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茹:做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传播者

李亚茹:做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传播者

李亚茹积极策划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

李亚茹:做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传播者

为丰富博物馆展陈,李亚茹查阅了大量资料

为保护文物,她曾遭到谩骂威胁,但绝不退缩;面对馆藏文物寥寥无几的“薄家底”,她积极联系,成功征集到871件(套)科举文物;为了做好文物布展工作,她多次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兰州贡院、休宁县状元博物馆等地拜访学习;她在基层博物馆一干就是30年,痴心不言悔……

她,就是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馆长李亚茹。

清理租户 确保文物安全

1969年8月,李亚茹出生在陕西蒲城县,1988年参加工作,4年后加入文博队伍来到蒲城县博物馆,2005年担任副馆长,从2011年至今,一直是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馆长。她还是民盟蒲城总支科教文卫委员,蒲城县十四届政协委员。

蒲城县清代考院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当时由于小考都要搭考棚,费时费力极为不便,县令和邑绅为了方便童生考试而商议建造了这座考院。考院坐北朝南,建构严谨,布局合理,院内木刻、石刻、砖雕技艺精湛,栩栩如生,现存主体建筑有门厅、考舍、伦秀堂、浴室院、官厅等70余间,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童生考试场所。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是在蒲城县清代考院遗存上建立起来的,是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李亚茹刚刚担任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馆长时,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房屋、寥寥无几的馆藏文物、破旧不堪的基础设施,以及30多名长期租住在考院内的社会人员。租住者在考院内生火做饭,大门口也被当做会客厅……这不仅对文物古建带来安全隐患,也损害了博物馆形象,给日常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更对游客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当时这座陕西唯一的考院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仅几千人次,门票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

面对困难,李亚茹没有迟疑,要想保护考院,就要弄明白租户长期租住的根由。经多方了解得知:一部分租户是县里城建改造的拆迁户,本来只是被临时安置在考院的,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固定住所一直悬而未决;另一部分是有租赁合同的经营商户,虽然合同已过有效期限,但是依然拒不搬迁。理清头绪后,李亚茹建议县里有关部门对拆迁户进行合理安置,又联系信访局和城建部门,给拆迁户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合理应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对个别拆迁户和商户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谩骂、威胁,她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矛盾冲突。历经五个寒暑,终于在2016年元旦前将这批长期租住在考院的社会人员分三批安置并搬离考院。

文物安全重于泰山!在李亚茹心中,这根弦绷得很紧。从接过考院博物馆馆长的重担开始,她积极申报,争取资金,对考院进行抢救性保护与维修。在这过程中,她深感国家和文物部门领导对文物工作的保护及重视,更加坚定了她为考院发展倾尽全力的信心。

征集文物 丰富展陈内容

“一件文物就是一段历史,每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只有保护好文物及其历史环境,才能实现文物的价值,才能将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从2012年开始,李亚茹便着手文物征集和考院博物馆布展工作。

在多次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兰州贡院、休宁县状元博物馆等地拜访学习后,结合考院博物馆馆藏文物寥寥无几的现实情况,李亚茹决定将征集文物、充实考院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李亚茹结识了民间收藏家王必成,得知他收藏了大量科举文物后,她积极运作,多次与县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协调征集费用、文物名单等相关事宜,终于在2017年成功征集到王必成收藏的科举文物。李亚茹和考院工作人员对这批文物进行拣选,分为四大种类,其中科举试卷574件(套)、科举教材119件(套)、科举实物148件(套)、科举夹带30件(套),共计871件(套)。这批科举考试文物来自全国90多个书院的考卷和实物资料,年代主要为明清和民国时期,其中涉及了清代名人张之洞殿试策、洪永勋殿试卷、李慎五殿试卷等,极大丰富了考院博物馆藏品内容,对展示明清和民国时期的陕西乃至全国科举考试制度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为了更形象地展现考院博物馆科举文化的主题,李亚茹相继聘请本土画家高起胜历时半年创作出大型科举考试情景画“武试场边”;民俗画家王一雯创作了“赶考图”;联系非遗传承人“泥人张”,制作考生赶考人物故事泥塑共165人10组场景,形象地展示了科举考试从赶考途中、查明验身、榜上有名、壮游泮水等过程。目前,考院博物馆陈列展示内容日渐丰富,通过文物陈列、情景再现、图文并茂、多媒体放映等形式展示考院的历史和科举文化的深刻内涵,受到观众青睐。

开展公众教育 让文物活起来

看着考院博物馆从观众稀疏到人气提升,李亚茹给自己定下了“南有江南贡院,北有蒲城考院”的新目标。她组织馆内工作人员策划以“探秘千年科举,传承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内容包括:“着古装,游考院”,参与活动的学生们身着古装,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科举考试现场,体验古代读书人的艰辛;“学科举,感历史”,让学生们在寓教于乐中了解传统,感受历史带来的文化自信;“强体能,练射箭”,让学生们体验武科考试射箭,增强体能,报效祖国;“承传统,打拓片”非遗活动,让学生们在趣味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李亚茹还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红拳走进考院,与科举考试活动相互交融,实现了“文武双全”的体验方式,也是文旅结合的鲜活体现。考院的多项公众教育项目吸引了周边地区20多万名学生参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不仅如此,李亚茹还诚邀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专家来馆指导,并举办了“举子之梦”为主题的“科举文物精品展”,分为“举子摇篮”“举子战场”“举子荣耀”三个板块,2019年元旦与观众见面后,获得赞誉。

李亚茹和考院工作人员不断推陈出新,精心策划了立意鲜明、主题积极向上的“我是网红”系列活动,涵盖了“我就是网红”“我就是书法家”“我就是画家”“我就是摄影家”“我就是作家”等。借助抖音、快手、火山视频、西瓜视频等热门APP吸引公众。量身定制的特色亲子游、体验游也颇受年轻家庭的喜爱。另外,李亚茹及其团队自主研发的文房四宝、状元策礼盒、逢考必过生态包、十二生肖木拓等四大类百余种文创产品也成为考院的一大文化亮点。

不忘初心 做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付出总有回报!如今,在李亚茹的带领下考院博物馆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馆藏文物极其丰富,层出不穷的参观内容使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屡获殊荣,2015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级景区,2018年被渭南市文物旅游局授予“首批优质旅游示范景区”,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续多年被县文物旅游局授予“先进单位”。2019年该馆全年综合收入达到50万元,参观人数达13万人次,举办特色社教活动3000余场次。李亚茹设计编辑的“十三个半举人”卡通动画片获得陕西首届动漫游戏大赛优秀奖,策划的“探秘千年科举、传承历史文化”课程获得陕西“首届博物馆教育项目优秀案例二等奖”。她根据考院特色在各节假日举办的社教活动都取得了成功,获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李亚茹在基层博物馆一干就是30年,如今的考院博物馆知名度提高了,各类展览相继推出,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成为网红打卡地,面对这些成绩,朴实的李亚茹无限感慨地说:“文物是老祖先留下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好文物、守护好博物馆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对文博事业不变的挚爱和追求。”做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已经成为李亚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用全身心的付出,继续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三秦都市报 记者 赵争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