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輩人燒菜祕訣,肉不碰姜、魚不放蒜,廚師長:頭一次聽說

肉不姜、魚不蒜,這樣做菜好吃嗎?農村這種俗語是什麼意思

到現在我還記得我爸說過的一句話,“吃魚家不富”,當時我就認為這樣的說法是歪理。後來聽了我爸的解釋後,也是勉強同意了他的觀點,其實吧關於“吃魚家不富”,這句話,估計傳到我爸那裡都不知道第幾代了。

農村老輩人燒菜秘訣,肉不碰姜、魚不放蒜,廚師長:頭一次聽說

其實我爸那一代人,真的經歷過很多我們無法想象的生活,也是吃過大鍋飯的那一代人,年輕的時候,我爸水性很好,經常會到河裡抓些魚蝦回來改善下伙食。但是他說在他20歲前,吃過一整碗白米飯的次數不超過2次,基本都是紅薯 野菜。我爸說他的青春期都是在餓中度過的,所以每次抓魚回來,算是開葷了,有好菜難免想多吃些。在哪個地主家都沒有餘糧的年代,一頓飯恨不得分成2天來吃,能多吃一口紅薯都是奢侈。我才明白過來,原來“吃魚家不富”是怕家裡的口糧吃的太快了,相信老一輩農村人都會有聽過這樣的說法吧。

農村老輩人燒菜秘訣,肉不碰姜、魚不放蒜

農村老輩人燒菜秘訣,肉不碰姜、魚不放蒜,廚師長:頭一次聽說

這樣的說法,如果儘量過哪個貧窮的年代的,你可能就會想的清楚,肉不碰姜,到底是什麼意思了。家裡好不容易吃上一頓肉,如果燒的時候,再用姜的重味把肉味覆蓋了,那麼就吃不出肉味了。而做魚時,不放大蒜,我想也是同上一個道理。但是這樣的菜燒出來還會好吃嗎?所謂這樣的燒菜秘訣,相信廚師長看了肯定會說頭一次聽說吧。

農村老輩人燒菜秘訣,肉不碰姜、魚不放蒜,廚師長:頭一次聽說

用慣了調味料的廚師,每次燒菜的時候,總喜歡放入許多的調味料,如果真的啥都不放,真的懷疑她出來的菜還是不是那麼好吃呢?自己也做了這麼久的美食了,有些小訣竅我覺得還有用的

肉要香先放姜,肉要甜先放鹽

農村老輩人燒菜秘訣,肉不碰姜、魚不放蒜,廚師長:頭一次聽說

姜蒜辣椒這些基礎的調味配料,已經離不開我們的一日三餐了。但是燒肉到底要不要放姜,成了很多人爭議的問題,個人覺得加了姜的豬肉,更好吃些。而且把切好的豬肉,放入鍋中用清水煮一遍,放入姜和料酒,撈去血沫,瀝乾後再回鍋炒。這樣做出來的豬肉,不管是紅燒還是小炒都特別的香。

魚要棒,先炒蒜

燒魚的時候,把大蒜苗的根莖切段,加大蒜辣椒爆炒,放入煎好的魚,放些料酒和少量胡椒粉,加水悶煮,等湯汁收盡,這樣出鍋的紅燒魚才是味道絕佳,口感巴適的很。當然中國這麼大,各地有各地的吃法,相信你們也有自己決定很好吃的做法吧,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做法哦,供大家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