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每天一個知識點,教師資格證考試輕鬆點)

導語:什麼是教育?

陶行知: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

楊東平(哲學家):教育正如書生,常有“百無一用”之譏,……當你把學校教給你的東西都忘記之後,剩下的就是教育。

杜威:“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改造和重組”

雅斯貝爾斯: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積。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一、詞源追溯

(一)中國

考點:我國“教育”一詞最早出現在《孟子 · 盡心上》中

《孟子 · 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學記》: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甲骨文中的“教育”

教育(每天一個知識點,教師資格證考試輕鬆點)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養子使作善也。


(二)西方

(英語)引出,採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種隱藏於人身上的東西引導出來。Educare(引出)

誇美紐斯:教育在於發展健全的人

裴斯泰洛齊: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則,發展兒童道德、智慧和身體各方面的能力”。

涂爾幹:教育就是系統地將年輕一代社會化。

二、中西方教育的差別

由於教育理念和傳統不同,中西方教育在教育內容、方法和形式上都有顯著差異。

教育(每天一個知識點,教師資格證考試輕鬆點)


三、教育的定義

廣義:教育是泛指一切增進人們知識、技能、身體健康以及形成或改變人們思想意識的活動。(選擇題)包含種類眾多,如下圖。

狹義:即學校教育,是指按照社會的要求,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身心施加影響,以使其發生預期變化的活動。(考點:辨析題、選擇題)

偏義:思想政治教育(舉例:班裡兩個小孩打架了,老師會對受委屈的孩子說“讓我教育教育他”)

一般來講,廣義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這是我們分析教育現象(如奧數、擇校等現象)的原因和建議是的分點依據,答題的思路。

教育(每天一個知識點,教師資格證考試輕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