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諸葛亮到底有沒有“妖氣”?

故事:諸葛亮到底有沒有“妖氣”?

【“楊森武評三國”第28評】
諸葛亮到底有沒有“妖氣”?‖老家許昌
文‖楊森武

(欲欣賞“楊森武評三國”第27評,歡迎點擊以下鏈接:三國時堪稱第一猛將的他,為何死得極慘?

魯迅評《三國演義》時說:“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智而近妖。”

這句話前半句說的很準確,後半句說的似乎有點過頭。因為演義不是史志,而是小說,作者為了突出描寫諸葛亮的智慧,在情節和細節方面增添點神秘的佐料,那還是可以的。

故事:諸葛亮到底有沒有“妖氣”?

三國時的諸葛亮,因小說的渲染,在人們的眼中,成了智慧的化身。說他智慧超群,主要是靠以下幾個情節: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赤壁之戰時的草船借箭和借東風;布石頭八陣圖阻擋東吳的追兵;七擒孟獲安定南方;木牛流馬運送糧草;設空城嚇退司馬懿;五丈原禳星延壽等。以這幾件事,就定論諸葛亮“近妖”,其實並不準確。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虛幻”和“空靈”是常見的寫作手法,有的作品甚至是用純虛幻的手法來完成,除了神話作品《西遊記》外,《封神演義》和《聊齋志異》等作品,虛幻的程度也十分濃厚。其次,《水滸傳》、《紅樓夢》和《三國演義》這樣的名著,虛幻的情節也不少。

特別是對於知名的歷史人物,如姜子牙、張良和劉伯溫的描寫,都帶有神秘化的描寫。如《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寫的是他輔佐周武王姬發興兵消滅商紂王的故事。歷史是真實的,但情節和人物都虛幻化了。

故事:諸葛亮到底有沒有“妖氣”?

姜子牙本是一個在渭水邊釣魚的老人,武王訪知他是一位隱居的高人,便親自拜訪了他,並拜為丞相,命他率兵攻打商朝。在書中,姜子牙被描寫成了一位神仙,會算卦,能捉妖;在戰場上,騎的是四不相,執的是打神鞭。手下的將官一個個都不是凡人,有騎青牛的黃飛虎,有登風火輪的哪吒,能飛上天的雷震子,還有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孫。

對手聞太師,也是法力廣大,騎的是玉麒麟,手下將士也都是本領高強的仙道。兩軍相逢,殺得難分難解之時,各路神仙祖師爺都跑來助戰。書的結局,是聞太師命喪絕龍嶺,紂王死,商朝滅。整個周滅商的歷史,在神和怪的鬥爭中結束。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不是“近妖”,簡直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神仙和妖怪。

此外,楚漢之爭時的張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也是一位智謀超群的大人物,他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他的本事,來源於黃石公送他的一本天書,這裡也帶有虛幻的情節。

故事:諸葛亮到底有沒有“妖氣”?

明朝的劉伯溫,也是開國功臣,他的智謀不亞於姜子牙和張良,不僅有安邦定國的本事,還是個大預言家。他寫的一本《推背圖》,預言了後世五百年要發生的大事。《推背圖》流傳至今,等事情發生過了,人們對照圖解才會明白。

《水滸傳》裡的虛幻描寫不多,也就是開篇寫了洪太尉打開了古寺的深井封條,放走了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後來這些星煞下凡都聚義於梁山水泊。這樣虛幻的描寫,增添了文學作品的趣味性和神秘感,拉近了讀者的時空概念,加深了作品的意境,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和閱讀慾望。

關於《三國演義》中的虛幻描寫,其實並不多,大段的虛幻描寫只有“左慈擲杯戲曹操”一節。有關諸葛亮的虛幻描寫,也不過是陸遜誤入諸葛亮擺的八陣圖一節,此外還有木牛流馬和五丈原諸葛亮禳星延壽一節。比起《封神演義》和其它志怪小說,這樣的描寫其實很平常。

筆者讀了很多遍《三國演義》,從沒有對諸葛亮有“近妖”的感覺。至於其他讀者有什麼感覺,就不得而知了。

故事:諸葛亮到底有沒有“妖氣”?

【作者簡介】楊森武,湖北人,畢業於華中師大中文系,就職許昌,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長篇小說《百里碑》,短篇小說集《口碑》、《戲神》等。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本公眾平臺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