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蓋茨點名只穿她做的西服!這個中國老太太厲害了

巴菲特、蓋茨點名只穿她做的西服!這個中國老太太厲害了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

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交集來說,穿著即是禮儀 。

著裝不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門藝術,它能直接反映了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和精神面貌。得體的著裝,能體現個人良好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

比如,在《格調》一書中來自美國的作者就直言:上層和下層男士著裝效果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上層男士更習慣於穿西式套裝或至少是西上裝。

可見,尤其是在像美國這樣的西方國家當中,越是成功的人士對西裝的造型和品牌要求越高!

西裝誕生距今已經超過了400多年,誕生之初就曾是西方上層社會紳士們的制式服裝,直到清末才傳入中國開始盛行,成為了權貴們的身份象徵。

早在20世紀30年代時,中國西裝加工工藝就曾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但論品牌中國的西服制造業依舊被洋品牌處處壓制。

但如今,隨著我國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砥礪奮進中,製造業從弱轉強實現了華麗的逆襲,因此不少中國西服品牌走出了國門,成為了世界級的品牌。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及一個來自中國女人,她不僅讓中國製造的西服走向了世界,還讓當今世界上最有名的“股神”巴菲特直言只穿她製造的西服,她就是大楊創世集團的董事長——李桂蓮!

1946年李桂蓮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新金楊樹房鎮的一個普通家庭裡。

當時的楊樹房還是一個貧瘠的小山村,就連溫飽都成問題,更別說家家戶戶都能穿好的衣服了。

也是因此,當時如果誰家有人要外出走親戚都會找村子裡有好衣服的人家借來穿,顯得體面些。

李桂蓮初中畢業後便回到了村裡的生產隊工作,無論幹什麼活李桂蓮都比別人更快、更有效,甚至有很多男性都不是李桂蓮的對手,家裡超過一半的工分都是李桂蓮一個人掙的!

因為突出的工作表現,1971年,年僅25歲的李桂蓮就成為了大隊的書記。

一次縣裡的領導下來視察工作,但眼看村裡很多人家連套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有的甚至幾兄弟穿一條褲子,李桂蓮開始犯了愁。

也是這次經歷讓李桂蓮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承諾,一定要讓村子裡的村民們富起來。而第一步,就是家家戶戶都至少得有一套好的衣服穿。

於是,1979年李桂蓮便帶著村裡的八十多個姐妹們丟下了手中的鋤頭,憑藉65臺縫紉機和東拼西湊借來的三萬元,開啟了她們的改變命運之路!

沒多久後,楊樹房服裝廠就在村裡50平面不到的一個地下室裡開張了。

一開始的時候由於條件比較簡陋,大家也不是科班出生,因此對於業務生產都十分生疏。

為了解決這個辦法,李桂蓮每天都奔波於各大國營服裝廠門口,撿來了不少廢棄的布料給廠子裡的姐妹們練習手藝。

對於製作手藝和流程李桂蓮都十分嚴格,她和姐妹們說:“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也是因此,通過四個月的練習,姐妹們的手藝都精進了不少,流程也熟練起來了,廠子也正式投入了運營。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拿不到什麼單子,李桂蓮只能帶著大家做一些簡單的袖套和墊肩,偶爾也會接到一些國營廠沒時間做的小訂單,但也基本沒什麼“油水”。

半年下來,這樣的情況沒得到絲毫的改變,可以說基本沒掙到什麼錢,只能剛好夠維持廠子的繼續運轉。

面對眼前的困境,李桂蓮並未就此退縮,而是不停的鼓勵著姐妹們加油努力幹。

俗話說得好:“天道酬勤”。

1980年的時候,這個服裝加工廠終於迎來了一個大轉機!

當時大連一家外貿企業接到了一個來自美國客戶的大訂單,但由於該外貿企業在放假,因此並未能如約交付這個單子裡所要的160件條絨西服。

得知了此消息的李桂蓮興奮了起來,她知道這一次對於服裝廠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但李桂蓮心裡也清楚,對於這160件條絨西服的製作工藝來說,已經遠遠超出了她們這個小作坊的能力。但即便如此,李桂蓮仍舊不想放棄這次機會。

於是,李桂蓮想法設法的從大連的一家外貿企業找來了一件西裝的樣品。回去以後,李桂蓮召集了廠子裡幾個技工便對西裝的製作工藝展開了研究。

最終,她們硬是通過把這件西裝一片片拆開的方法,經過三天三夜不合眼的研究搞清楚了西裝的製作工藝和技巧,並迅速的投入了生產。

但眼看西服做出來了,那位美國的客戶卻走了。李桂蓮哪能就此甘心,於是便一路追到了機場!

就在這位客戶即將登機時,李桂蓮終於把他攔了下來。

看完了李桂蓮手中的西服樣品,老外十分的吃驚!他怎麼也無法相信李桂蓮手中質量完美的西服是中國一個村辦企業製造出來的。於是,當場便退了機票,決定和李桂蓮一起到廠子裡一探究竟。

到了楊樹房後,眼前的一切徹底讓老外吃了一驚。雖然工廠規模不大、環境也不好,但幾十臺縫紉機卻擺放的整整齊齊,每個工種都在有條不紊的程序化作業,簡直和國營外貿企業沒什麼差別。

見狀後,老外連說“ok!ok!”,決定把以後所有的條絨訂單都交由李桂蓮的工廠來做。

從那以後,李桂蓮的這個小廠一下就從村辦企業華麗轉身成為了一家外貿工廠,接到了不少來自國外企業的西裝大單!

就這樣,在李桂蓮的帶領下,楊樹房的鄉親們不僅家家戶戶都有好衣服穿了,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了!

眼前的溫飽只是暫時的,加上以李桂蓮的性格來說,就是“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也是因此1986年的時候李桂蓮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擴建!

當時國內還沒有一家企業擁有一條完整的西裝生產線,而正式看中了這個機遇,李桂蓮決定放手一搏自己搞個西裝生產線。

但畢竟一條完整的西裝生產線需要很多先進的技術支持,於是李桂蓮便帶著團隊遠赴日本尋求技術上的幫助。

最終,在日本蝶理株式會社的幫助,李桂蓮和團隊來到了日本兵庫縣一家西裝企業學習了大半年的時間。

1987年回國後,李桂蓮在周圍2個縣6個村建立了8家分廠,還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大連興華服裝廠,專門生產西裝。

也是在那一年,李桂蓮與魯冠球等人共同獲得了“全國十佳農民企業家”的殊榮!

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講話讓李桂蓮看到了民營企業的未來,楊樹房服裝廠也完成了改制,成立了大楊創世集團!

但集團成立不久後,李桂蓮就又迎來了一次“大考”!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席捲而來,整個東南亞和東亞都成為了重災區!而國內受此影響最嚴重也就是像“大楊創世”這樣的外貿公司了。

那段時間,因為受到訂單銳減的影響,李桂蓮每天都在發愁該如何突破困局。

最終李桂蓮發現,如果不有所改變,那麼就只能等死。於是,她便親自帶著團隊遠赴日本拜訪一些之前的老客戶。

在與李桂蓮談判前許多日本的老客戶都認為李桂蓮會因為金融風暴的緣由提出漲價的想法,但誰知,李桂蓮一開口就承諾給客戶3%的讓利。

瞬時,會場內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客戶們當場和楊桂蓮簽下了許多大單。同時,更是有許多客戶聞聲而來,一下“大楊創世”就多了100多個客戶!

也是因此,到了1998年的時候,經歷了金融風暴洗禮的“大楊創世”業績不減反增,營業額更是一舉突破了8億!

2000年4月,在李桂蓮的帶領下“大楊創世”也成功登陸上交所!曾經的村辦企業也華麗轉身成為了A股上市公司!李桂蓮的身家也水漲船高,突破了6億!

上市後的“大楊創世”一路高歌猛進,拿下了許多外貿大訂單。雖然是貼著別人的牌子,但在日本每5件西裝中就有1件是“大楊創世”製造的!

但此時的現狀並未讓李桂蓮滿意,因為她知道給別人貼牌製造雖然現在很掙錢,但利潤很低,長久下去坑定不是辦法。

沒多久後,李桂蓮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2001年大阪發生了地震,而正好“大楊創世”基本上大部分訂單都來自日本。因而受此影響,那段時間足足有3個月“大楊創世”基本處於停工狀態,拿不到任何訂單。

而也是在這時,李桂蓮痛定思痛,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做自己的“創世”品牌!

並提出了“無國界品牌”概念,開始走國際化的品牌路線。

為此李桂蓮請來了一個國際化的大團隊,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服裝集團華倫天奴的技術總監布勞迪和阿瑪尼的首席設計師凱特琳。

有了二人的助陣,在李桂蓮的帶領下,“創世”品牌很快就被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的國際化品牌。

此後,李桂蓮也一口氣在華北和東北開了接近30家專營店!到了2004年的時候,“大楊創世”的營收已經突破了16億!

俗話說“飲水思源”,一直以來李桂蓮也十分的注重慈善事業!

2005年時楊桂蓮曾拿出了600萬為遼寧建設了14所希望小學!除此以外,更是拿出了100萬獎勵大連的環衛工人們!

而要說到讓“大楊創世”真正享譽世界的當屬李桂蓮與“股神”巴菲特的故事了!

2007年時巴菲特曾受邀參加了大連一家金屬製品公司的開幕儀式。

回憶起這段歷史,巴菲特曾說:“那天我進了酒店才5分鐘,就有兩名男子衝進我的房間。我我還沒回過味兒來,他們就開始量我周身的尺寸,然後拿出一個本子,裡面有各種樣板、面料,其中一位說‘選一套西服吧,李女士要給你做套西裝。’我以前從沒見過她,之後我就見到她了...”

而這個給巴菲特量身定做西服的就是李桂蓮!自那以後,巴菲特不僅和李桂蓮成為了好朋友,還愛上了“創世”西裝!

收到了李桂蓮送來的西裝後,巴菲特高興的說到:“我沒覺得有一丁點兒不合身。很長時間我都不知道別人讚揚我時我的外貌究竟怎麼樣,自從穿上李女士做的服裝,我在任何時間都感到被讚美的自信”。

股神巴菲特提攜大連大楊的“創世”西裝也引起《華爾街日報》關注!2009年9月的《華爾街日報》就發表題為《巴菲特愛穿中國西裝》的報道,對李桂蓮進行了大加的讚賞!

自那以後,每次收到李桂蓮寄來的定製西裝,巴菲特都會寄給李桂蓮一封感謝信。同時,巴菲特也多次在信中提到:“自從我收到了第一件創世的西服後,我就只穿創世的西服。”

巴菲特也曾和記者透露,“創世”的西裝真的不錯,他曾迫不及待的推薦給了他的合夥人查理·芒格和他的老朋友比爾·蓋茨。

如今的“大楊創世”在李桂蓮的帶領下,已經從當初的65臺縫紉機和80多個鄉親發展成為了今天擁有成員企業24家,員工近萬人的“世界服裝行業500強”企業。

產品也暢銷於英、美、德、意、日、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享有很高盛譽。

如今已經73歲高齡的李桂蓮更是經常奮鬥在工作的第一線!

談到今天的成功,李桂蓮經常說:“我們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中,一直在堅持著做中國民族品牌服裝的夢想,堅守著做企業和做人的底線,就是我們一群人、用一輩子的時間,在完成著服裝製作上不斷求精這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