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在2019年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上,电影《绿皮书》就像一匹黑马冲出突围,一举荣获最佳影片,也让大众的讨论话题再一次聚焦到困扰美国多年的种族问题上。而同年另一部同样讲述种族问题的电影《肤色》也获得了最佳短片奖。不同于《绿皮书》通过幽默、温情的表现方式进行社会反思,这部仅有20分钟左右的短片则用暴力、隐喻、反转的创作技巧表现种族冲突。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肤色》的海报由白人和黑人两个小孩拼接而成,中间横跨了一条令人无法忽视的裂痕,故事主题也随之跃然纸上。如果说《绿皮书》是其乐融融的场景,那么《肤色》就表现了人物关系的冰火两重天,仅仅一张海报就将故事冲突和矛盾彻底撕开。由于白人深植于内心的偏见和歧视引发了一场暴力事件,并以惊人的结局收场。整个故事就像一个耐人寻味的黑色寓言,讽刺意味十足,对美国主流社会的偏见进行了一次有力的抨击。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根深蒂固的黑白对立

纵观美国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种族歧视一直是困扰美国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种偏见和歧视深深根植于美国的社会和历史中。历史上的黑人奴隶制度让黑人倍受压迫和奴役。而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虽然废除种族隔离,但想要寻求平等的路途仍然遥远而漫长。虽然在当今社会,黑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异族之间相恋、通婚都屡见不鲜。然而目前隐形的歧视在无形之中仍然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隐匿在人群中的种族主义者,仍试图寻找借口挑起矛盾,制造冲突。想要彻底消灭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仍然是一项漫长和艰巨的任务。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短片中体现的就是美国社会中典型的黑白两个家庭。在超市付款通道中,黑人吉米看到白人小男孩特洛伊纯真的脸庞,用手边的玩具向他善意的微笑示好。熟料,这样的举动被特洛伊的父亲杰夫看到了,并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无声挑衅。杰夫很快就联合自己的帮派团体对吉米进行疯狂地踢打和侮辱。他作为白人有着天生的优越感,平时冲动自负,仗势欺人,对黑人充满不屑和鄙视。然而这次事件很快就遭到了黑人团伙的报复。他们绑架杰夫用纹身机替他换肤,让他彻底沦为了一个“黑人”。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这一场黑白对立的大戏从这一次暴力冲突中彻底拉开了帷幕。黑人与白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似乎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全片展现两个种族矛盾的就只有两场戏。一场是以杰夫为代表的白人掀起的暴力事件,另一场则是以吉米为代表的黑人进行的一次反击报复事件。影片没有刻意营造悲伤怜悯的情绪,而是通过冷静默然,真实化的视角将黑白对立导致的人性悲剧深刻地展现出来。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家庭教育中各元素的隐喻

为何白人对黑人种族的歧视如此深入骨髓,直至今日都无法彻底改变?因为在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影响下,一代又一代的人秉持着这种深刻的偏见,将这些充满偏激的观念传承至今。关于种族歧视,片中还含有大量隐喻的元素隐藏在白人杰夫对儿子特洛伊的日常教育中。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1.西瓜

19世纪的美国,黑人奴隶交易泛滥,社会地位低下。当时的农场主认为黑人只配奖励西瓜。慢慢地白人习惯用西瓜讽刺黑人,直至今日这样的影响还在。而故事中的杰夫为训练特洛伊的枪法,让他将车内的西瓜作为靶子练习。特洛伊一枪击中,周围一阵欢呼。在他们眼中,西瓜就像低下无能的黑人,只配用来娱乐和嘲弄。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2.牛奶

杰夫对吉米的虐待可谓是令人发指。在杰夫终于打算结束施暴,离开吉米的时候,将一瓶牛奶直接倾倒在吉米的脸上,神情满是挑衅和不屑,这样的行为侮辱至极。在杰夫心中,吉米作为黑人,他的肤色从出身起就改变不了。哪怕是最纯白的牛奶都洗不干净他那黑色的皮肤。因此对杰夫而言,用牛奶讽刺和侮辱黑人简直再好不过了。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3.蛇

蛇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特洛伊在父亲和朋友练习枪法时,因好奇偷偷抱着玩。第二次不是以实物的方式出现,而是通过父子间的一场对话。特洛伊询问杰夫该如何辨别有毒的蛇。杰夫告诉他,蛇的毒性和它的肤色有关。肤色越亮,毒性越大。这一段话在整个故事中一语双关。杰夫表面上在教特洛伊识别蛇的毒性,其实在暗喻有些人就和蛇一样。肤色越深,“毒性”越大。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作为父亲和丈夫,杰夫显然是一个爱孩子,爱家庭的男人。然而用肤色定人性的思想观念显然已经腐蚀了杰夫的心。特洛伊的母亲虽然不支持杰夫的行为,但也从不表示明确反对。特洛伊在这样一个家庭教育氛围中,显然已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我们可以预测杰夫的现在,就是特洛伊的未来。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另外,父辈之间矛盾冲突的发生,完全没有避开儿童的眼睛。吉米的儿子和母亲一起亲眼看到父亲惨遭暴打,特洛伊又全程目睹了父亲杰夫的暴行。两个本该毫无关联的孩子,在此刻产生了命运的相连。在历经冲突矛盾、仇恨报复的事件后,长大成人的孩子们是否又会挑起两个帮派间新一轮的“黑白战争”呢?这一点,我想很是值得深思。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色调和光线的艺术表现

短片通过颜色和光线的不同表现方式将黑白两个家庭进行区分。特洛伊一家人的画面色调以明亮为主色调,而吉米一家的色调以暗色为主色调。明暗对比正如黑白两个世界,被人为割裂开来,暗示着两个种族充满矛盾,水火难容。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短片中导演对色调和光线的把控都十分到位。在杰夫被换肤的整个过程中,黑人世界散发着幽幽的暗蓝色光线,此时的杰夫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和傲慢,人事不知地躺在黑人的地盘里。与白人暴力血腥的对抗方式不同,黑人们默默不语地将黑色的墨水注入杰夫的体内。这是一场无声的控诉,没有一点暴力的画面,却充满了令人更加绝望的气息。冷硬的光线,沉默的脸庞,一场精心设计的报复。暗色调的画面中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

醒来后的杰夫会是什么反应呢?这一次复仇真是完美又令人惊恐窒息。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早期杰夫的周围画面充满了明亮中透着微黄的温暖色调。而后期暗黄色光线下,被换肤的杰夫在玻璃车窗上惊恐地发现了自己黝黑无比的肤色,他试图用水清洗,却根本是徒劳一场。此时本属于白人世界的主色调从明亮转为暗黄色,色调的转变预示着杰夫已经彻底沦为了他从前鄙视,只配出现在暗色世界的黑人,也体现了杰夫面对肤色突然改变后绝望和恐惧的情绪。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不同的色调和光线不仅能反映人物情绪变化,还能烘托场景气氛,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短片中一冷一暖的明暗色调相辅相成,颜色间的分离和转变将两个世界的冲突对立展现地淋漓尽致。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影片最后,杰夫试图向惊慌失措的妻子解释自己的真实身份。然而随着背后一声枪响,杰夫应声倒地而亡。门口正站着举枪的特洛伊……到此故事截然而止。这样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可怜的特洛伊大概没有想过倒在地上的是自己的亲身父亲,还以为自己遵从父亲的教诲像个男子汉一样保护了母亲。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导演通过这个悲剧故事,努力用讽刺的方式唤醒人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良知,试图打破黑白种族之间世代矛盾冲突的对立关系,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在这个肤色的世界里,种族颜色从来都不能决定命运,偏见和歧视才会影响人的一生。

奥斯卡最佳短片系列|肤色:融于皮肤血液深处的种族歧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