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了,靠誰養老?(值得深思)

咱們這一代人,比不了上一輩,子女三五人是常態,也比不了下一代,遇上好時代腰包足。

如何養老成了我們最擔心的問題。

我們老了,靠誰養老?(值得深思)

01靠子女養老?

我們這代人僅有一個孩子。

普通老百姓想靠孩子養老顯然不現實,不是他們不想孝,是真的孝不起。

只說客觀條件,在我們這一代,兄弟姐妹三五人是常態,有兩個都算是少的。這樣,大家照顧起父母來,有相對充足的時間和精力。

我們的下一代則都是獨生子女,有兩個的已經算多的。

他們將來的工作,是竭盡所能,越遠越好。他們的工作性質,也不會像我們一樣輕鬆閒適,就算沒有考上大學,也不再有真正意義上的農民。他們,只會為了生活的壓力,奔波得更苦。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他們想為我們養老,也是有心無力。

說白了,所謂養兒防老,只是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農經濟時代管用。處於經濟轉型期的我們,還能趕上盡義務在膝下承歡對父母盡孝的最後一班車。

而我們的下一代,則只會在身不由己的生活中自顧不暇。

我們老了,靠誰養老?(值得深思)

02靠積蓄養老?

金融危機說來就來。

養老的本質是“人養老”,不是“錢養老”、“房養老”。

今後物價上漲,辛苦一生的積蓄根本就不值錢。

據媒體報道,到2039年,將有超過4千萬家庭面臨“一人中風,全家癱瘓”的危機。還有生育能力的,要勇於“生產自救”,多養個孩子等於買份最好的養老保險。

然而我們老了,沒有這個能力了,只能是慫恿別人生孩子。鼓勵並幫扶兒女多生養一兩個孩子,才有可能讓兒女能“老有所養”,自己說不定也可以靠“養孫助老”。

我們老了,靠誰養老?(值得深思)

03靠鄰里養老?

那是遠古的近鄰嗎?

曾經的抬頭不見低頭見,幾日不見就很想念的鄰里關係,如今都去哪裡了呢?

城市裡的老人,居住在老小區的老人,彼此還是比較熟悉的,彼此也有個照應。

但也有一些老人,平日裡並不與人來往,如果一直獨居,很可能出現“久住不識人”的狀況。一旦退休,又會如何生活(生存)?

是物質化的追求,淡漠了世間的人情?還是不安全的現狀,讓我們陷於過度自我保護?

我們正在失去很多美好的東西,溫情、彼此關愛、信任、互助……

我們老了,靠誰養老?(值得深思)

04靠社區養老?

操作有難度!

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成,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服務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各類社會保障制度有機銜接,孤寡、失能、高齡、特困等老年人群體得到充分保障;孝親敬老的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

那僅是一種願望,實際操作起來尚有一定的難度。

只有真正地開展養老機構向社區延伸服務,包括配餐送餐、入戶護理、健康諮詢、醫療保健等專業化服務,走出養老院的圍牆,進入居民社區和家庭,才能使老人受益。

專門為失能老人提供服務的兩人間裡擁有獨立衛生間、懸掛式電視機、落地玻璃窗、儲物櫃等,床頭分佈著各種功能的白色插頭和按鈕,老人可隨時呼叫服務人員。如此,失能老人才能保持最起碼的尊嚴。

對於這些養老舉措,我們國家一直在發力,但現在只是在探索階段,大多數城市無法完美配備社區養老的資源。

我們老了,靠誰養老?(值得深思)

05我們到底靠什麼養老?

1靠老健

與其儲蓄金錢不如儲蓄健康。

前半生,我們犧牲健康換取金錢上的富足。後半生,用辛苦賺的金錢來維繫健康。

“久病床前無孝子”,無論子女多孝順,都禁不住被父母的疾病折磨;無論多厚的家底,在重大疾病面前,都會被掏空。

所以,擁有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尤其是年歲漸長時,一定要注意健康。

老來想健康,要記住三個“養”:吃得營養、注重保養、要有修養。

我們老了,靠誰養老?(值得深思)

2靠老伴

老伴是人生中最後一張存摺。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年輕時和你走過風風雨雨的是老伴,年老時和你相濡以沫的只有老伴。

妻子是丈夫生命中的最後一個觀眾,丈夫是妻子人生中的最後一張存摺。

得意時錦上添花,失意時雪中送炭。

落難時捨命相救,患病時精心服侍。

慘淡時無怨無悔,孤獨時不離不棄。

......

這就是老伴的意義。

我們老了,靠誰養老?(值得深思)

3靠老窩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

趙樸初說:“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卻未必是父母的家”。

房子是安身立命之本,人老了,一定要有個遮風擋雨屬於自己的房子。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有一方自己的小天地,老年生活可以過得自由自在。

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過上屬於自己的愜意生活,該是怎樣的光景:

屋前栽樹種花,房後幾畦菜地

養群小雞小鴨,養條大狗伴駕

春日蕩蕩鞦韆,夏暑躲進瓜架

秋末掃掃落葉,冬閒手接雪花

早看旭日朝霞,晚眺疏星月牙

回味青春年少,愜意老在田下

我們老了,靠誰養老?(值得深思)

親愛的朋友們:

如今的社會很現實,養兒未必能防老,做好養老的準備,老年才不至於慌張。珍惜老伴老友,守住老窩老本,擁有健康身心,才是最大的贏家。

願你我老去之時,也能幸福安康!

·····

如果不懂怎麼做養老規劃的朋友,

請點擊【瞭解更多】加我微信,我會為幫助大家做好養老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