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峒山小居


[散文] 峒山小居

[散文] 峒山小居

作者:黃皮人


也許我從小在南方長大,儘管後來工作和定居在北京,但是卻一直非常向往南方小鎮的生活。一個偶然的機會,戰友幫我在湖北省鄂州市郊外購買了一套兩層樓的連體別墅,圓了我多年的夙願。

鄂州地處江南,緊鄰武漢,是三國時期吳王孫權苦心經營的“武昌”所在地。這裡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景觀眾多,盛產遠近聞名的武昌魚和紅尾刁,非常適合宜居。我居住的村落名為峒山,遠觀形似水中翻覆後側臥的桐船。它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村,擁有國內聞名的古銅鏡及古佛教文化建築群落。

這裡40幢徽式建築的連體別墅群坐北朝南,南面緊貼著公路;再往南去有一條一頭通往長江另一頭連接梁子湖的大港。樓群的北面是一大片田野,一條小河從田野當中橫穿而過。樓群的右邊是果林,一年四季飄浮著應時的果香;左邊是農田,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景觀。這樣的居住環境,對於久住大都市的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如同許多南方的村莊一樣,村子中心建立了一處規模較大的廟宇,名為招隱寺。裡面有大雄寶殿,十八羅漢和諸多神像,廟宇裡每日香火鼎盛,青煙繚繞,香客頻繁光顧,成為一景。

退休前我每年都要抽出時間從千里之外的北京來到這裡小居三、五日,退休後每年的春秋兩季這裡便成了我修身養性的好處去。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你絕對沒有那種從擁堵喧囂的大都市來到安詳寧靜的小村落的感覺。在這裡,時間彷彿放慢了節奏,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


[散文] 峒山小居


清晨,當我還在睡意朦朧中的時候,一陣陣清脆的鳥鳴聲像交響音樂般傳來,間或還有雄雞的引吭高歌。即便雨天,那雨水敲打房頂和滴落在地上時急時緩、忽重忽輕的聲響也是恬靜悅耳的。每當這時候,我會微閉雙眼,靜靜地躺在床上,充分享受大自然饋贈給我的這份禮物。

時常我會踏著晨光獨自一人徜徉在田野的深處,讓心靈感受大自然帶來的那份愜意。這時四周靜悄悄的,心靈彷彿與大自然正在進行無聲的交流,分明感覺到了大地的脈動。鳥兒會輕盈地飛過來竊竊私語,蟲兒敞開嗓門大聲歌唱,草兒伸長杆葉頂著露珠,花兒袒露花瓣競相開放。同時一股股濃郁的泥土、青草的氣息和鮮花、果樹的芬芳撲鼻而來,讓我感覺神清氣爽。


[散文] 峒山小居


時常我又會來到小河邊,佇立於橋上,在靜謐的氛圍中欣賞眼前絕美的田園風光。河水清澈見底,潺潺流淌,魚兒或抬頭露出水面玩耍,或擺動尾翼自由暢遊。兩岸垂柳依依,柳枝銜水,蕩起點點漣漪。許多不知名的野花一簇簇、一片片,綻放出五顏六色的璀璨,點綴著翠綠無邊的曠野。這時,我感覺自己已經完全融入了這片田野,我的根深深地扎於這片土壤裡......

然而,此時最享受的要數嗅覺,那來自各種花草樹木的芳香簡直用語言難以形容。那香味兒緊緊地包裹著我,我渾身上下的每一處毫毛孔都在貪婪地吮吸著,鼻孔會不由自主地擴張,深深地吸氣,陣陣芬芳迅即溢滿了心脾......

當然,最令人陶醉的絕對是香樟樹。香樟樹是鄂州的市樹,無論是在大街小巷,還是在村頭田間,都能看到一株株、一叢叢香樟樹。花瓣潔白,花蕊微黃,盛開於濃密的綠葉間,濃郁的香樟味兒一陣又一陣地撲面而來,簡直香得令人窒息,令人陶醉......

這裡的春秋兩季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景緻,充分體現了人類與大自然的完美融合。

春季的一日清晨,我站立橋上憑欄眺望,但見天幕低垂,與一望無垠的田野接壤;東邊的天際被朝霞染成了殷紅色,從雲層的縫隙間噴射出萬丈霞光。河岸左邊是近百畝油菜地,金黃色的花朵開得分外妖豔,密密麻麻簇擁在一起似乎是在與春色媲美。河岸右邊是近百畝麥田,青綠色的莖杆上頂著嫩嫩的麥穗,誇張地向著對岸點頭炫耀。田野裡瀰漫著淡淡的淺藍色薄霧,在微風的吹拂下,像輕紗般飄動。河面上漸漸升騰起白白的水汽,籠罩著沿岸的青枝翠柳,若隱若現,顯現出仙景般的美妙。

秋季一日的清晨,也是在峒山田野的深處,我看到的卻是另一般景象。一輪火紅的太陽冉冉升起,深邃的藍天沒有云彩,空曠的田野像剛被水洗了一樣清晰透亮。河岸左邊已變成了百畝稻田,棵棵粗壯的稻杆被沉甸甸的深黃色的稻穗壓彎了腰,相互緊緊地依偎在一起。河岸右邊換上了百畝棉田,株株棉杆上掛滿了棉桃,裂著大嘴吐出雪白的棉球。我一時興起,借用了老人家一句詩詞,低吟道:“喜看稻菽千重浪,再觀棉田萬點白。”

在峒山,我常常想起了東晉偉大文人陶淵明,這位老先生竟然在二千多年前就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桃花源記》,總讓他的後人們迷戀“世外桃源”的田園生活......


[散文] 峒山小居

百度搜索逸飛中文網,欣賞更多精彩文章,詩意每一個平凡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