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芽 地瓜蔓(泥土芬芳)-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地瓜芽 地瓜蔓(泥土芬芳)

  每一粒熬過冬天的種子,都會有一個春天的夢想。

  父親一動不動地蹲在炕頭上,出神地看著溫床里正在生髮的地瓜芽子。我也禁不住對那些嫩嫩的幼芽產生了敬佩。任何一種生命其實都有自己的心勁,向上生長、向下紮根,從來不會歇氣。

  自第一點新綠掛上柳梢,鄉下的日子便寫滿了忙碌。父親把厚厚的棉襖脫了,卻天天抱來柴火給溫床下的爐灶添火。我知道,這為的是能讓炕頭溫床裡的地瓜芽子舒適地躥個兒。

  每年開春,家裡總是從地窖裡把保存了一個冬季的地瓜種一筐筐運到上面。在炕頭用土坯壘出長方形的溫床,溫床裡用肥土墊底,鋪上厚厚的細沙,再把地瓜種一排排擺好,然後覆上一層細沙。接下來的日子裡,每日噴水,給爐灶添柴,溫床裡的地瓜種就會從睡夢中醒過來,慢慢地生根發芽,一簇簇、一叢叢的鮮嫩幼芽頂破沙土,露出蔥翠欲滴的笑臉。家裡人每每看著這些嫩紅的莖稈、綠色的枝葉,心裡都像喝了蜜似的甜。

  春時不等人。地瓜芽秧苗長到半尺後,就迎來了開春後的栽種季節。每一個清晨,院裡的公雞還沒打鳴,家裡的大人就會麻利地起床穿衣,然後開始細心地從溫床裡拔地瓜芽子。春雨後的莊稼地早已打好了地壟,大馬車裝滿了地瓜芽苗,男女老少擔著水桶、扛著鐵鍁,一呼百應地匆匆走向山前山後的地瓜地裡。

  老人們說,地瓜屬土,沾地就活。地瓜蔓苗生命力極強,天南海北隨遇而安,多年前北方鄉下的冬春主糧基本全靠地瓜。然而,地瓜芽子離開溫床栽到地裡,生長的路卻充滿艱辛。那些大小不一、坡上坡下的地瓜地,是用不了大型農具的,也沒有澆灌設施,地瓜芽的成長命運全靠老天說了算。

  滿坡淺黃色的土壤,在陽光的直射下更顯厚重。這時候,地瓜芽的倔勁就充分顯現出來。原來斜躺在壟上的纖細莖稈日漸挺拔,淺黃色的嫩芽利用一切時間蔓延鋪綠。雖然地皮早已乾涸,但地瓜芽的葉片翻卷擰成繩,貼伏在滾燙的地面,靠紮下的鬚根汲取大地深處的養分,並吮吸著夜晚空氣中有限的水分,它們終於爬滿壟上壟下,用綠色的答卷無聲地回應著大自然的考驗。

  農諺說得好:地瓜不翻蔓,金蛋不值錢。當田野裡的地壟佈滿嫩綠,這時候便不能放任地瓜蔓瘋長,因為枝條四處蔓延紮根,不僅影響主根下的地瓜生長,而且蔓下結的瓜也長不大。所以必須把蔓從土裡翻出來,修理一下側枝,才能壯其主根,集中養分結瓜。

  翻地瓜蔓,也叫提藤。提藤時拉斷的蔓可以帶回家,上面的葉子可作青菜食用。別小看了這地瓜蔓上的葉子,當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適時食用,有益健康。

  炎熱的夏季過去後,迎來霜降時節。這時候,圓圓滾滾的地瓜在土裡面把地壟撐出一道道裂痕,它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出來。此時要收穫地瓜,必須先把地瓜蔓割下來。

  割地瓜蔓和割麥子一樣,是一項很累的農活。夏季雨水少的地裡,地瓜蔓長得稀疏,還好割些,如遇雨水充沛、土壤肥沃的地塊,地瓜蔓就會長得異常茂盛,這樣的話就不能一棵一棵地割,必須是像卷席子一樣成片捲起,捲到一定厚度再從地面上割開,然後將割好的地瓜蔓拖到一邊,地瓜收後運回家。

  沒有花開豔麗,也無珍饈美稱,地瓜從嫩嫩芽苗到長長蔓藤,自始至終貌不驚人,卻香甜其中,渾身是寶,讓莊稼人的日子踏實中透著甜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