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與古絲綢之路有何不同

“一帶一路”與古絲綢之路有何不同

歷史上中國沒有主動地利用絲綢之路,也很少從絲綢之路貿易中獲得利益,在這條路上經商的主要是今天的中亞、波斯和阿拉伯商人。今天我們要建設“一帶一路”,肯定不是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了,要堅持互通互補互利、實現共贏。“一帶一路”能不能建成,關鍵是能不能形成利益共同體。如果最終能形成命運共同體,那麼它才是真正鞏固的。

  古代中國人到了海邊,不是看到希望看到未來,而是窮途末路,所謂“山陬海遖”“天涯海角”。而阿拉伯商人因為陸路成本太高,特別是唐朝安史之亂後陸路斷了,只好改走海路。唐朝以後,中國出口的絲綢、茶葉、瓷器等都是東南沿海生產的,海上運輸更方便,運輸成本也降低了。所以,海上絲綢之路嚴格來說是阿拉伯人、波斯人開闢的。

  現在國家提出三項重大戰略,其中一項就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全稱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管陸上經濟帶還是海上,都有“絲綢之路”這個概念。那麼,今天講的“一帶一路”,跟歷史上的絲綢之路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關於絲綢之路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它不是一條路,而是一個道路系統,是由不同路線所組成的一個基本走向。一般是指古代從中原地區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到達今天的甘肅西部,也就是敦煌一帶,然後分成三條主要道路:一條稱為北道或北線,從今天的敦煌經哈密、烏魯木齊、伊犁、阿拉木圖、托克馬克、塔什干,最後到達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第二條為中線或中道,從敦煌經吐魯番、焉耆、庫車、阿克蘇和喀什,然後翻過天山經過浩罕,到達撒馬爾罕;第三條為南線或南道,從敦煌沿著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的南面,經過若羌、且末、于闐、和田、莎車到達喀什,然後與中道會合,到達撒馬爾罕。當然,撒馬爾罕不是終點,繼續往西,就進入西亞、歐洲和非洲。

  絲綢之路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又由誰開闢?我們現在已經不知道具體的開闢者了,只能說是早期人類共同開闢的。上世紀60年代,在河南安陽發現一個古墓葬,考古證實墓主人是商王王后婦好。墓裡出土的玉器經鑑定用料是和田青玉,這說明至少在3200年前就存在從新疆崑崙山北面到河南的道路了。

  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第一次命名“絲綢之路”。他提出,公元前2世紀開始,就存在著這樣一條從中國古都經過中亞到達撒馬爾罕的貿易路線。這條路上主要的商品是絲綢。今天,“絲綢之路”已經成為中國與外界聯繫的交通路線代名詞。理解這一歷史地理背景,就能討論“一帶一路”與它究竟是什麼關係了。

  第一,今天的“一帶一路”並不是歷史上絲綢之路的再現或重建,而是前無古人的一項創舉。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歷史上開通和維護絲綢之路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外界,而不是中國。史料記載,公元前2世紀張騫通西域,李希霍芬據此認為絲綢之路開始於公元前2世紀。但是,張騫通西域不是為了經濟貿易,也不是文化交流,而是出於軍事和政治目的。當時,漢武帝瞭解到有一個種族叫月氏,原來在今天的祁連山一帶,後來被匈奴打敗被迫遷到大夏(今天的阿富汗),於是派張騫為特使,想說服他們與漢朝一起夾攻,將匈奴徹底打敗。但張騫歷經磨難十年後終於到達大夏,卻無法說服大夏國王,用司馬遷的說法就是“不得要領”,只好回來。

  等到張騫回來,漢朝已經打敗匈奴,並且控制了河西走廊。之後,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這次出使沒有什麼軍事目的,卻肩負著政治目的,即向西域宣揚漢朝的強大和富裕,號召西域各國來長安朝見。出發時,張騫帶了大批禮品,準備賞賜給西域各國君主,其中最主要的是絲綢。一方面,當時西域各國沒有絲綢,“物以稀為貴”;另一方面,長途運輸,只有像絲綢這樣本身價值高、分量輕,又經得起長期儲存的物品才最合適。

  這次通西域後,漢武帝每年都派出使團,源源不斷地把絲綢運到西域,並配合著進行一次次的擴張。公元前60年,到他曾孫漢宣帝時,漢朝正式設立西域都護府,統治了這片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所以,絲綢從一開始不是作為一種正常貿易品出現的。不過,從張騫出使後,西域商人看到有利可圖,並且絲綢流通到波斯、羅馬那裡形成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價格堪比黃金,因而不少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源源不絕地往返於這條路上。絲綢之路就是這樣形成的。

  那麼,為什麼中國人不進行絲綢貿易呢?因為中國固有的天下觀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再加上古代黃河流域的糧食足夠自給,對外沒有什麼需求,導致中國人普遍缺少了解外界的興趣。用現代說法來說,古代中國人缺乏開拓精神和冒險精神,甚至統治者還限制臣民到外面去。所以,沒有“外貿”的概念,只接受別國的朝貢,並且薄來厚往,重加賞賜,以顯示天朝的氣派。現在挖出來的那些沉船,裡面那麼多貨物是中國運出去的,但船主都為外國人。

  此外,中國曆來對邊疆地區控制嚴密,不許老百姓出去,唐朝的玄奘取經就是偷偷出去的。海上也動不動實行海禁,明朝初年朱元璋曾下令“片板不得下海”;為防範在臺灣的鄭成功利用大陸的人力物力,康熙下令“遷海”,從遼東到廣東所有沿海居民統統內遷20裡到50裡,形成一片無人區。

  所以,歷史上中國沒有主動地利用絲綢之路,也很少從絲綢之路貿易中獲得利益,在這條路上經商的主要是今天的中亞、波斯和阿拉伯商人。今天我們要建設“一帶一路”,肯定不是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了,要堅持互通互補互利、實現共贏。“一帶一路”能不能建成,關鍵是能不能形成利益共同體。如果最終能形成命運共同體,那麼它才是真正鞏固的。

  第二,“一帶一路”也不是歷史上的鄭和下西洋。

  今天有個觀念認為海洋即意味著開放,面向海洋就是開放的、積極的、有前途的。這個觀念哪裡來的?主要是西方的海洋觀。

  西方的海洋觀沒有錯,但他們的海洋觀主要針對地中海而言,他們的經驗也是根據地中海這個地理條件得來的。可世界上只有一個地中海,地中海基本上是一個由陸地包圍的內陸海,沒有動力的船隻在這個封閉的內陸海里航行相對容易和安全。而中國面向太平洋,古代沒有動力、沒有導航設備的船,能這麼容易出去嗎?

  另外一點更重要的是,地中海周圍集中了發達的古代文明,如兩河流域、巴比倫、愛琴海、小亞細亞、希臘、羅馬、埃及,可以說是群星燦爛、交相輝映。正因為這樣,到了海邊,就可以有新的發展機會。所以,連馬克思也認為海邊的人心胸開闊、目光遠大。中國有這個條件嗎?中國唯一比較接近地中海條件的是渤海。也正因為這樣,孔子曾說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事實上,古代山東、河北就有不少人從海路遷到了遼東和朝鮮半島。但跟地中海比,渤海一個最大的缺點是周圍沒有其他異質文明。所以,不能把西方以地中海為基礎形成的海洋觀,隨便來套用中國。

  古代中國人到了海邊,不是看到希望看到未來,而是窮途末路,所謂“山陬海澨”“天涯海角”。而阿拉伯商人因為陸路成本太高,特別是唐朝安史之亂後陸路斷了,只好改走海路。唐朝以後,中國出口的絲綢、茶葉、瓷器等都是東南沿海生產的,海上運輸更方便,運輸成本也降低了。所以,海上絲綢之路也不是中國人開闢的,嚴格來說是阿拉伯人、波斯人開闢的。在唐朝後期,廣州已經形成了番坊,即國際社區,居住著好幾萬名阿拉伯人、波斯人;番長即類似於現在的社區管委會主任,也由外國人擔任。

  怎樣看待鄭和下西洋,他的目的是什麼呢?有一種說法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這個說法其實沒有太大根據。找一次沒有找到,要連著找七次嗎?一點消息都沒有,後來還越找越遠找到東非了,可能嗎?還有一種說法是聯絡外界,共同打擊蒙古,這個更沒有道理了。

  其實,真正的原因還是為了宣揚明朝國威,讓沿線小國知道明朝的強大,然後派使者前來朝覲,以此增強永樂帝的政治合法性。但實際結果是,國庫空了,大臣都反對。到了宣德帝時,一天他心血來潮要看鄭和下西洋的檔案。大臣們害怕皇帝又要搞第八、第九次下西洋,就騙他說找不到了,然後把檔案全部銷燬。所以,今天有關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都沒有了。今天,我們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必須實事求是地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絕對不能再搞鄭和下西洋這樣的事情了。

  此外,“一帶一路”也不是新馬歇爾計劃。如果說二戰後馬歇爾計劃的一部分國內因素——美國面臨的產能和資本過剩,跟今天中國國內經濟形勢有些相似,但國際環境是不同的。當時歐洲需要全面重建,而且戰後不久“鐵幕”降下,歐洲沒有其他選擇,只有接受馬歇爾計劃。今天,沿線國家是否只有“一帶一路”這一種選擇呢?

  所以,“一帶一路”不是歷史的延續,歷史更多提供的是教訓。未來需要我們自己去開創,在戰略理論、具體政策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創新。作者:葛劍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