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怎麼想的?”老人的回答句句在理

前段時間奇葩說有個問題“該不該一輩子租房”,大部分人都持有反對意見,對於中國人來說,最看重的往往是歸屬感,租來的房子終歸是別人的,哪怕在這個房子裡有很多美好的回憶,隨著搬家,回憶也蕩然無存。

所以很多人哪怕辛苦一點,都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好不容易還完的貸款,過了沒多少年,兒女也長大成人,房子以後的歸屬問題,就成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一旦一碗水沒端平,自會帶了數不盡的家庭矛盾。

“房子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怎麼想的?”老人的回答句句在理

前段時間小區的幾個大爺大媽來找我媽嘮嗑,一夥中老年人圍在一起,說的不過是些家長裡短的事情,可不知道怎麼的,就說到了房子的事情。

有一個大媽說,“我的房子可沒準備留給兒女,至少給自己留條後路,萬一老無所依的時候,至少還有個歇腳的地方,我房子要是給了出去,萬一他們不給我養老,我不得喝西北風去啊”。

很多人很贊同她的想法,在這個時代,父母的家永遠可能是兒女們的家,但兒女們家的永遠不可能成為父母的家。

所以在房子的問題上,就要多為自己去考慮,畢竟看起來再孝順的兒子,誰也無法保證他就能一直這麼孝順,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他們還會覺得你是累贅。

“房子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怎麼想的?”老人的回答句句在理

而這時一個老頭說話了,“我的房子以後就給兒子,讓女兒來給我養老”,當時很多人都覺得他重男輕女,不知道他怎麼想的,而接下來他又說話了:

“首先,兒女都應該盡孝,而這個孝又不同,兒子既然繼承了房子,以後的養老錢理應他一個人出,而女兒雖然沒有房子,但萬一以後躺在床上動不了了,女兒只要能在身邊端茶倒個水,自己心裡也是暖的。

再者,女兒嫁出去之後,很難再回婆家盡一份孝心,在房子的問題上本來女兒就更加吃虧,如果她照顧得好,我還可以給她一些錢財上的補償,哪能讓她白白照顧我呢”。

說到這裡,大家才覺得他的話句句在理,這樣一來既保障了兒子的利益,而同時又能兼顧女兒的情緒,可謂是一舉兩得,同理也是一樣的,若是女兒繼承房子,養老錢就應該全部負責,而兒子到時候只需要出力就可以了。

“房子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怎麼想的?”老人的回答句句在理

其實在養老和房子的問題上,作為父母一定要權衡好,一碗水要端平,若是你既不把房子給女兒,反倒還要她出養老錢,再和睦的家庭都會因為這些事情鬧得雞飛狗跳。

不過在我看來,作為父母的,無論兒子還是女兒,都是自己血脈傳承,理應一視同仁,誰對自己盡義務多一些就就給誰多一點,這樣做對自己最有利,還能避免產生更多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