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少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不是你藉此攻擊我的靶子

朋友少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不是你藉此攻擊我的靶子

俗話說,“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我和姐姐兩個人就非常不同,她蘋果臉,大眼睛,身材圓潤。我瓜子臉,丹鳳眼,身材清瘦。我們倆的性格也截然相反,她像我媽,開朗活潑,熱情豪爽,從小到大周圍朋友不斷。而我像我爸,文靜內斂,溫文爾雅,身邊朋友不多,只三二個知己而已。

那天,我們兩吵架,氣頭上,她居然訓斥我:“你連朋友都沒幾個,人緣差!做人失敗!”我一下愣住了,難道朋友少也是缺點嗎?

朋友少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不是你藉此攻擊我的靶子

我從小體弱多病,在姐姐和大院裡的孩子們捉迷藏、玩遊戲的時候,我卻一個人孤零零地趟在病床上,一邊打著點滴一邊數著天花板上的水跡。

上學後,我的體質還是不怎麼好,三天兩頭生病,和小夥伴們玩的少,所以,朋友也不多。

我的高中、中專都是在外地讀的,同學們來自不同的城市,畢業後又在不同的城市打拼,受距離的限制,彼此之間來往少,所以,也沒處幾個朋友。

參加工作後,我走過五、六個單位,每到一處都是來不及發展一段深厚的友誼,又離開了,所以,還是沒交到幾個朋友。

朋友少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不是你藉此攻擊我的靶子

我這個人比較挑剔吧,交友的原則是寧缺毋濫。我的朋友不多,一個巴掌就能數的過來,但都是些能交心的死黨。每當我工作上、生活上遇到挫折時,我都會第一時間打給他們,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會不厭其煩地聽我絮叨,給我鼓勵、給我安慰,陪伴我熬過了一個又一個漫長的黑夜。他們是我的良師益友,是我生命中的瑰寶。

我和朋友們不會天天膩在一起,十天半月見一次面,吃個飯、逛個街,八卦一下身邊的新聞,談談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沒有炫耀、沒有爭執,雲淡風輕,波瀾不驚。然後,揮揮手說聲再見,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朋友少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不是你藉此攻擊我的靶子

而我的姐姐是世界上最喜歡交朋友的人,從小到大她的朋友換了一茬又一茬,她自己都數不清了吧?她家每天都有朋友,即使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大年初一的早上,也有朋友在她家聚餐。逢年過節,姐姐邀請我們去她家團聚時,總會有她的三五個朋友和我們一起團圓。我和弟弟都覺得有些彆扭,但那是她的家,我們不好說什麼。

後來,我們改在媽媽家聚餐,姐姐也還是偶爾會帶著她的朋友一起來,既然我媽都不說什麼,我和弟弟自然也不好說什麼。

我看不慣姐姐的交友方式,但那是她的事,只要她覺得開心就好。同樣,我朋友少,但我感覺很舒服,這是我選擇的生活方式,她也不應該指責我。

朋友少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不是你藉此攻擊我的靶子

生活是千變萬化的,各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千差萬別的。有的人早早結婚了,有的人卻剩著;有的人生了一個又一個,有的人卻丁克;有的人愛了、離了,再愛、再離,有的人卻是“同志”。各種生活方式都應該被尊重,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適合和不適合,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所以,我不認為朋友少是什麼缺點,也不是人緣差,更不是做人失敗。雖然我朋友少,但我幾乎沒和人紅過臉,被評過好多次先進,可見我人緣也不壞。今年我通過自身的努力又取得了高級職稱,可見我更不是什麼失敗者。

所以,別人不能因為我朋友少而藉此作為攻擊我的靶子。“子非魚,安之魚之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