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爬再走”的娃,和“先走再爬”的娃有何不同?3點差別很明顯

從正常人的認知觀念出發,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先爬再走",這是人直立行走的普遍規律,就像是老人常常說"還沒走穩就要想跑",來批評一些不踏實的孩子。但事實上,確實存在一部分孩子是"先走再學會爬"。

“先爬再走”的娃,和“先走再爬”的娃有何不同?3點差別很明顯

可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孩子到了10個月左右的時候已經開始學會自己站起來想要走路了,在此之前孩子甚至都還不會爬。周圍的人都紛紛誇孩子特別聰明很強壯,可可媽媽也這麼以為也就隨孩子去。

“先爬再走”的娃,和“先走再爬”的娃有何不同?3點差別很明顯

但是有一次在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身體把這一情況告訴醫生後,醫生卻表示:大錯特錯。"先走再爬"的孩子不僅不是聰明強壯,反而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終身傷害!

那麼,"先爬再走"的娃和"先走再爬"的娃有何不同?

1、可能感統失調

“先爬再走”的娃,和“先走再爬”的娃有何不同?3點差別很明顯

孩子在沒有學會爬就開始走路,可能是因為孩子感統失調。所謂感統失調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學習能力障礙。寶寶在小的時候發生這類狀況可能是因為家長平日過度的保護,常常把孩子抱在手裡不讓孩子自己活動。

2、可能肥胖過度

“先爬再走”的娃,和“先走再爬”的娃有何不同?3點差別很明顯

家長都希望孩子在小時候能多吃一些,這樣可以得到充分的營養,有利於發育。可是,凡事都需要一個度的把控。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是營養過剩,從而變得肥胖。爬行是一個非常考驗孩子力量的行為,而過度的肥胖會導致孩子無法承受高度的力量要求。

所以,家長一定要注重孩子的體重管理,不要以為白白胖胖就一定是好的,孩子小時候的肥胖對將來得疾病有很大的影響。

3、容易造成羅圈腿

“先爬再走”的娃,和“先走再爬”的娃有何不同?3點差別很明顯

孩子過早站立走路,在骨骼沒有發育到足以支撐寶寶整個身體的重量的時候走路,會導致孩子腿部骨骼發育的變形,從而造成羅圈腿的問題。相反,爬行是一種需要調動全身肌肉力量的活動,也會把孩子的重量分散到四肢而不會傷害孩子的正常發育。

事實證明,爬行是一種很重要的必經階段。學習過爬行的孩子將來在學習語言和閱讀能力上也比同齡人更好。行走是一個人賴以生活的一個技能,教會孩子正確的行走姿勢是父母需要關注的重點。好的行走姿態可以讓人看上去更加有氣質。

那麼,孩子學走路時家長要注意什麼?

  • 首先,給孩子選擇適合的衣物
“先爬再走”的娃,和“先走再爬”的娃有何不同?3點差別很明顯

寶寶在剛剛學走路的時候因為沒有好的平衡感,走路必然是蹣跚的、不穩當的,因此也特別容易摔倒。所以家長應該要給孩子挑選寬鬆的衣庫和襪子,不要給孩子造成一種侷限感從而影響寶寶行動時的靈活性。

此外,還可以給寶寶挑選一雙大小合適的學步鞋,這樣的鞋子經過特殊設計更加防護,增加孩子對於走路的信心。

  • 其次,孩子牽父母
“先爬再走”的娃,和“先走再爬”的娃有何不同?3點差別很明顯

注意,是孩子牽父母,而不是父母牽孩子。當寶寶有一定走路基礎後,帶孩子出去玩或散步的時候很多家長怕孩子亂走或跌倒會一直牽著孩子,以便控制孩子的行為。

但是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讓孩子在有需要的時候主動牽起父母的手,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平衡。

  • 最後,關注孩子的走路姿勢
“先爬再走”的娃,和“先走再爬”的娃有何不同?3點差別很明顯

人的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很多走路姿勢不正確的人都是因為幼兒時期的錯誤走姿造成的。如果發現孩子走路兩腳朝內、雙腿開叉、夾著大腿走路等錯誤姿勢一定要及時糾正。錯誤的姿勢不僅影響美觀,也會對孩子骨骼發育不利。

總結

走路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課,父母要給孩子自由發揮的充足空間,對於孩子每做出的一小個進步都要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有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