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把刘姥姥比作“母蝗虫”,薛宝钗的解读为何更刻薄?

邵嘉楠


劝女人别仗着生有儿子就想当女王,薛宝钗偏不信呗!刘姥姥前世的儿子变成了今生的女婿,就对刘姥姥不好了,前世是刘姥姥儿子的女婿刘姥姥像当女王,所以呀说她是母蝗虫


好好爱自己3285


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文字高手,她们都具有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特殊本领。

如林黛玉的《桃花行》,薛宝钗的《螃蟹咏》等无不是借助自然界的事物来体现人世的一种情感或现象。林黛玉把刘姥姥比作“母蝗虫"就是这样。

第四十二回,刘姥姥在大观园牺牲个人形象,娱乐了老太太,太太,以及荣国府里的媳妇姑娘主子丫头们后,功成身退,却留下了个麻烦给惜春,那就是画大观园的景色,为此,惜春要告一年的假,以致于大观园“诗社没起,就有脱滑的了。”,为此探春怪上了刘姥姥,说"都是刘姥姥的一句话",林黛玉接口便把刘姥姥比作“母蝗虫”:

“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哪一门子的姥姥?只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

林黛玉的一句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薛宝钗也笑着进一步解说:

“……更有颦儿(黛玉)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世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她想的倒快”

林黛玉将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的表现形象地总结为"母蝗虫”,薛宝钗则把林黛玉的总结进行分析升华,两个才女的言行在荣国府众人眼中并无可责之处。

但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对刘姥姥的并无恶意的调侃,许多人却认为两个人很刻薄,其实这是一种认知角度的问题。

读者因为从书中贾巧姐的判词判曲,以及脂砚斋批语,已经预知刘姥姥以后将会知恩报恩,在贾府被抄之后,对王熙凤的女儿贾巧姐具有救助收留之功。因此,无形中对刘姥姥具有一种敬佩,尊重之意,拔高了刘姥姥的形象,也相应的忽略了刘姥姥身上的一种为人所应鄙弃的卑微,谄媚与市侩来。

是的,刘姥姥具有劳动大众的朴实善良,但也不能否认刘姥姥身上的粗俗、市侩与贪婪等。在第二次进荣国府时,是打着报恩的名头去的,可能真的没有想过再打秋风的心思,但当有打秋风的机会时,也并不拒绝。

在大观园中,刘姥姥的谈话内容都是迎合大观园里的主子们,书中这样说的:

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件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

在遭到王熙凤与鸳鸯戏弄时,刘姥姥这一个已经70来岁的老妇积极配合着去娱乐一个六十多岁的贵妇,她的经历确实值得同情,她的豁达也确实值得让人赞叹,但刘姥姥内心未必没有所求,未必没有谄媚。

刘姥姥不是无知的村妇,她早年也曾到王府里与王狗儿父亲连过宗的王夫人有过来往,知道王夫人的品性,当然也知道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她放得下身段,不拉硬屎,以此来求得被接纳被同情,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因为无可厚非,便理所当然的认为所有人都需要去同情、去赞美、去认可。

基于对刘姥姥的敬佩,读者们对林黛玉和薛宝钗以及姑娘们在背后对刘姥姥的调侃不满,认为他们刻薄,浅薄,不善良,没有同情心等,其实是对钗黛等姑娘们不公平的。

一,钗黛都是十四五左右的闺阁女子,本身就不曾经历过人间疾苦,对刘姥姥谄媚以及吃拿要等行为背后的辛酸无奈以及痛苦等的认知不够深刻完全可以理解的。

林黛玉,薛宝钗冠刘姥姥以"母蝗虫"的称号并非是不满刘姥姥在大观园里的种种言行,只是因刘姥姥的一个要一张大观园的画的要求,致使贾惜春为画画而请假的事情不满,并因此而小小的抱怨了一下。这对林黛玉,薛宝钗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件小小的生活插曲而已,并没有想刻薄刘姥姥的意思。

三,刘姥姥在大观园大吃大喝,临走又捎带走了许多东西,这行为与蝗虫过境确有神似之处。

俗话说,日久见人心。姑娘们只见了刘姥姥在大观园大吃大喝的情景,并不知道刘姥姥将来会帮助贾巧姐度过难关之事。所以我们用先知的视角去衡量一个无知的世界,确实有偏颇之处。


萍风竹雨123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写到了林黛玉把刘姥姥比作“母蝗虫”,薛宝钗又进一步说“……更有颦儿(黛玉)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世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指刘姥姥参加的“螃蟹宴”)都画出来了。”黛玉又借着惜春作画的话题再作《携蝗大嚼图》戏谑。这些,与贾母的怜贫惜老,王夫人的解囊相助,鸳鸯平儿的里外打点,包括管家奶奶王熙凤的两次接待救济,虽然她是看贾母的态度和王夫人的口风行事……等等相比,确实显得这些年轻小姐对一个穷苦平民老婆婆的蔑视,尤其背后的嘲讽,多少有些矫情了。

不过评价文学作品的人物言行,不能脱离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现实。林黛玉、薛宝钗首先都是贵族官僚家庭的小姐,虽然知书识礼,但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观念,在灵魂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影响到她们日常的一言一行。连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加上官本位社会风气……出身背景稍高稍好一些的年轻男女,即使有文化并不浅薄的,也未必都能做到平等待人,尤其平等对待老人群体。更别说那些在飞机火车安检等公众场合弄出糗事、烂事的十八线小明星们了!众所周知,还有更不堪的“我是公众人物……”,“我爸是李刚”等等无知无识之举,证明当代社会科技虽然高度发达,但有些当代人的思想、思维层面,并没有比刚脱净体毛的远古人进步多少!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戏谑玩笑言论了!她们不过是举手投足、谈笑风生之际,一种阶层意识的不自觉流露而已。细微处见真情,细节决定成败。《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正好表现在这些细微的情节刻画上,成功地塑造了书中的每一位人物。还有,上述贾母、王夫人,鸳鸯、平儿,王熙凤等对待刘姥姥态度的描述,也让读者能体会到年龄、阶层、“职场身份”(凤姐)的差异。经典名著,需要细细品味,绝不是一遍两遍的读而不思所能深刻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