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與蘇軾對比評價--謫仙修為難證道果

文學史上有兩位稱仙的人物---詩仙李白,坡仙蘇軾。孰為高下,我和大家一樣,很有興趣。

唐詩宋詞並稱中國文學的高峰,唐詩封神的可多了,有詩仙詩聖詩魔詩佛詩鬼詩豪,宋詞沒有封神榜但大咖同樣多,連武將岳飛都留下兩首名篇。把李白和蘇軾這兩咖比較一下,單論詩詞,李白名氣似乎更大,但蘇軾更全面,雖然是豪放派代表,其婉約作品也不少,質量同樣高。(十年生死兩茫茫……天涯何處無芳草等)區別是李白偏重詩(詞有菩薩蠻和憶秦娥這兩首妙辭,但作者存疑)蘇軾詩詞並舉但更偏重於詞。

李白詩的成就以古樂府為上,如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行路難等,都是千古名篇。律詩也一流,如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等,但五絕有王之煥登鸛雀樓,七絕聖手王昌齡出塞,五律有王維山居秋暝,七律則是杜甫登高,李白在律詩方面不如他人完備。當然這並不妨礙他整體的詩才和影響力。

唐人將詩寫絕了,留給宋朝的空間太小,於是歐陽修蘇軾他們寫詞,並把詞寫得淋漓盡致。蘇軾以詩入詞,寫下大江東去,寫下明月幾時有,開一代風氣。李白革新古樂府,蘇軾開豪放詞風,可以說伯仲之間。那二人才氣究竟如何,下面有兩件事印證一下。

有人推崔顥黃鶴樓為七律之冠,連李白看到這詩都要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登樓而不作詩,可想而知李白的鬱悶。後來李白登鳳凰臺終於寫出來了-----登金陵鳳凰臺。大家可以比較一下這兩首詩,鳳凰臺的模仿痕跡很重,且意境相似。崔顥本不是一流詩人,偏偏寫下這樣一首神作,讓李白差點失去勇氣。而蘇軾雖然極為推崇李白,但在大神面前進退自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寫成之後,蘇軾在李白的詩前則敢寫題西林壁,同樣流傳千古,卻沒有絲毫模仿!所以,論才力,李白雖然稱仙但力有竭時,而蘇軾如海,創造力無窮無盡!

論散文唐宋有八大家,精減之後四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再精減成韓潮蘇海。這就是說以文章論,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和蘇軾一個檔次,並且一個潮一個海,誰厲害?寫小楷的人估計抄曹植洛神賦和蘇軾前後赤壁賦最多了。

再來說書法,蘇軾以寒食帖列千古第三,第一王羲之第二顏真卿可謂比肩,而蘇軾緊隨二人之後。在唐朝(又是唐朝)顏筋柳骨把楷法寫到極致後,後世再沒有出過一個楷書大家(趙孟頫是行楷),蘇軾面對唐楷這座大山一樣搞不過去,提出我書意造本無法,與黃庭堅米芾一起開創了尚意書風,再次印證蘇軾的開創精神與如淵如海的才氣!李白也有書作傳世,即上陽臺帖,字學草聖張旭,但未脫化,張旭的影子很重,水平和現在中書協草書委員會一個檔次,不差但遠夠不上一流書家。單以書法論,二仙不在一個層面,不可比。書法之後當然說畫,蘇軾是文人畫的理論奠基人,自身擅長畫竹石枯木等。但存世僅三幅,這張是竹,有沒有被

李白與蘇軾對比評價--謫仙修為難證道果

驚豔到!古畫流傳至今不容易,比如同時的繪畫大師張擇端僅清明上河圖傳世。而畫聖吳道子(又是唐朝!!)真跡已然失傳。當然,這並不是說蘇軾就幹得過吳道子,只是說他又來個開一代風氣,又是開創性!要知道蘇軾甚至不是專業的畫家,偶有“墨戲”卻有畫作流傳至今,這是何等的才大如海!

治水名人不用說了,蘇軾進了十大,唐朝沒人進。所以真要論起來,蘇軾可以同時至少對抗李白(平勢)韓愈(平勢)顏真卿(守勢)這些不同領域的超級高手,雖不能勝,也難言敗。他是才大如海無量無盡的開創性超級高手!李白可以對抗宋代幾人?有人說李白是劍術高手,但沒有明確記載李白到底多能打。而詞中之龍辛棄疾恰好能打,有多能打?帶著幾十人就敢衝進五萬金兵的營帳生擒叛徒張安國,再弄回去處決!這是真正傳說中的千軍萬馬中取叛將首級的高手!李白能“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蘇軾可以“西北望,射天狼”但真打起來,統統都死在辛棄疾手裡,沒有一點僥倖。所以李白對上蘇辛二人,文采必敗,打架必輸。

再來說一下,什麼是仙,修道大成可稱仙。何為修,修於行止(至少達到知行合一),李白可配不上這四個字,千方百計想做官(說的是濟天下),終於攀上玉真公主(通過獻詩歌頌)被舉薦入朝,一旦入翰林卻放浪形骸(這個還可以說是未展其志情有可原),然後被放逐,後來又進入叛王李璘陣營,這次是真正的叛,無論用古代還是現在的道德來衡量都是叛。一個要濟天下濟滄海的人卻叛了,所以說李白詩才在崔顥面前道心不穩,在政治上更是進退失據!縱觀蘇軾一生,對唐詩特別是李白保持恭敬,極為推崇,但同時敢創敢寫。而政治上始終持自己的立場,新舊兩邊不刻意討好,也算道心通明瞭。

所以,蘇軾不但道心通明,更可以硬抗大唐三大高手而不遑多讓,真仙修為真仙之才。李白道心不穩,進退無度,謫仙之才難證道果!謫仙有失,被貶下來了!

中國詩詞兩仙人,謫仙去後坡仙聞。

謫仙空有坡仙才,才力盡時鳳凰臺。

坡翁真仙真性情,浩然縱橫是天真。

只緣唐人已稱聖,詩詞書畫兩宋尊。

下面坡仙詞一首,請指教

李白與蘇軾對比評價--謫仙修為難證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