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之戰是未來強國之爭,中國需要更多衝擊國際標準的人工智能企業

近日,據相關人士透露,快商通成為中國唯一一家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全程輔導申報“自然語言處理與聲紋識別技術應用”國際標準的企業。該企業或將成為衝擊國際ai人工智能技術尖端領域的創新企業。

AI之戰也是未來的科技之戰,“中國標準”不能輸!

在本週中美兩國重啟貿易談判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於昨日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啟動了一項指導美國AI技術發展的國家級戰略——“美國AI計劃”。根據白宮發佈的通告,“美國 AI 計劃”旨在調配更多聯邦資金和資源轉向人工智能研究,並呼籲美國主導國際人工智能標準的制定,開展研究推動重新訓練 AI 時代的美國勞動力。

與此同時,其餘國家也不甘落後,發掘人才,實現技術創新,爭霸AI領域,世界AI爭霸戰開啟。其中,美國、中國擁有更多頂尖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和海量的數據資源,政策也更為全面,成為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聖地。近年來,兩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已逐漸形成競爭態勢。

AI之戰是未來強國之爭,中國需要更多衝擊國際標準的人工智能企業

AI之戰也是未來的科技之戰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力之爭是市場之爭,市場之爭是企業之爭,企業之爭是技術之爭,技術之爭是標準之爭。面對美國的通過各種禁運條例對我國進行技術與人才封鎖,中國唯有加強AI領域的戰略地位,加快自主研發,搶佔國際標準制定者的資格,在制定國際AI標準中抓住自己的話語權,方能利用人工智能國際標準制定與應用方面的優勢提高我國在AI價值鏈的地位,才能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自力更生並取得該項技術國際領先地位。

人工智能產業化前夕,全球AI標準話語權之爭加劇

標準,是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局中人的遊戲規則,也是當前國際競爭最重要的話語體系。標準競爭的勝利者可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控制相關技術的發展方向和市場創新方向,對國際市場產生廣泛的控制力和行業領導力,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國際市場競爭和價值分配的主導權。

以成熟的通信行業為例,佔據金字塔頂尖的不是設備製造能力、商用能力,而是標準制定能力。憑藉近乎壟斷地位的標準和話語權,高通直到現在還可以靠3G信號的專利費“躺著掙錢”。激烈的5G標準競爭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爭奪,背後還有政治博弈、經濟競爭、國家力量較量,標準之爭其實是大國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話語權的爭奪。世界各通信行業巨頭都在5G技術研發上力爭“先發制人”。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也早已提前佈局並取得先發優勢。

相對於通信行業,人工智能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蘊藏著巨大創新空間的同時,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與標準化體系缺失的矛盾明顯,全球範圍內的人工智能標準化體系建設相對滯後。

2019年,是AI產業化前夕,人工智能技術持續發力,商業價值逐步凸顯。隨著人工智能與傳統行業的融合逐步加深,單個產品之間的差異化競爭已逐步演變成人工智能行業的標準競爭。標準化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因此,國際AI標準化的參與程度,不僅關乎我國AI技術輸出的貿易壁壘、能否奪下國際市場,還關乎我國先進AI技術的推廣,以及中國品牌的國際化。

因此,中國需要更多像華為和快商通這樣的高科技企業,具備國際標準戰略思維,搶佔產業制高點,為中國技術和應用的國際化獲得競爭領先優勢,幫助中國在未來越來越激烈的AI之戰中,不戰而勝。

中標院與快商通攜手推進中國AI產業標準化發展,搶佔AI領域主權

快商通能夠成為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唯一輔導的中國人工智能企業,主要緣於快商通在自然語言處理和聲紋識別技術領域7年的潛伏研究,聲紋識別技術在NIST SRE 國際聲紋識別綜合測評中排名世界前三,與國家公安部牽頭起草了兩項聲紋技術方面的國家標準,並且在金融、醫療、安防、社保等領域已經積累的豐富AI應用場景實踐。

在此之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就已攜手AI企業快商通成立了“聲紋識別技術標準化研究基地”、“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應用標準化研究基地”兩個人工智能標準研究基地。這是國內首個國家級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及應用標準化研究基地。

依託兩大技術標準化基地,中標院與快商通成立“國家自然語言處理與聲紋識別技術應用標準化中心”,未來將為廣大中國AI企業提供標準制定輔導的服務,讓更多的國內企業國內標準的制定並進一步走向全球AI標準的制定中。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打造世界級企業,讓中國自主研發的新興技術更好更快地普及應用,讓廣大用戶早日分享我國AI發展成果,更多“中國標準”有望成為全球規範,從而引領全球AI產業發展。

打贏AI之戰,中國需要更多的“國際標準制定者”

在風起雲湧的人工智能前沿領域,重視和深入地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是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向外輸出自主創新的技術和中國科技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AI企業做大做優做強的必經之路,更是推動我國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抓手,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優先部署,並有序、系統推進的全球標準制定工作將為我國人工智能的產業化提速、護航。

每一箇中國的科技企業,都必須為中國科技戰貢獻自己的力量,責無旁貸地需要發揮主體作用,在生產經營中向更高標準努力,助推‘中國標準’走向世界。”。中國科技和經濟的發展,需要更多的華為、更多的快商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