蝗蟲入侵肯尼亞基圖伊縣

中國農科院專家指出,無法完全排除新一代沙漠蝗蟲,藉助六七月份印度洋西南季風進入中國境內的風險。

一方面,中國援助的30萬升農藥,將在巴基斯坦給蝗群迎頭痛擊,禦敵於國門之外。

另一方面,國境線會加強嚴防死守。4月26日,11部門單位已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對草地貪夜蛾、沙漠蝗及國內蝗蟲的監測,堅決遏制爆發成災,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為什麼沙漠蝗蟲這麼愛雨水

你以為沙漠蝗蟲是捲土重來,其實它們從未消失。

去年至今,東非各國一直在和蝗災戰鬥,只是各地異常降雨不斷,導致蝗災始終無法根除。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打開FAO的蝗情觀察網站,你會發現警報從未解除

雨水催生蝗災,這與沙漠蝗蟲的習性有關。

本來,沙漠地帶植被稀疏,沙漠蝗蟲食物緊缺,只能單獨生存,這時它們溫和害羞,沒有太大危害。

等不到雨水,沙漠蝗蟲甚至很難繁衍後代,因為滾燙的沙子足以煮熟蟲卵。

反之,只要沙漠裡下雨,沙漠蝗蟲就會抓緊時機瘋狂繁殖,一平方米沙地,能產下大約1000個卵。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蝗蟲卵在沙土中極為密集

一旦沙漠蝗蟲聚集到60只以上,就會開始“黑化”——在基因釋放的苯乙腈的作用下,變為極具攻擊的群居形態:

大腦因受到刺激而變大,身體耐力更強、性格暴烈、食慾大增,身體顏色也由黯淡的土棕色變成了鮮豔的黃綠色,天敵們會認為它們“有毒”而放棄捕食。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從左到右變為攻擊形態的沙漠蝗蟲 圖片來源:國家地理

沙漠蝗蟲持續聚集,無休止地進食和繁殖。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這些兇猛的昆蟲甚至會啃食同類,為了避免飛行遷移時暴露脆弱的側翼遭到同類攻擊,蝗蟲們會保持隊形始終向著同一方向前行。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沙漠蝗蟲繁殖能力驚人。兩代沙漠蝗蟲成群,每一代可以比前一代翻20倍,很快就能形成遮天蔽日的蝗蟲大軍。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FAO研究過沙漠蝗生長規律,如不加遏制,數量將呈幾何級數爆發:最初3個月增加20倍,6個月增長400倍,9個月增長8000倍……

最有效的防範,就是在蝗蟲聚群前找到它們,消滅它們。

防控系統為什麼會失靈

多年來,FAO藉助國際合作和高科技手段,協調組織著一個龐大的蝗蟲防控預警網絡。

在東非與印度之間的12個蝗災前線國家,每天都有專業人員坐著車輛搜尋蝗蟲影蹤,用平板電腦記錄下蝗蟲位置、發育信息、土壤溼度和植被等數據。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這些地面信息形成報告後,會附帶上確切座標,通過衛星連接傳輸給FAO。

FAO再結合衛星拍攝的植被數據綜合研判,通過門戶網站蝗情觀察發佈指導意見。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4月29日FAO蝗情觀察數據 圖片來源:FAO

各國依據這些意見迅速行動,飛機低空噴灑農藥,通常可以在蝗蟲成災前精確消滅大群。

然而,這套環環相扣看似完善的預警系統,卻無法覆蓋到那些人跡罕至或戰亂割據的地區,監控盲區為預警系統留下了致命的漏洞。

不幸的是,近年來全球變暖加劇,印度洋東西兩側水溫異常變化,又引發了“印度洋偶極”(Indian Ocean Dipole)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印度洋東南角的澳大利亞長期無雨乾旱;印度洋西北角的非洲東部和阿拉伯半島南部,兩年來卻不斷被罕見的潮溼氣旋襲擊,雨水基本就沒停過。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氣候反常,原本不該落在監控盲區的雨水,最終引發了災難。

2018年5月和10月,兩次颶風襲擊了阿拉伯半島南部。

蝗群在阿曼的沙漠無人區中驟起,成為本次大蝗災的起源。

不幸的是,沒人及時發出預警。

2019年,印度洋西部再度形成8個氣旋,又為沙漠國家也門送去了豐沛降水。

這個國家深處戰亂,根本無暇防蝗。

最初的蝗蟲大軍在成功繁殖三代後,以數千億只的規模向西洗劫了非洲之角,向東奔襲了中東和亞洲,直到去年12月引發舉世關注。

這一次漏掉了索馬里蝗蟲

東非最新這次蝗災,還是按前兩年的劇情發展,只是地點換到了索馬里。

罪魁禍首,還是長時間盤踞在非洲之角的異常潮溼天氣。

今年年初,索馬里外海出現強大氣旋,繼續為東非帶去反常降水。

潮溼土壤和新鮮植被,在索馬里為此前留存的蝗蟲卵營造出繁衍生長的溫床,可是人們卻渾然不知。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3月初左右,幾十億蝗蟲幼蟲從索馬里噴湧而出,四處尋找著降雨過後的新鮮植被——吉布提、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這三個鄰國首當其衝。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吉布提,人口不足百萬,23個糧食產區,有80%遭到破壞,1700多個農牧業農場和近5萬公頃的牧場被蝗蟲大群摧毀。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埃塞俄比亞,20萬公頃農田和100萬公頃牧場作物被毀,全國三分之一的咖啡和茶葉出口受到影響。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進擊的蝗蟲大軍

肯尼亞邊境的阿博卡特村,蝗群如烏雲般降落到田地,密密麻麻的蟲子為樹木莊稼裹上一層厚厚的“外衣”,跳躍蟲群覆蓋著的大地仿如沸騰。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農民們吹口哨、敲鐵鍋或扔石頭,但根本無濟於事。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肯尼亞農民搖晃著裝滿卵石的瓶子驅趕蝗蟲。圖片來源:彭博新聞社

當地的主食木薯絕收,這座600多人的村莊將陷入饑荒。

目前,蝗群已入侵了肯尼亞超過三分之一的村莊。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FAO報告,在肯尼亞47個縣中,至少有18個縣被蝗災困擾,受害作物超過7萬公頃。

一隻成熟的沙漠蝗蟲,每天可以吃下與自己體重相當的食物,約為2克。

這看起來不多,但當一平方公里的沙漠蝗蟲聚集在一起時,足有4000萬隻,它們一天的進食量與3.5萬人相當,這還算是較小的種群。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東非蝗災數據 圖片來源:statista

而內羅畢的氣候預測和應用中心說,入侵東非地區的蝗蟲數量前所未有,而且新出現的蝗群中有大量剛發育成熟的幼蟲,食量要比一般成蟲大得多。

疫情加大防治蝗災難度

目前,蝗蟲大軍已越境深入非洲大陸。

南蘇丹、烏干達、厄立特里亞、坦桑尼亞甚至剛果,都觀測到了輕重不同的蝗災。

剛果上一次發現沙漠蝗蟲是在1944年,而南蘇丹和烏干達,也有幾十年沒爆發過大型蝗災。

“這些國家的農業部門,完全沒有蝗蟲防治經驗。”FAO高級蝗情預報官基思·克萊斯曼對此深感憂慮,“他們沒有設備,也沒有專業知識,更沒有訓練有素的滅蝗人員。”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FAO高級蝗情預報官基思·克萊斯曼

雪上加霜的是,這些毫無準備的國家還要在危機中應對危機。

由於新冠疫情導致旅行限制,FAO專家無法到達這些國家培訓人員,即使能到,社交隔離也無法為蝗蟲防治課程騰出空間。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控制蝗蟲爆發,唯一有效方法是空中噴灑,但是很多非洲國家沒有足夠的農用飛機。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因為疫情,聯合國援助東非的8架農用直升機也已推遲交付。

在烏干達,政府部署軍隊治蝗,士兵們拿著手持噴霧泵,趕在早晨蝗蟲起飛前噴灑藥劑。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烏干達士兵在噴灑蝗蟲藥劑後休息 圖片來源:AFP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烏干達專家分析災情 圖片來源:AP

可是烏干達農業部長說,由於國際物流受到疫情干擾,當局無法從日本進口足夠的農藥。

這位部長還說,政府尚未批准超過400萬美元的防蝗額外預算。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據FAO統計烏干達的農用飛機、生物殺蟲劑、手持噴霧劑、PPE和GPS定位都處於短缺狀態 圖片來源:FAO

肯尼亞也在抱怨,疫情讓運輸農藥的成本增加了3倍。

二代種群數量翻了20倍

更令人擔憂的是,FAO在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南部和索馬里南部發現,這波新的沙漠蝗蟲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的二代種群,預計到5月,東非蝗群總規模便將達到1月那波的20倍。

沙漠蝗蟲產下的卵,在最初五天必須從土壤中吸收到與自身等重的水分,否則便不會孵化。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要命的是,整個3月下旬,東非的降水異常充沛,持續加速著蝗蟲的繁殖。

“時機真是太可怕了。”克萊斯曼說。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克萊斯曼在非洲考察蝗情

肯尼亞的農民剛剛種下玉米、豆類、高粱、大麥和小米,希望藉著四月下旬和五月的雨季讓作物充分生長。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一名婦女站在被毀的田裡 圖片來源:NYT

這一波作物將在6月下旬到7月初收穫。

“不幸的是,這恰恰是下一代沙漠蝗蟲形成群體的時候。”克萊斯曼說。

克萊斯曼預計,第三代蝗蟲將於6月下旬和7月初再度來襲,如果各國政府防控不力,數量將增加400倍——不僅會讓肯尼亞和其他地區農作物百分百絕收,並有可能蔓延到新的地區,包括西非。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如果沒有大規模措施控制蝗蟲,到2020年底,破壞和損失可能會達到85億美元。”克萊斯曼說。

伊朗已遭遇新一輪蝗災

蝗蟲大軍不僅在東非肆虐,也門的餘孽也繼續在異常降雨中壯大,在整個波斯灣鞏固了力量,並在距伊朗海岸線900公里處產卵。

每一隻沙漠蝗蟲都是長距離飛行的好手,它們可以20個小時不間斷扇動翅膀,還能通過滑翔乘著季風做超長距離飛行。

飛越紅海或波斯灣,對沙漠蝗蟲來說是小菜一碟——1988年10月,它們甚至從非洲飛越大西洋到達西印度群島,距離約為6000公里。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很快,伊朗又遭遇到新一輪蝗災打擊。

截至4月20日,伊朗已有6個省被蝗蟲侵襲,房屋和汽車上爬滿了沙漠蝗蟲。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伊朗正在遭遇新一輪蝗災 圖片來源:twitter

去年4月,蝗蟲在伊朗破壞了至少20萬公頃農田。

伊朗政府迄今已撥出2500億里亞爾(約合600萬美元)以抗擊蝗蟲威脅,農業部表示還將額外撥出3000億里亞爾(612萬美元)專款。

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做好了聯手抗蝗的準備,據巴基斯坦農業部預計,5月15日第二波沙漠蝗蟲將登陸信德省,且將帶來更大的破壞力。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印度農民的莊稼地被年初那波蝗蟲破壞 圖片來源:UNDARK

未來還將四處滅火疲於奔命

在引爆新一輪蝗災的索馬里,很多人只能聽天由命。

因為內戰,索馬里三分之一人口處於極端貧困,每天生活費不足1.9美元。

政府沒有資源抗擊蝗災,唯一的設備就是裝有殺蟲噴霧的皮卡車。

“我一生經歷了許多事。2018年乾旱,我的1500頭綿羊、20頭驢和50頭駱駝都餓死了。”一位93歲的索馬里牧民說,“如果現在蝗災和病毒來臨的話,就讓它們來吧。我將和我的牲畜們的一起死去。”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經濟學人》預計東非地區將遭遇糧食危機,紅色越深,饑荒越嚴重 圖片來源:The Economist

為了幫助非洲防治蝗災,聯合國已將援助從7600萬美元提高到1.53億美元,目前為止,FAO已收集了1.11億美元的現金或認捐。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非洲開發銀行也批准了150萬美元的緊急救濟贈款,協助東非9個國家對抗第二波蝗災。

克萊斯曼說,沙漠蝗蟲的爆發很像一場野火:儘早將其撲滅就好。一旦發生拖延,蝗蟲大軍會像大火一樣持續蔓延,直到耗盡所有燃料為止——而燃料,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FAO將眼下這場蝗災稱為21世紀以來前所未有的蝗災,規模可與70多年前襲擊非洲大陸的毀滅性蝗群相提並論。

從1948年開始,非洲蝗蟲失控成災,直到1963年才告一段落。

然而,蝗災只是全球變暖大背景下氣候極端化的表徵。

只要全球變暖這個根本問題無法解決,海洋異常暖溼氣旋,仍會源源不斷為蝗蟲提供滋生的溫床——FAO和各國政府,就只能繼續提心吊膽,四處滅火,疲於奔命。

第二波蝗災來了,規模翻了20倍!巴鐵告急,中國已出手

VOA:Supercomputer Helps Fight East Africa Locust Outbreak

NYT:‘Like an Umbrella Had Covered the Sky’: Locust Swarms Despoil Kenya

Bloomberg:Coronavirus Slowing Desert Locust Response Amid New Swarms

FAO:Locust Hub

The Economist:East Africa is reeling from an invasion of locusts

The Guardian:Second wave of locusts in east Africa said to be 20 times worse

The SUN:Africa faces ‘unprecedented threat’ from second wave of locusts 20 times bigger than previous swar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