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州路上那些事

飯後臨池,稀里嘩啦“戰尤酣”。聽電視新聞播報“虹口區138地塊居民開始搬場了”沒當回事;但聽到“嶽州路”三個字便急忙把滿是泡沫的雙手在圍兜上抹了抹,坐到電視機前:透過歡天喜地的人群看到有點熟悉的過家樓,老舊的石庫門……終於搬了,住那的熟人不知會搬哪去呢?

嶽州路上那些事

和嶽州路的關係源於半個世紀前。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接到巴掌大的一張粉紅通知單: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你被分配到上海第一銅帶廠工作……廠址:嶽州路311號。嶽州,那是湖南嶽陽的古代地名,按捺不住激動與同學去打探一下。從天水路到嶽州路並不遠,步行20分鐘左右;找到“嶽州路311號”門牌時卻是個狹窄弄堂,還是同學眼尖,在弄堂口一整排馬桶後面看到一塊髒兮兮的工廠招牌。馬路對面是典型的上海弄堂風格建築,在一片二層樓石庫門裡男女老少進進出出。相較於毗鄰的虹鎮老街連片棚戶,這裡條件顯得好一些。從此20年時間裡除去三年半讀書學習,保守算算在這條馬路上來去16年。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產業結構調整,昔日嶽州路上銅帶廠、膠帶廠、毛毯廠那些終日轟隆隆的廠房,好像轉眼間就變成了高檔住宅。曾有一次故地重遊,小區門衛嚴格沒能進入實地憑弔那些逝去的青蔥歲月;但站在熟悉的“裕大”菸紙店前,依然信心十足地指著馬路斜對過位置“那面就是311號廠門口的位置”。更開心的那個郵箱還在,曾有個青工嫌戀愛對象“不大方”,寫了封絕交信投入裡面;但想想又後悔了,便在邊上苦苦守候。等郵局來開信箱了,就要在一堆信裡取走剛扔進去的信。但人家說不行,怎麼證明這封信是你的?小青年急眼了,一把撕開信封把信紙給人家,然後大聲複述一遍,然後問“講得對嗎?”圍觀人們鬨堂大笑,戀愛關係成功維持。

當初廠裡不少職工居住在這幾條弄堂裡。軋機出問題了,只要叫一下住在附近的“大法師”片刻趕到,三下五除二解決問題;如家中有人生病或要搬啥東西,正在上班的也立馬現身,還會順便帶來幾個人手;人脈廣的還叫上卡車司機,一部“專車”已經停在弄堂口了。那裡沒有衛生設備沒有煤氣更沒有空調,每到夏天弄堂裡、嶽州路上烏泱泱一片乘涼的人們,正上班的碰到納涼的赤膊兄弟就在邊上聊聊天啃塊西瓜,或者在門房間天南地北地胡侃一通,然後矇頭蒙腦溜到浴室洗把澡,順便帶桶冰凍酸梅湯回家。說水乳交融,一點不為過。

嶽州路上那些事

翠花、秀英、富英,志平、家俊、小妹……回憶起在那居住的熟人,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從記憶深處走來。但當年沒這麼親切,有拍過桌子罵過人的,也有擼袖子拉領口打架的,也有悶聲不響但也無甚作為的;其實都是巴巴結結過日腳的兄弟姐妹。想起那些年那些事竟是那般栩栩如生,只是揮了揮手,三十多年過去了。

翻翻歷史檔案,早年嶽州路還有聲揚小學、心福庵、耶穌堂、醬園米號藥店存衣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再往前,1937年“八一三”抗戰爆發,8月19日我軍從閘北、虹口向楊樹浦、匯山碼頭攻擊;下午五時“國民革命軍第87師左翼前鋒突入楊樹浦租界至嶽州路附近。”這裡想必炮火連天。這次138地塊裡的同慶裡、天厚裡、永興裡、安樂裡……即便是後來所造,迄今也80餘年了。

收住胡思亂想,翻開有點泛黃的通信錄,撥通一個個號碼:

“恭喜啊!搬哪去啦?”(陳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