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


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

最近發現“微信讀書”這款APP確實不錯。免費、方便做筆記、方便和好友交流,如今十多天的業餘時間我已讀畢三本書,分別是《困不住的曾國藩》、《又笨又慢平天下》、《給教師的閱讀建議》。

這裡有各門各類的海量圖書,但我們不可能把這些書讀盡,所以我們要選擇那些精典作品來讀。微信讀書給我們提供了讀者的評分和評價,所以我們在選擇閱讀作品時可參考其他讀者的評價。

一般來講,真正的好作品是能夠得到大家一致認可的。作品的語言、思想甚至是作品提供的一些方法、技巧可能都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這樣我們可以根據別人對作品的評價先對作品有些瞭解,知道它的長處和不足,我們可以依據別人的評價來篩選出那些精典作品來讀。另外,我們可以在讀的過程中驗證一下別人的評價是否中肯,為我們更好地理解這本書打下基礎。

多讀書才能不斷地提升自己,這已是大家的共識。不管你是教師、職員、商人還是公務員,要想提升自己,在工作中不斷取得成績就離不開多讀書學習。甚至農民也要多讀書來不斷提升自己的農業技術,去了解市場行情以調整自己的種植結構。這個社會對農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讀書學習,就會因循守舊,多出力,收穫還少。

微信讀書最讓我滿意的地方是在閱讀過程中隨時可以做筆記。讀到某處有所感處,可以用線標出來,並把自己的感處記錄下來。我認為,讀書筆記比閱讀本身更重要,如果讀書不做筆記,即使有了感觸也不及時記錄,這種感觸往往是轉瞬即逝的,那麼閱讀的意義就不大,不會有什麼收穫,讀過和沒讀過可能沒有什麼區別。

筆記實際就是對作品內容的思考,是把作品內化成自己知識的過程,如果沒有思考、沒有筆記,也就沒有了內化,那書本上的知識仍然在書本上,並沒有裝進自己頭腦裡。

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

我們提倡多讀書,但面對茫茫無邊的書海,我們還是要有所甄別,選擇好書去讀,也許好書並沒有一個可以統一量化的標準,但如果一本書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的話,那它無異就是一部好書了。

多讀書,讀好書,還要會讀書。讀書的方法技巧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做讀書筆記,把在閱讀過程中的感觸加以記錄,並適時進行整理,讀書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