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淺談家庭教育

‘他們借你而來,卻不是為你而來,他們雖與你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這本書以一則則真實發生在臺灣的故事方式,以家庭教師的獨特視角來講述,淺描時說,卻很有代入感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淺談家庭教育

高壓力考試製度下催生了不少悲劇事情的發生,單一的成功價值觀忽略了個體差異性,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戰鬥,他們的奮鬥對象卻都是他們的至親,尤其是母親,形象各異,卻都是以愛為名的劊子手。

  • 眼睛仔的母親把他照顧的很好,但成績一旦不如她意,就狂亂施加暴力
  • 陳小乖的母親自私冷漠,將孩子視為生命的負擔,不願回應他對母愛的渴求
  • 若娃的母親緊迫盯人,愛的照顧成為無法拋棄的沉重負荷
  • 巧藝的母親疲憊蒼老,只為拼著命讓女兒念私校
  • 茉莉的母親強勢嚴厲,總是對女兒下指導棋
  • 紀小弟的母親以自己規劃的目標和節奏,逼迫他照章學習
  • 漢偉的母親保護過度,強勢介入孩子的學習與生命場域
  • 高才生的母親以否定代替讚美,逼迫女兒更上層樓

每位母親都用力過度,為孩子規劃人生棋局,檢視他們的落子方位與下棋節奏,母親的意志,嵌入孩子的每一顆棋子之中,讓他們沉甸甸難以舉棋。

看完書覺得有點疑惑的是父親在本書的家庭教育中似乎沒有起到作用。普遍是父親掙錢,母親教育孩子這種模式,母親承擔著教育孩子很大的壓力,壓力的一大部分也轉移到了孩子身上,這是很多事情的導火索。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淺談家庭教育

個人認為,家庭教育是父母親共同承擔的責任,成績不能作為衡量成功或者優秀的唯一標準,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進而引導,幫助孩子成長,不能過度干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淺談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