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面試經驗,精闢剖析面試遇到的各種情況!!

硬核面試經驗,精闢剖析面試遇到的各種情況!!

第一篇:面試=表達+內容

(一)、面試不同與筆試,內容再好表達不行也白搭,兩者各佔半壁江山,所謂平分秋色輕慢不得。

(二)、表達=流利+抑揚頓挫

三橋有云“氣場強大,不怯弱;語言簡潔,不囉嗦;表達流暢,不嗑巴。這是一個面試外在形式的部分,考場上表現好這一外在形式,你就能拿到中等偏上的分數”,此言不假。如何做到?

1、平時要多讀評論性文章,讀出流利讀出抑揚頓挫,這點都做不到的話,考場上想做到就是痴人說夢。

2、平時多寫評論性小文章,逐漸形成自己常用的措辭體系,把它融進自己的言語習慣裡。

3、考場上不要背答案,一緊張容易忘詞,要用自己的現場即興思維來帶動自己的口頭表達,這樣你才會在第一時間內蹦出想要的詞來,這樣你才會越答越自信,平時練的抑揚頓挫的感覺才會帶出來,進而達到不自覺地與考官眼神交流。

(三)、內容=點+邏輯

不少考生不是肚裡沒貨,不是答不到點上,而是呈現出來的答案是一鍋粥,條理不清,或者條理聽上去清楚但邏輯不清。哈密幫主說過,不管什麼題(除了演講或情景模擬或講故事)都要用清晰的123表達出來,不要大點套小點,這樣的表述是最容易讓考官聽清你的邏輯的。因為面試不是筆試,完美的申論式答案一旦用嘴講出來,考官是不一定能快速抓住其邏輯結構的,何況大多數考生的口頭表達根本支撐不起這麼完美的答案,斷斷續續的講話會把邏輯結構衝散支離破碎。因此,我們的目標就是,一分鐘內出來三到四個點,其邏輯關係最好呈現遞進關係,次之並例關係,如果是包容關係就是邏輯混亂。如何做到?

1、對面試基本題型的考點了如指掌,這個後面會講。

2、熟知科學發展觀理論體系,把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邏輯體系與科學發展觀對應起來,這樣不但熟悉了熱點,也練了邏輯。

3、不斷地練題,練到一分鐘內出三個大點,練到遞進邏輯成為你的本能。這裡我想提醒大家,一分鐘連三個點都想不到的(包括大點或小點)要惡補知識了,一般要能出來六個七點,你選擇三個成為大點,其餘的成為大點裡的小點,點越多信息量越大,亮點也就可能越多。注意這裡的大點要用123開頭,裡面的小點千萬不要說出123,可以用一方面,另一方面,還有等來代替,不然大點123,大點裡面小點再123,如果你說話累贅表達不簡潔的話,考官會完全迷失在你的結構當中。

=========================================================

第二篇:題型分析

(一)、綜合分析題

除演講、串詞講故事外,這類題最難,是很多考生的心腹大患,主要原因是分析性思維太弱,即不會根據題面和提問由表及裡的分析問題。分析性思維主要包括幾樣東西:遞進邏輯、主體分析法、要素分析法,分別是第一層次、第二層次、第三層次,三個層次上你隨便抓都能抓出六七個點來,不怕沒話講了。

1、遞進邏輯。這個是面試成敗的關鍵,三個大點排不成遞進關係或並例關係,基本上就是一鍋粥了。綜合題基本可以分為三大類:積極、消極、辯證,下面分述:

(1)、積極類遞進邏輯:①好意義②存在不足③改進

(2)、消極類遞進邏輯:①不好危害②原因③對策

(3)、辯證類遞進邏輯:①好的方面②不好方面③揚長避短。辯證類大家要注重千萬不要答成平分秋色,一定要側重一方面,表明你側重於肯定還是否定,不然考官會覺得你沒有主見或是在背答案。

2、主體分析法。這個非常有用,可以讓你迅速展開小點思路。比如積極的現象講意義,可以從題面挖隱形角色來確定主體,最常用的是:個人、企業(組織)、政府三分法。比如消極現象講危害、分析原因,都可以用這三分法來迅速展開思路。

3、要素分析法。這個是在某個主體確定的情況下,分析他的什麼呢?分析他有哪些要素,如個人主要是觀念、技能素質、經濟能力等;如企業主要是社會責任感、利益驅動、創新觀念、成本壓力等;如政府主要是理念、制度保障、政策措施、投入水平、宣傳動員等。

4、幾點說明。

(1)、開頭很重要,良好的開頭幾乎可以拿到一半分數。為什麼?一是因為我們是123分點說的,所有必須要有開頭,不然一上來就說第1很突兀;二是直接亮明觀點很能抓住考官。開頭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概括能力較強的,可以直接把123所提示的主旨或對123的精煉概括講出來,就是直接亮明觀點,不過難度較大,因為表達不強的話很容易說著說著就把下面的點說進去了,這樣邏輯上容易造成重複混亂的感覺。第二種是直接一句話“對於這個現象我有以下幾點看法:”,這樣可以避免重複,適合一般水平的人,但沒有直接亮明觀點,第一時間抓不住考官的興奮點,這也是退而求次之的辦法。

(2)、表達上儘量形成總分結構。總起一個開頭,下面分點123,分點第一句還是總起,下面再細述,但不要展得太開,一個分點講得過長,會讓考官忘記你的結構的。

(3)、如果只問意義或原因怎麼回答?開頭我已經說了,結尾用一句話的對策來當作提升,不要展開,不然會失卻重心,直觀上有答偏和背答案的感覺。

(4)、遞進邏輯是讓你謀篇佈局的,主體分析法、要素分析法(主客觀分析法)是讓你拓展思路的。

------------------------------------------------------------

(二)、計劃組織協調題

計劃組織題是自上而下的解決事情,即領導或上級交辦的任務,因此為體現嚴肅認真的態度,計劃部分是重點。該類型題的分析性思維主要有兩點:一是遞進邏輯,即時間順序或操作順序;二是要素分析法,即不同類型任務,如會議類、調查(研)類、宣傳類...等它的核心要素(區別與其它任務的特點)是什麼。

1、時間操作順序。這個很好理解,直接給常用模板:

(1)、事前:調研、計劃、準備

(2)、事中:溝通、協調、應急

(3)、事後:個性化善後、總結

這裡要強調的是,這個模板只適用於問你“怎麼辦?怎麼展開?怎麼實施?怎麼組織?”等問法,即需要答全過程的。但也正因為模板好用,套路化回答已經氾濫,所以現在的問法已經有所改變,更加側重於對核心要素的提問,要求你必須針對具體任務的特點而答題,而非千篇一律的流程。

2、核心要素分析法。說白了就是讓你真正融入題目去答題,扯點實在點的東西,主要是以下四大類:

(1)、會議類:參與對象

(2)、調查類:調查對象及相應的內容

(3)、宣傳類:宣傳內容和方式

(4)、活動類:活動方式

冒號後面的具體內容才是亮點,也是考官最想聽的,如今年浙江真題第二題“對農二代就業情況調查,調查的重點內容是什麼?”就很明確不用答全過程,你扯了,答得再好,考官也會認為你太死板。

3、幾點說明。

(1)、帽子意義不用講了,前幾年本來加個意義是亮點,但現在已經成為培訓痕跡了,不如不加,可以直接說我會做如下安排。這點我在不少考官當中已經證實,相當反感。

(2)、審清題。看清怎麼問的,讓你答什麼就答什麼,別硬扯整個流程。

(3)、融入題中把思維集中在核心要素上。不停地想這些才是解題,至於事前、事中、事後這個框架就不要打草稿了,這個1秒鐘就得出來!

------------------------------------------------------------

(三)、應急事件處理題

這類題是自下而上的,即突發狀況讓你來處理,因此迅速反應和實施是重點,如果再計劃一下就鬧笑話了。其分析性思維主要是:遞進邏輯和主體分析法。

1、遞進邏輯。直接上模板

(1)、趕赴,瞭解情況,穩定現場

(2)、找原因,迅速處理

(3)、事後反思,改進促長效

這裡第(2)條要做兩件事:一是有哪些事情要解決?二是這些事的輕重緩急要排好。

2、主體分析法。主要是挖題中的角色,確定要擺平的事情後,如何擺平事中人是關鍵。主體分析法始終是用於拓展思路的,增強解決問題的針對性,是製造亮點的法寶。

3、幾點說明。

(1)、火速處理是第一要義,意義別講了,尤其是講話不流利的同學,一個意義就講半天,考官早就睡著了。還有我要冷靜再冷靜,又是一大通的同學請注重,你的冷靜是體現在你解決事情的能力上的,不要把冷靜當做你處理事件的第一大點!

(2)、不要一上來就反思。群眾都圍著你、吵著你,你哪來時間反思?有點現場感好不好?反思是擺平後的事。

(3)、面對事件中的角色,可以考慮情景模擬,這個是製造亮點的答題方式。

------------------------------------------------------------

硬核面試經驗,精闢剖析面試遇到的各種情況!!

(四)、人際關係處理題

人際關係題近年呈弱化趨勢,因為答案太套路化,一上來先反思自己準沒錯,再溝通交流增進團結,最後加個做好本職工作永遠不會錯。但真正需要靠處事技巧的高難度題,考場上99%的人都會用陽光心態來避題,其實考官最想聽到的是你如何巧妙地化解矛盾的,而不是你相信通過你的溝通再溝通一定可以化解,把目標和結果說一大通,毫無內容的答案,所以索性就不出人際題了。簡單說一下分析性思維,有三樣:遞進邏輯、主體分析法,合理假設法

1、遞進邏輯。

(1)、反思原因、查找不足

(2)、溝通請教、增進交流

(3)、提升能力、做好本職

這個遞進邏輯中,第(1)條是重點,相當於消極類綜合題,原因分析是重點,第(2)條是對策。如果結合合理假設法,可以假設一種原因情況提一種解決方法,採取並列邏輯鋪大點,這樣邏輯上很清晰,也就是三橋大神所採用的思維模式。

2、主體分析法。挖掘題目角色,挖一個角色擺平一個角色,別把自己給忘了,基本就沒大問題了。

3、合理假設法。這個在人際題當中還是很好用的,可以讓考官瞭解你思維的發散性,而且適當給自己挖坑,考官不會覺得你完全不知道如何處理而只知道陽光心態來避題。

4、幾點說明。

(1)、陽光心態雖好可不要貪杯哦。還是那句話,來點實在點的技巧,別老推給陽光。

(2)、針對角色可以採取情景模擬式答題製造亮點。

(3)、帶點應急性的人際題,你先把急事給處理或彌補了,別動不動上來就是我要深刻反思。

最後給大家一道人際作業題:

小李和你共同做一個項目,他是主要負責人。你提出一個比較好的方案,他沒有采納。一次偶然的機會,你向領導說出了你的方案,領導認為很NB,應當立即照此辦理!請問你該怎麼辦?

--------------------------------------------------

(五)、聯想與即興題

這兩類題型其實是前面四種題型的升級版,難度較大。聯想類主要分為:串詞講故事和抽象圖案說理。即興類主要分為:演講和情景模擬。其中以串詞講故事和演講為難度最高,基本可以秒殺一大片。

1、串詞講故事類。這類題最初版本是連詞造句,難度比較低,後來發展成為串幾個關聯性較大的詞講故事,現在基本是串幾個八杆子打不著的詞講故事,這樣的題考場上基本秒殺90%以上。主要有兩種解法:

(1)、先找故事再套詞。先抓一到兩個比較有感覺的詞,找到故事原型,再把其它的詞一個個加進去,最後實在加不進去的詞就當做人名或地名,一般就能解決了。平時要多關注新聞實事政治,這樣故事素材會豐富點。

(2)、萬能法。萬能法也有好多種,比如“我今天拾到只奇怪的袋子,裡面裝了五張卡片,上面分別寫著。。。”這種比較低級。建議轉化成自我認知法,比如“今天面試有道題是這樣出的,讓你用。。。這五個詞講故事,我一時沒想好講不出來。事後我進行了深刻反思,這當然有我對題型準備不充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平時的積累還不夠,作為一名政府工作人員,需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我會吸取此次教訓,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這個相對高級點,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2、抽象圖案說理類。這類題一般是非常簡單地幾筆畫,不容易看出明顯的道理來,需要聯想和發散。一般也有兩種解法:

(1)、多角度發散。並列邏輯鋪點,能發散到三個角度就非常不錯了。每個角度淺談一下就可以了,不要展得過細。關鍵是讓考官明白你在那麼緊張和倉促的情況下大腦能高速運轉。這是最好的回答方式。也在平時的積累,對新聞時事政治要有足夠的涉獵,略有聯繫點就上,角度多震懾住考官就OK。

(2)、深挖一個角度。如果覺得只有一個比較合理的角度,那麼找出來後就當能綜合分析題來深入分析,遞進邏輯鋪點。這是退而求次之的辦法,總比回答不出來要好。

3、情景模擬類。這類題又可以分為三種:人際關係處理模擬、應急事件處理模擬、組織類活動開場或結束模擬。前兩種分別是人際題和應急題的升級版,反模板套路化回答而設的,第三種是組織題的升級版,側重於意義分析。

(1)、人際關係處理模擬。答題思路跟一般的人際題沒什麼區別,關鍵是要從書面化轉到口語化,增強感情色彩。

(2)、應急事件處理模擬。跟一般的應急題思路差不多,也是要注重口語化和感情色彩。

(3)組織活動開場或結束模擬。這種就有比較套路化的遞進邏輯:①問候、感謝;②闡明意義;③要求和展望;④邀請、再次感謝。

4、演講類。面試題中最高難度的題,不光要有思路,還要有流利的表達和抑揚頓挫的聲音。大家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就是,你不行,人家也不行,就算再不流利,再沒有感覺,一定要堅持答完,答不完你就死了。演講類裡邊最難的是抽象概念主題演講,比如“創新、奉獻、團結、和諧。。。”等,其實這種題的思路跟名言警句綜合分析題是沒什麼區別的,我重點講一下思路,順便也算是把綜合分析題裡面較難的言辭分析(名言警句、哲理小故事、效用原理)這一點給補上。

(1)、遞進邏輯:①抽象出主旨、定性表態;②舉例論證;③聯繫實際。這裡的遞進邏輯不像社會現象積極類那樣(好到更好),因為肯定是好的,一直好,所以重點是聯繫實際。這裡的舉例需要平時素材積累,實在想不出,可以直接跳過,直接聯繫實際。

(2)、主體分析法:主要用於聯繫實際,可以先從個人崗位或單位,再到企業,最後到政府。不一定要全講,想到多少講多少。

(3)、演講開頭可以扯點廢話,把稱呼、感謝、主題先扯一下。接下來就是言辭分析類綜合題的套路了,但要記住千萬不要用“我有以下幾點看法123了”,措辭上需要轉化。另外,感情色彩上加強點,還可以壯膽的。

=========================================================

第三篇:注意事項

(一)、關鍵之關鍵:用簡潔的話把三到四個點說清楚!看似簡單,其實蘊含了兩層前提:一是這三四個點的邏輯要清晰,有種層層遞進或至少是並列的關係;二是措辭簡潔要求抓關鍵詞的能力要很強,簡潔是口才上乘的表現,能夠不停地用長句繞的同學最多隻是中等水平。

(二)、氣場和眼神交流不是裝出來的。有些培訓機構生硬的要求眼神交流,但其實效果幾乎沒有的,考官10秒就可以看透你的心肝脾肺腎,裝不出來的。這些都是建立在清晰的思維和流暢的表達基礎上的,平時多注重提升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只有在這樣的自信帶動下,不自覺的氣場和眼神交流才會顯得自然和生動。

(三)、切忌冗長。無論是哪種題型,除非你能出來完美的申論式答案和流利表達的支撐,其它一概從簡!尤其是組織題,有些同學思路很發散能想到的細節超多,但事無鉅細面面俱到,造成的後果就是把你辦事的主要環節、流程和答題結構給弱化和模糊了,考官睡著了!

(四)、慎用名言警句。這個東西本來是好的,但要用得合時宜,如果你回答嗑嗑巴巴,思維很亂,突然蹦出一句很NB的句子,考官什麼感覺?鮮花插在牛糞上,會起到反襯效果的。而且一般的名言警句都是起裝飾性作用的,只有極少數句子能恰到好處地論證你的觀點,所以個人建議一句都不要用。

(五)、調節好心理狀態。這個很重要,快輪到你的時候,儘量與引導員聊天淡化緊張的情緒,不要再想什麼技巧和要點的,你平時積累的那些東西,足夠讓你發揮的了,思維有應急機制,一般積累得差不多的人,考場上適度緊張都會超常發揮的。

=========================================================

硬核面試經驗,精闢剖析面試遇到的各種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