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之戰:華為的明天

5G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全球各大運營商都在加緊建設基礎設施,手機廠商們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符合5G要求的機型與其他終端設備,各界也都翹首以待5G所可能帶來的、新一波移動市場增長浪潮。為什麼5G的升級會受到這樣高強度的關注和追逐?中國與華為又在這場戰役中扮演者怎樣的角色?

產業:上游行業戰火正烈

5G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通俗講,帶來的是更高的帶寬速率、更低更可靠的時延和更大容量的網絡連接。相較於4G,在傳輸速率方面,5G峰值速率為10-20Gbps,提升了10-20倍,用戶體驗速率將達到0.1Gbps-1Gbps,提升了10-100倍;流量密度方面,5G目標值為10Tbs/km2,提升了100倍;網絡能效方面,5G提升了100倍;可連接數密度方面,5G每平方公里可聯網設備的數量高達100萬個,提升了10倍;頻譜效率方面,5G相對於4G提升了3-5倍;端到端時延方面,5G將達到1ms級,提升了10倍;移動性方面,5G支持時速高達 500km/h 的通信環境,提升了1.43倍。

5G產業鏈主要是由網絡規劃、無線主設備、傳輸設備、終端設備以及運營商組成。其中,產業鏈上游主要分為網絡規劃、無線主設備以及傳輸設備,這是5G網絡建設的基礎。5G產業鏈直接拉動的是通信領域的光模塊板塊和電子領域的射頻板塊。未來,5G技術將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緊密結合,開啟一個萬物互聯的全新時代。

除了加速萬物互聯,5G 技術可用性的成熟和升級將推動實現萬物在線化,即萬物默認在線。而隨著聯網設備的數量急速增長,超出人類手動管理的數量,網絡自動化將成為必然的趨勢。

5G是場持久戰,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動。目前,全球5G行業正處於起步期,在“移動通信基礎設施 - 移動通信運營商服務 - 終端及應用前景”的產業鏈中,上游勢必要先迎來爆發,才能保證之後的應用環節順利進行。上游是最需要打通的環節,目前遇到的挑戰也最多。由於5G高速率大帶寬的要求,需要優先進行骨幹網升級,將明顯驅動光模塊、光纖光纜等通信設備產業優先發展。由於5G頻段提升,5G基站數量會大幅增加,這將進一步帶動射頻等通信設備產業爆發式增長。

5G之戰:華為的明天

落地:玩法多樣未來可期

5G是數字經濟新引擎,產業應用不限於智能手機、基站建設等領域。5G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IT技術結合,將催生多種新應用、新產品和新商業模式,更會推動製造業、超高清視頻、車聯網、遠程醫療等產業升級。

(1)工業製造業

直接受到衝擊的是工業製造業,5G可以為產業的整體發展提速。隨著製造業的不斷網絡化、智能化,現有連接技術已經無法滿足智能工廠日益增長的低時延、大數據、高可靠和高同步精度的需求,而5G能夠為工業互聯網提供10G以上的峰值速率、毫秒級的傳輸時延、千億級的連接能力和納秒級的高同步精度。德國大眾公司展示了一條基於5G技術的微縮汽車組裝流水線,與現有的隨機監測相比,這種生產方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

(2)超高清視頻

作為繼數字化、高清化媒體之後的新一代革新技術,超高清視頻被業界認為將是5G 網絡最早實現商用的核心場景之一。按照產業主流標準,4K、8K視頻傳輸速率至少為12-40Mbps、48-160 Mbps,4G網絡己無法完全滿足其網絡流量、存儲空間和回傳時延等技術指標要求,5G網絡良好的承載力成為解決該場景需求的有效手段。當前4K/8K 超高清視頻與5G技術結合的場景不斷出現,廣泛應用於大型賽事/活動/事件直播、視頻監控、商業性遠程現場實時展示等領域,成為市場前景廣闊的基礎應用。

高質量VR/AR業務對帶寬、時延要求逐漸提升,速率從25Mbps逐步提高到3.5Gbps,時延從30ms降低到5ms以下。憑藉5G超寬帶高速傳輸能力,可以解決VR/AR渲染能力不足、互動體驗不強和終端移動性差等問題。華為在上海發佈了全球首款基於雲的 VR連接服務,同時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會發布一款顛覆性的VR終端。通過智終端、寬管道、雲應用的5G典型業務模式,Cloud VR將成為5G元年最重要的eMBB業務之一。

(3)車聯網

車聯網是智慧交通中最具代表性的應用之一,通過5G等通信技術實現“車—路—雲”一體化協同,使其成為低時延、高可靠場景中最為典型的應用之一。融入5G元素的車聯網體系將更加靈活,實現車內、車際、車載互聯網之間的信息互通,推動與低時延、高可靠密切相關的遠控駕駛、自動駕駛具體場景的應用。遠控駕駛,車輛由遠程控制中心的司機進行控制,5G用於解決其往返時延(RTT)需要小於10毫秒的要求。自動駕駛,大部分應用場景如緊急剎車,V2P、V2I、V2V、V2N 等多路通信同時進行,數據採集及處理量大,需要5G網絡滿足其大帶寬(10Gbps的峰值速率)、低時延(1毫秒)和超高連接數(1000億連接)、高可靠性(99.999%)和高精度定位等能力。由此,無人駕駛技術將成為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技術,與汽車行業相關的每項工作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此前,房山區政府已與中國移動在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打造國內第一個5G自動駕駛示範區,建成中國第一條5G自動駕駛車輛開放測試道路,可提供5G智能化汽車試驗場環境。

(4)遠程醫療

通過5G和物聯網技術可承載醫療設備和移動用戶的全連接網絡,對無線監護、移動護理和患者實時位置等數據進行採集與監測,並在醫院內業務服務器上進行分析處理,提升醫護效率。藉助5G、人工智能、雲計算技術,醫生可以通過基於視頻與圖像的醫療診斷系統,為患者提供遠程實時會診、應急救援指導等服務,例如基於AI和觸覺反饋的遠程超聲理論上需要30Mbps的數據速率和10ms的最大延時。

患者可通過便攜式5G醫療終端與雲端醫療服務器與遠程醫療專家進行溝通,隨時隨地享受醫療服務。基於AI的可穿戴式健康監測設備將變得越來越普遍,醫生可以方便地獲得健康監控分析數據,併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方案。中國移動、華為協助海南總醫院通過操控接入5G網絡的遠程機械臂成功完成了位於北京的患者的遠程人體手術——全國首例5G網絡下實施的遠程手術。

5G之戰:華為的明天

當然,5G還沒有真正到來,各項指標也還不明確,因此到底能匹配到多少垂直行業或許誰也沒法全部概括完。更關鍵的是,真正要應用到各個行業不僅僅只看5G網絡的建設水平,還要考慮到各垂直行業自身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是否有升級換代的需求,以及升級換代的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幾乎各行各業都能受到5G升級的正向刺激,只是早晚和程度的問題。總之,前景是可觀的,空間是廣闊的,未來,或許真的已來。

全球:蓄勢待發虎視眈眈

世界範圍內,少數幾個運營商已經完成了在商用 5G 方面的試水。韓國電信運營商 KT 在 2018 年平昌冬奧會上就實現了 5G 首秀,這是 5G 全球首次大範圍準商用。此外,AT&T、Verzon 兩家美國的運營商在 2018 年下半年分別推出了自家的商用 5G 固定無線服務。就商用進度來看,韓國是發展最快,在 2018 年底已經達到 5,500 臺水平,而且是在不到 3 個月時間內。

在國內,無論是芯片研發商、終端廠商,還是運營商、上游設備提供商都在加速佈局5G產業鏈。5G時代越來越近,隨著華為的順利卡位,中國也成為了全球5G市場的引領者。2019年將是“5G商用元年”,同時,5G在商用以及普及方面還面臨諸多挑戰。

在基站建設方面,2019年全球5G移動通信基站的投資規模有望達到20億美元,到2022年,全球5G移動通信基站的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50億美元。5G商用將為多個垂直細分行業帶來發展機遇,比如將引領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與新一輪科技與產業變革融合發展。

《2018年中國5G產業與應用發展白皮書》中提到,預計到2025年我國物聯網連接數將達到53.8億,其中5G物聯網連接數達到39.3億。2022年,我國物聯網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7.24萬億元。中國信通院發佈的《5G產業經濟貢獻》顯示,預計2020年至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達3.3萬億元。

儘管先前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曾經透露,5G 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但就實際華為的 5G 銷售狀況來看,全球5G商用速度增長之快遠遠超過了華為內部的評估。目前,華為已經獲得30個5G商用合同,3萬多座5G基站已發往世界各地。

目前,從標準制定,技術專利,基站建設,終端設備等方面,以華為領頭的中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都佔據了較大的優勢。但要想成為5G的真正領先者,中國必須要帶頭去尋找未來的商業前景。加快5G技術的研發和融合、推進商業模式的開發和驗證、實現實際應用的突破和落地,對於5G的未來,大家都虎視眈眈。

5G之戰:華為的明天

華為:優勢明顯但有政策挑戰

從2017年開始,美國就大力打壓中國中興、華為等涉及5G技術的高科技企業,雖然羅列的罪名五花八名,但是核心目的就一個:阻止中國在5G技術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對此,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歐美國家早晚會用華為,美國5G為啥靠華為,技術超前!

1、5G研發投入巨大

華為自10年前就開始研發5G,目前有2570項專利,其中很多專利涉及到5G標準的制定、5G基站芯片的設計、刀片式基站設備技術等關鍵技術。今年1月24日,華為正式發佈了5G多模終端基帶巴龍5000(Balong5000),以及採用該基帶的首款5G商用終端5GCPEPro,它不僅是世界上首款單芯片多模5G基帶芯片,同時還支持2G、3G、4G、5G合一的單芯片解決方案,能耗更低、性能更強。

華為官網顯示,華為約有8萬名研發人員,研發費用支出為897億元。近十年來,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了3940億元。慷慨的投入,換來了豐厚的回報,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74307件。技術先行的理念,幫助華為在全球手機市場普遍進入瓶頸期時逆勢增長,也將帶領華為成為5G浪潮中的中流砥柱。

2、專利技術世界第三

在經過幾年沸沸揚揚的專利權官司後,今年4月16日,蘋果和高通突然宣佈和解。蘋果將向高通一次性支付一筆費用,以獲得數年的芯片供應和專利許可。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2月26日,華為與三星一起專利侵權糾紛也達成了和解,向美國法院申請終止訴訟。近日,華為與高通的專利侵權案同樣達成了和解。摩拳擦掌佈局5G的選手都開始了4G時代利益收盤,專心征戰5G戰場。

在專利方面,據IPlytics提供的數據,截至2019年2月,華為共擁有1529項5G標準的必要專利,居全球首位。三星在5G方面擁有的專利數僅次於華為和愛立信排名第三,數量佔比超過20%。4G時代,高通等研發公司以必要專利的優勢賺了個盆滿缽滿,這次終於到中國企業搶佔到了先手了,雖然三星已經率先嚐試落地,但擁有最多必要專利的華為有著三星無法比擬的後勁。

3、美國阻擾反引盟友倒戈

2019年3月,歐盟已經放棄華為禁令。路透社曾報道稱,“歐盟委員會不會禁止華為進入歐洲市場,是否禁止華為留給各個成員國獨立決定。”

一方面是華為5G技​術近三成的價格優勢,另一方面是美國政府對相關技術封鎖的高壓表態。英法德意在對待華為5G的態度上,都表現得若即若離。

2月初,意大利否認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該國5G建設。2月底,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主管Charlene Martin表示,英國有能力管理使用華為設備的安全風險,並稱沒有發現華為從事惡意活動的證據。3月初,德國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明確表態,德國不想將華為排除在本國5G建設外。但是很快德國就收到了美國的警告,“用華為就減少情報分享。”3月底,法國一位議員指出,法國增強電信網絡安全性的一項法律提案並不禁止華為的設備。

總的來說,5G上游建設如火如荼,世界範圍內的5G落地彷彿已經近在咫尺。從2019年開始,圍繞5G打響的卡位戰必將更加激烈,由於政治因素的干預可能會變得更加混亂。但是作為下一代信息技術的底層技術與基礎設施的5G而言,背後體現的還將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實力競爭與產業主導權之爭,所以在這個格局變幻微妙的時刻,華為的5G之路可能會走得比較艱難,但卻是不得不期待的明日之光。

作者:沙水,互聯網觀察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