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歲的老人,是不是都還喜歡找“存在感”和“價值感”?

我是你最遠的朋友


嚴格地說,70多歲老人的存在感,是希望有尊嚴地活著。雖然老了,同樣能得到社會或人們的尊重。所謂價值感,亦是如此。存在就有價值,支撐價值的東西離不開經濟。

有句話說得好:生命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寬度。不在於長短,而在於精彩。70多歲的老人,走到今天,最看重的是生命;忘不掉的是生命曾經的過程。細數當年,也努力過,也輝煌過。如今,是腦海中抹不掉的記憶,揮之不去。喜歡找存在感和價值感,無非找的就是這份自信。

老年人,當人生翻過一頁又一頁日曆的時候,想想最後的日子屈指可數。回顧過往,感嘆歲月。為自己碌碌無為、虛度光陰而懊悔,這一生多麼不值。然而這一切都如浮雲一般,從眼前匆匆飄過,有去無回。

我雖然離你說的年齡,有一點差距;卻也是實質上的老人。我承認,在現實生活中,我也喜歡找存在感和價值感。雖然年紀大了,更希望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所說的每一句話,能對年輕人的生活起到警醒作用。在大家眼裡,自己還有用,還有存在價值。存在是一種幸福,讓人精神百倍,也是活著的意義。

我說過,支撐價值的東西離不開經濟。說一千道一萬,任何一個人,老年還是青年,沒有經濟,空談價值,有什麼意義?即便存在,也未免空虛。所以,存在和價值,兩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

以上是個人一點淺見。我是東音八度。



東音八度


本來就存在,何須找?存在一天是一天,存在一月是一月-存在一年是一年。還用找嗎?不存在了,找也無用。


閒人愚見


確切地講,不僅僅是70多歲的人,所有的老年人,都在尋求一種“被需要感”。

這一點在臨床實踐中特別常見,比如一個罹患抑鬱症的老人就說過:

“兒女們都成家立業了,都忙著自己的工作和事業;

孫子們也都上學了,也不需要我們管了,我覺得自己現在一點用都沒有,活著也沒有意思……”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需要,但是同樣都會有一種“被需要感”,可能就是你問題中所說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吧。

尤其是對老年人而言,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之所以這個群體抑鬱症的發病率這麼高,與其“被需要感”得不到滿足很有關係;

所以,在生活當中,除了我們要“常回家看看”之外:

不妨多向老人“討教”一些問題;

或者讓老人幫你做一次你愛吃她又拿手的菜;

尤其是和老人身體上的親密接觸;

都能夠使老年人的“被需要感”得到充分的滿足!

這也是給老年人的“心理營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