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養孩子有多簡單?或者多困難?很多爸爸媽媽照著科學方法來養育孩子,怎麼吃,怎麼穿,怎麼學習都有一套“方法”,一套“理論”。表揚還是批評孩子幾句,都要先想想怎麼說。這樣的養育無疑是千難萬難。效果如何,當然還沒有定論。但任何的“科學依據”都只是理論,瞭解,才是能“養好”的唯一依據。

3歲的孩子在想什麼?他們什麼時候高興,什麼時候煩悶,什麼時候無聊,什麼時候會耍小脾氣?喜歡玩什麼遊戲?害怕什麼事?希望爸爸媽媽以怎樣的方式愛他們,陪伴他們?這些你都瞭解嗎?如果瞭解,那“養孩子”這件事簡直輕而易舉。如果不瞭解,那即使你每天捧著一摞理論依據,依然“養不好”孩子。

那孩子們每天都在想什麼呢?

我是從一套書中略窺門徑的。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這是一套描寫貓的書,這隻黑白分明的貓,叫做米爾頓,每天古靈精怪的搗蛋,到處捉迷藏……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扯窗簾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玩水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以及各種闖禍……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像不像自家每天調皮搗蛋的孩子?

他害怕看醫生,原來是這麼想的。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生氣時,他會誰也不理。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不過去屋頂玩玩,花園走走,逮到老鼠,吃到貓糧,彌爾頓的心情就變好了!

下大雪,不能出去玩兒,會洩憤,看什麼都不順眼。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爸爸媽媽離開他,送他去不喜歡的地方,他會這樣“報復”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總之,這套有針對性的兒童管理繪本,把孩子的小心思,通過一隻貓的行徑,解讀的清清楚楚,相必,孩子讀到這裡,也會得逞般的偷笑吧。

3歲以下的小孩子,因為年紀小,說出內心的感受並不容易,無論傷心還是害怕,不仔細體會,很難理解孩子的心理。這隻叫做米爾頓的貓,恰好可以帶你一起發現幼小孩子的內心世界,開心、害怕、難過、好奇、生氣、失望、無聊……透過這隻貓的日常行為和各種“大冒險”,就能明白孩子的心理。

更重要的是,它能讓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心理和情緒的各種變化,主動去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3歲以前,通過撒潑打滾、哭鬧來達成目的不足為奇,大人們也能體諒。但3歲是一個分水嶺,因為馬上要上幼兒園,不可能事事順心順意,小朋友之間的情緒怎麼處理,自己難過了怎麼告訴媽媽,不僅需要大人們的努力,也需要孩子自己試著宣洩內心的不滿,控制自己的各種小脾氣。

情商的培養,孩子情緒的自我管理是隨時隨地的。有成人們的“理解”,有孩子自己的“探索和控制”,才能

讓孩子更自信、樂觀,心理更為健康

非黑即白,3歲孩子的世界有多簡單?

我是個不太能體會孩子喜怒哀樂的媽媽,通常遇到問題,寶貝會自己找我來溝通。孩子之間的相處,大人往往很難插手,更多時候,我希望他能自己擺平,除非他的對面是個成人。

不過,從這套書中,我也略能體會到這種“養孩子”方法的優勢。孩子的想法畢竟是簡單的,他們簡單純粹,不會虛偽,喜怒一時,黑白分明,沒有家長“出主意”“想辦法”,孩子的情緒反而很快就能調節好。而如果加入了成人們的各種“相處技巧”“功利想法”,成人們在背後各自較勁兒,孩子反而不知所措,更茫然。

“養小孩”能做到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說清楚,按照孩子自己的直覺去做,相信孩子自己能處理好就夠了。

記得有一位孩子,被打之後,哇哇哭著來找爸爸。爸爸問孩子被揍之後感覺怎樣,孩子覺得委屈,生氣。爸爸問他想怎麼辦。孩子回答想要立刻打回去。

對於這樣的答案,想必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有的覺得小孩子鬧著玩沒必要計較;有的覺得應該反擊,但不應該是打回去,而是用更巧妙的方法,比如向老師告狀;有的覺得應該立刻打回去;有的覺得應該打得更狠,直到對方覺得孩子自己是不好欺負的。

首先,我不認可小孩子鬧著玩沒必要計較的想法。其次,其他的處理手法,除了家長向班主任告狀以外,我都可以接受。孩子向老師告狀,雖然不符合我的行事方法,但也無可厚非。只要是孩子親自去解決這種麻煩,我都支持。最怕孩子不以為這是“欺負”,不會“生氣”“憤怒”,失去了宣洩和反擊的本能,連自己的權利都不會維護,只能做一個畏畏縮縮的孩子,這該多麼可悲啊!

希望所有的爸爸媽媽都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孩子們的心情,讓每個孩子都學會了解自己,悅納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