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西部计划志愿者奉献青春力量的故事

“志”在西部 “愿”吐芳华

——兵团西部计划志愿者奉献青春力量的故事

兵团西部计划志愿者奉献青春力量的故事

乔高翔(左二)在六师五家渠市团委举办的民族团结手拉手冬令营活动,与参加冬令营的小朋友一起活动(资料图

兵团西部计划志愿者奉献青春力量的故事

李亚楠(左一)在绘画课上教小朋友如何搭配色彩(资料图片)。徐彤彤 摄


兵团西部计划志愿者奉献青春力量的故事

薛文文(左)在参加春季全民绿化植树义务劳动(资料图片)。徐彤彤 摄

在志愿服务中书写精彩青春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这是西部计划志愿者宣传的口号,也是我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初心。”4月25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团委志愿者乔高翔说。

2018年7月,乔高翔怀揣对兵团的向往与期待,来到六师五家渠市,他和其他志愿者一同驻足六师将军纪念馆,感受老一代军垦人那段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我看着几代兵团人就像天山雪松、大漠胡杨那样,根植于新疆大地,守护着西北边陲,深受感动。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信念,要像老一辈兵团人一样努力奋斗,甘于奉献。”

“近两年的时间,我亲眼见证了无数志愿者将自己的满腔热忱挥洒在兵团。我觉得志愿者的可爱、可信、可贵、可为,就是兵团这片土地上从未停歇的青春力量。”乔高翔微笑着说。

2019年的“五四”青年节是乔高翔度过的最难忘的一次青年节。2019年5月1日至4日,恰逢五家渠市郁金香旅游节,师市团委安排志愿者前往景区进行志愿服务。4天的时间,志愿者们为游客提供安全检查、秩序维护、咨询引导、卫生保洁等志愿服务。“我看到60多名志愿者在景区里忙前忙后,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就像阳光下的郁金香一样绽放了各自的青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服务的意义。”

乔高翔说山里的学校需要老师,西部地区需要人才,能够被需要,他觉得自己很自豪。

乔高翔,只是西部计划志愿者中普通的一员。

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四部委联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7年来,共有27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了西部计划,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们通过1至3年的志愿服务,了解了基层,爱上了西部,甚至选择扎根基层。

带着理想西行

这是一项集实践育人、就业促进、人才流动和助力扶贫为一体的大工程。

西部计划,这个可以提供到西部基层就业实践机会的平台,每年让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志愿者从中东部流向西部地区,最终实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西部地区的发展。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这都是一项双赢或是多赢的工作。

几乎每一个西部计划志愿者都可以实现这种多赢,他们志愿放弃优渥的生活,放弃城市的工作,换来的是丰富的人生阅历、自身的成长和西部服务地哪怕些微的改变。

“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我很荣幸,也很骄傲。志愿服务的经历是我一生难得的珍贵回忆。”4月25日,四十七团昆仑幼儿园西部计划志愿者李亚楠说。

2019年,大学毕业的李亚楠报名参加西部计划,成为一名志愿者,踏上兵团的土地。从烟台到和田,那是一段从东到西、跨越整个中国的旅行。

“那是一次不太友好的见面,从小生活在海边的我被巨大的沙尘抱了个满怀。漫天黄沙是我对和田的第一印象。但是我和同伴们依然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李亚楠说。

得知自己要在幼儿园志愿服务,李亚楠忧心忡忡:那么小的小朋友我要教给他们什么呢?我能照顾好他们吗?在许许多多的担心中,李亚楠如期迎来了开学。

“当时安排我带中班的小朋友,他们基本在三到四岁之间。第一次见到他们,看到他们卷卷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圆圆的小脸……我觉得像是看见了一群洋娃娃。”李亚楠笑着回忆说,“当我看见他们好奇又纯真的目光时,我忽然意识到:我就应该来这个地方,陪着他们一同成长。”

开学第一课,李亚楠教小朋友们“自我介绍”,她笑着说,现在回想起来那可真是一场“灾难”。“大部分的小朋友什么都听不懂,我说什么都没人理我。那一瞬间,疲惫涌上心头。”李亚楠很无奈,李亚楠开始恶补幼儿园的教学技巧,主动摸索让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学得开心的方式方法,努力做幼儿园最受欢迎的“孩子王”。

从写教案到学游戏,李亚楠认真准备每一次教学,努力对待志愿服务的每一天。她在自己的日记中记录着:

我和孩子们的关系越来越近。他们会送我路边采的小花,说“李老师,这个花很漂亮,我想送给你”;在园内遇见我时,会忽然从口袋里掏出小橘子给我,然后马上害羞地跑开;放学等爸爸妈妈来接时,会温柔地给我扎小辫子;在我要回家时,会拉着我的手恋恋不舍地说“老师,不要走”……每天都会被小小的温暖包围。

做点亮西部的一束微光

2019年兵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在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举行。在出征仪式上,来自29个省份的1808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共同庄重宣誓。在志愿服务期间,他们围绕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三农”、基层社会管理、基层青年工作等方面开展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西部计划志愿者是一个带着些许理想主义情怀的群体。这种情怀,有的是想去基层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是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对边疆风土人情的好奇和向往。

2018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焦晓婵属于前者。

“我喜欢夏天晚上十时不落的太阳,喜欢少数民族特色美食,更喜欢豪爽耿直、待人友善的兵团人。”4月26日,焦晓婵望着办公室窗外吐芽的树木,微笑着说。

2018年夏天,怀着憧憬与忐忑,焦晓婵乘着从山西开往新疆的火车,来到了六师五家渠市。“这是我迄今为止,用双脚丈量过最远的地方。”焦晓婵说。

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焦晓婵首先被安排在十二师大黄山社区服务,成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那是一个坐落于离市区90公里的‘小镇’,没有商场,没有电影院,像是在世外桃源。”焦晓婵说。

在基层工作,入户排查走访是一项重要任务。焦晓婵仔细记下每次入户走访时居民反映的问题,努力化解。“解决过一两次问题之后,居民们都反应我的服务态度很好,主任和同事们也不断鼓励我,让我越来越有信心做好服务工作。”焦晓婵说,“后来,我又参与了辖区内退役军人士兵登记造册、扶贫帮困、残疾人慰问、信息采集等工作,逐渐能独立处理一些工作,我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

2018年冬天,焦晓婵她和同事去平房区入户排查,房屋里的景象让她至今难忘。“那天特别冷,那户人家住在土坯房里,地上就放一个火盆烧火,地面就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黄土地,床上铺着薄薄的被褥。”焦晓婵说,“我从没想过还会有人过着如此一贫如洗的生活,看着母子俩局促紧张的表情,我心里非常难受。很庆幸做了扶贫工作,让我有机会可以帮助他们。”

2019年,焦晓婵被调整到十二师团委工作,得益于之前在基层的锻炼,焦晓婵可以熟练地配合主任的工作,做好办公室的收发文件、文档归档、打印复印、办公用品购置等日常事务。为了尽快弥补业务技能,用最快的时间进入新角色,她说:“我生活得很充实。我做的这些工作看上去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是一个逐步适应工作环境、把握总体环境的过程,更是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在基层展现青春风采

这是一份能够触动大学生心灵的事业,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着他们的价值观。

在与西部计划志愿者接触的过程中,常常会听到他们说起在西部服务的快乐。“那是一种被需要的快乐,被尊重的快乐,被关心的快乐。”

2019年,薛文文从石河子大学毕业。大学四年时光,西部计划志愿者薛文文对石城充满了感情。“我觉得年轻就要留在基层多做一些事,磨炼意志,锻炼能力。”带着这样的想法,薛文文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他被安排在八师石河子市红山街道办事处参加志愿服务。

1月24日,薛文文回到乌鲁木齐的家中准备与家人一同欢度春节。“看到电视上播放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我作为一名服务于基层单位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有必要尽快赶回岗位服务基层。”薛文文说。农历大年初二中午,薛文文就踏上了返回石河子的列车,投身街道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中。

在社区防疫的46天里,薛文文早出晚归,挨家挨户入户摸排,及时报告,按时落实隔离和解除要求;做好社会面管控;在小区外围修复破损绿网,卡点值班,做好小区封控;给小区老年居民买药送菜,为居民送水……同时,薛文文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为红山街道11个社区发放了180条宣传横幅,在室外发放了1吨散装84消毒液。

3月初的一天,薛文文在疫情防控卡点值班,天上下起了雨夹雪,为了检查进出行人身份,测量出行人体温,薛文文顶着风雨坚守在帐篷外面,头上、肩上很快落满了雪花。一个撑着伞的身影从远处走来,递给薛文文一把伞:“小伙子,别淋感冒了。你们在风雪中站了一个多月,为我们挡住了病毒,你们辛苦了。”接过伞,薛文文的心里感到阵阵温暖。“当时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自己的付出被别人记在心上了。”薛文文感动地说,“那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基层工作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基层志愿服务8个月间,薛文文主动参与了创城工作、爱国卫生运动、物业管理、散煤燃烧治理、大学生户籍保留奖励、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城市管理等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志愿者活动,在工作中历练自我品格、提升了自我能力。(兵团日报记者徐彤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