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图鉴:在北京买了房,能更容易地获得爱情么?


女子图鉴:在北京买了房,能更容易地获得爱情么?


她大学毕业那年,决定留在这座城市,投简历找工作。用人单位解决不了户口问题,她不在乎。在她当时的那个年纪里,正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与自信,自诩绝不能让自己的人生被户口所羁绊。

她的母亲是个明白人,眼见着唯一的女儿正准备在北方这座国际大都市生机勃勃地扎根发展,于是把原本准备为女儿在家乡城市买房的存款取出来,在女儿临行前,郑重地交给了她。

她低头望着母亲递过来的存折,那上面的一串数字,刺的她眼睛生生地疼。她知道,那个数字差不多已经是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了。

她的家庭虽然不属于大富大贵之家,但在家乡的这座小城里也总算称的上是小富即安。可是,她心里很清楚那座北方一线城市的房价。在那座城市里买房,是她这个年龄阶段根本不敢奢望的。

似乎看出了她心底的犹豫,母亲开了口:

“这笔钱,本来就是我和你爸给你准备的嫁妆钱。现在你既然已经决定不回家乡发展,我们老两口拿着这钱也没多大用处,倒不如给你买房。只不过,这笔钱只够首付。接下来你要学着规划好自己每个月的收入,要靠自己的能力还贷款了。“

就这样,她开始利用周末的时间约着中介到处看房。市中心的二手房价高的离谱,太过偏远的邻省郊区上班交通又过于不便。她没有户口,由于限购政策的存在,她在这座城市里根本买不了住宅。看来看去,她最终看中了五环边上的一处单身公寓。

房间面积并不大,不到50平米,开间加厨卫,住她一个人,绰绰有余。尽管距离她上班的地方有些远,但临近地铁站,交通便利,小区绿化又好,难得一处清静之地。

原业主是个大她几岁的本地女孩,准备移民嫁人。签过户合同那天,她见到了业主女孩和她未来的老公。女孩看起来明亮且快乐,轻轻依偎在未婚夫高大的肩头,笑起来勾起两个浅浅的酒窝。

她看着眼前的这对璧人,不禁心下一动:

什么时候她也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那个人,借给她一个能够依靠的肩膀?

办完了过户手续,她在这座城市里也算成了有房一族,尽管她也同时负担上了3500元的月供。她算过一笔账,如果没有这套房子,她每个月一样要拿出这么多钱来花销到房租上。这样想来,她倒是更加佩服母亲的远见。

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重新装修了房子。墙面刷成了她喜欢的明亮色,又从宜家挑选了她心仪的家具。新居落成后,她跪在地上用抹布一点点擦着地板,又在落地窗前摆满了绿萝和多肉。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生命在热烈地绽放,她打心里欢喜。

第一顿开灶,新家终于有了烟火气,邀请了朋友来家小坐。同龄毕业的女孩子不理解她为什么要买房,嚷嚷着以后选老公肯定要选有房的。她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有她自己才真正明白,这套公寓于她而言,意味着什么。

有了自己的栖身之所,她感觉在这座城市里再也不是漂泊无依的灵魂。无论在外面如何觥筹交错,回到家,再疲惫的身心也会沉静下来。

独居在这座单身公寓里,她是待字闺中的女儿,就像戴着一只尾戒,向众人宣示着自己未婚单身。

她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平淡地发展下去,直到那个男人重新闯入了她的生活。


她与林乔的重逢,是在一次高中同学的校友聚会上。

当年从他们那座小城考学到这座大都市的人本就不多,毕业后留下来发展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她与林乔,便是其中的两个。

林乔是她的学长,高她一届。当年也曾是校园的风云人物,以本市状元的成绩进入那所中国学子梦寐以求的一流学府,一时间传为他们那座南方小城重点高中的佳话。

林乔知道她暗恋自己,事实上,差不多半个学校都知道她暗恋林乔。同在校学生会共事,一个学生会主席,一个秘书部部长,很容易摩擦出青春的火花。只是林乔没有任何表态,直至高三毕业成功拿到B大的录取通知书,然后甩给了她一个潇洒的背影。

整整高三一年,她在堆积如山的书本和望不到头的题海中苦苦挣扎。她辞去了校学生会秘书部长的职务,一心一意钻研模拟试题。她极度偏科,数学成绩一直是她的短板。但是她心里很清楚,如果要考到和林乔同一所学校,她必须要在一年时间内,把自己的短板补齐。

没有人知道她那一年是怎么熬过来的。最难过的时候,是她晚自习奋笔疾书一道解析几何题的时候胃病犯了,她疼的趴在桌子,手机屏幕不经意间扫过林乔的校内网主页,看到林乔刚刚更新的一张照片。图片上,林乔搂着一个年轻靓丽的长发高挑女子,两个人正对着镜头笑靥如花。

那一刻,她仿佛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这是一场有关爱情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她还未来得及宣誓主权,便已经默默地败下阵来。

那一晚,她趴在桌子上哭了好久,泪水打湿了厚厚的数学试卷。所有人都以为她是因为胃疼,所以才会哭的那么伤心。

后来,她如愿考到了林乔所在的城市,只不过没有和林乔同校。

初来到这座城市,她嗅着空气中扬起的粉尘味儿,感受着这座北方城市八月的热浪将她紧紧包裹。她不明白林乔作为一个南方人,为什么偏偏喜欢这座北方的城市。在她看来,她更喜欢那座南国的滨海之都,那座在上个世纪就喊出“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学校,才是她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

大学四年,日子如水般平淡滑过。

她的学校与林乔的学校之间隔着大半个城市,但是他们始终没有相见。校友圈的社交网络没有秘密,林乔知道她与他就在同一座城市,但却始终没有主动提出来与她约见。

于是在最美好的时光里,她固守着自己心底的倔强,与学业为伴。

直到与林乔的再度相见,他与她都褪去了青春的羞涩。校友聚会那天,她穿着一套修身的小黑裙,画着精致的淡妆,恰到好处的齐肩长发,笑意盈盈地坐在角落里。

她捕捉到林乔望向她的目光,那目光里分明有惊艳的火花。

林乔向她走来:

“好久不见!”

他在她面前站定,向她微微举杯示意。她亦起身,举起手里的红酒,和他的酒杯轻轻相碰。

“好久不见!”她说。

一切看似没有悬念地,她与林乔确立了恋人关系。

虽然林乔高她一届,但是林乔本科毕业之后继续保送读研,而她则本科一毕业便开始工作。她与林乔确立关系的这一年,她已经算得上是有着两年工作经验的职场熟手,而林乔却刚刚拿到B大的法学硕士学位,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

她心里很明白,在这段感情中,她注定是付出更多的那一方。

尽管林乔的头上顶着名校毕业生的光环,但是这座城市依然还太过现实和功利。对于林乔这样没背景没资源的外地毕业生,若想要在这座城市扎根,他还需要走太长的一段路。

她知道林乔在大学时代曾经交往过一个女孩。女孩是本地人,本科毕业那年去了英国以后便和林乔断了联系。她和林乔确立关系之后,林乔对他上一段感情只字不提,她亦没有追问。

有些事,不需要说的太透;给对方留有面子,便是给自己留有余地。这就是成年人的社会生存法则。

她身边的朋友替她感到有些不值。不管是家庭、才貌,还是学历、收入,她丝毫不逊色于林乔。每次约会,她顾及到林乔还在实习阶段收入有限,要么AA制要么在林乔买单之后悄悄把现金塞给林乔。

尽管也有年长的朋友旁敲侧击地提醒过她,婚姻是一辈子的事,选择对象一定要慎重,并时不时地给她介绍一些条件还不错的男孩子,都被她婉拒。

我要嫁给爱情。

她坚持着自己心中的这个信念,从不动摇。

在与林乔确立关系后的第五个月,她专门配了一副自己公寓的钥匙交给了林乔。我的家就是你的家,她对林乔说,以后你可以自由出入这个房子。

是的,她想让林乔在这个城市,找到家的温暖和归宿。


新一年的春节刚过完,这座城市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房市限购令,彻底打碎了在这里打拼的年轻人的买房梦。

有人说,在这座城市里拥有一套房子,和没房的彻底拉开了两个阶级。

而她的心情,也开始跟随着日益飙涨的房价上下波动。眼看着自己就快要迈入30岁的门槛,她的母亲也开始有意无意地提醒她该把婚姻大事抓紧一些了。

她曾经和林乔提起过结婚的事,林乔没有过多地表态,只是说自己的事业才刚刚起步,结婚需要一定的基础。

她对林乔的这种回应态度感到一丝失落。她知道林乔是在回避“房子”的话题。虽然林乔现在工作的这家律所已经成功地解决了他的户口问题,他们终于可以不用熬过五年的社保期满便可以在这座城市里选购住宅。只不过林家的经济条件与她家相比,仍属逊色。

林乔在家中并非独子,他还有一个弟弟,正在读高中,自然不可能像她家一样,倾父母全力帮助她。

两个孩子的家庭,总得需要寻求一个平衡;更何况,中国的父母,心理上总是会对幼子多一些偏颇。

但是,终身大事终究要摊到台面上说清楚。在她父母的出面主张下,林家父母终于作出让步,答应出资40万给林乔,供他出婚房的首付款;而她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再张口找自己父母要钱买房,不过总算工作了这些年,省吃俭用自己手头也攒下了20万的存款。两个人的钱凑起来再加上部分来自家中亲戚好友的借款,差不都算是凑够了在这座城市南郊购买一套小户型住宅的首付。

她终究没有答应林乔要她卖掉自己现在这套公寓的要求,这是她在这段感情中唯一坚持己见的一件事。无论多么艰难,只要属于自己的这套公寓还在,她在这座城市里再苦再累,始终也是有根的。

解决了首付款的问题,她拉着林乔利用休息日的时间去南郊看房。自年初这座城市的房价迎来新一轮大涨,各路地产开发商纷纷在南郊开新盘。选来选去,她最终看中了一套60平米的两居室。她盘算着,虽然面积小一些,但是只要安置妥当,也是可以把空间合理规划利用起来的。主居室可以用作她和林乔的卧室,次居室可以暂时充当书房,也可以在婚后供两家的父母小住;日后有了宝宝,也可以改造成婴儿房。

虽然这处新楼盘尚属期房且地处城市边缘,但是热情的售楼小姐向他们介绍这里不久之后即刻便可开通地铁,况且南郊的第二机场马上就要落成,到时候这块地价还会继续升值。她听着心动不已,扭头征求林乔的意见,却见林乔脸上的表情恹恹,她到嘴边的话语戛然而止。

返程的地铁上,两个人各怀心事,默不开口。她在心里盘算着,如果拿下刚刚看上的那套房子,就算动用她和林乔两个人的住房公积金申请贷款,他们每个月还需要承担起一万八千元的房贷。如果她和林乔平分这笔房贷,加上她自己眼下还有公寓的月供没有还清,那么她每月就要总共负担起一万两千五的还贷金额。尽管已经工作了有些年头,但是这个数字对于她来讲,还是有些压力的。她咬着牙默默地想,是时候该考虑突破一下自己事业的发展瓶颈了。

从南郊看完房子归来的一个星期里,林乔都没怎么主动和她联系,而她也开始忙着寻求主业之外拓展副业的机会。她开始尝试着给网络媒体平台供稿,不管怎么说,她是传媒专业科班出身,中文功底扎实,再加上这两年网络自媒体异军突起,发展规模和阅读群体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纸媒行业。她看中这个大趋势,于是利用平时工作时积攒下来的人脉,开始慢慢接触这一新的领域。

那天是周五,下班时她仍然像往常一样加班到晚上八点多,赶出了一份稿件。想要回家的时候却天降大雨,她的胃每到气温骤变时便开始痉挛。

她强忍着胃痛拨通了林乔的电话,电话那边人声鼎沸,林乔在电话里根本不等她把话说完便匆匆一句:

“今天大学同学过生日,不能过去接你了,你自己叫个车回家吧。”

说完,只留给她一长串“嘟嘟嘟”的电话忙音。

她举着手机,呆呆地望着被雨幕淋得有些模糊的落地窗外东三环的夜景,渐渐有些鼻子发酸。但想来想去,她终于强迫说服自己要理解林乔。林乔的律师事业刚刚起步,他需要这些应酬,需要拓宽自己的人脉资源。

她挣扎地叫了辆专车让司机把她送回了自己位于五环外的公寓。回到家,哆嗦着煮了一杯红糖姜茶,一边捧着杯子小口酌着一边靠在床头用手机翻着朋友圈的新鲜事,强迫分散自己对于胃疼的关注力。

突然,她的手指停在朋友圈的一条状态上。那是一个她和林乔共同的微信好友,当年和林乔一同从他们高中考上了B大。

那个朋友在朋友圈PO出了一组图片,并配上一段文字:

“当年的B大女神终于回归我大天朝!看来大英帝国的炸鱼薯条究竟还是拯救不了女神的胃!祝女神生日快乐,哈哈!”

她点开那组照片,尽管生日趴的现场光线昏暗,但是她仍然凭借依稀仅存的记忆认出了照片当中那个被众星捧月般的女子,正是当年出现在林乔校内网照片上的那个女孩。

她心里猛地一抽,又连续点开后面的几张图片,果然也找到了林乔。林乔和那女子被众人推拥在了一起,两个人在镜头前笑得异常灿烂。那样的笑容,是林乔从未在她面前展现过的。

她的胃突然之间疼得更厉害了。那一年高三晚自习她趴在课桌上独自哭泣的情形仿若如昨。她强迫自己不要过于神经敏感,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昔日老同学叙旧,而且她也相信林乔是个做事有分寸的人。

不愿再去胡思乱想,她丢下手机倒头便睡,一夜泪水涟涟沾湿枕巾。第二日醒来她本能地去找手机,林乔并没有发过来信息询问她的胃痛好些了没有。他的朋友圈空空如也,没有一丝一毫关于昨晚聚会的状态。

只是这种失落的情绪在这个周末的下午伴随着林乔主动打来的电话而让她的精神重新振奋。林乔在电话里告诉她,他想尽快在这座城市里买房,让她也提早把资金准备一下。

她诧异于林乔这种态度的转变之快,只是想到她马上便能和林乔在这座城市里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她满心的兴奋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令她并没有多想,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和楼盘售楼处的联系人提前约好了时间,她和林乔分别从这个城市的不同方位赶往南郊。售楼小姐告诉他们,只需要先签订一份认购合同再交三万元的定金,便可以先把房源占住,后续的首付款可以在未来三个月内分期缴清。她觉得房地产商的这个政策简直太人性化了,这样一来她和林乔的经济压力也暂缓了不少。

她接过售楼小姐递过来的认购合同,正准备提笔签字,一旁的林乔伸手拦住了她。

她望着林乔,看着他吞吞吐吐地将意思表达完整。因为购房首付款林家出大头,所以林家父母不同意这套房子的房产证上写她的名字,反而执意要在房本上写林乔和林家父母的名字。为了对她做出补偿,日后婚礼宴请的花销费用林家可以全部承担。她并不傻,这样一来她自己先前凑出的那20万,就莫名其妙地从购房款变相成为了婚礼筹备金。

她听着林乔把林家父母的意思转达给她,感觉到自己握笔的手在微微颤抖。眼前的售楼小姐大概也见多了这种写名字时意见不统一的情景,一言不发,只是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端坐在她面前等待着她的决定。

她虽然不像林乔那样是学法律出身,但是最基本的婚姻法内容她还是知道的。她嗓音有些沙哑地问林乔,这套房子如果只写林乔和他父母的名字,那么结婚以后每个月的房贷是他林乔一个人来还,还是要她和林乔一起还?

林乔套拉着脑袋一言不语,良久才诺诺地说,你知道我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如果让我一个人还贷款,刚开始几年我的压力会非常大。

她几乎强忍着夺眶而出的眼泪继续问他,你是学法律的,你很清楚这套房子一旦写上你父母的名字,也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你弟弟的一份。我辛辛苦苦写稿赚钱还房贷,这套房子却和我没有一点儿关系,你觉得这样的安排对于我来说公平吗?

听了她这句话,林乔猛地抬起头,忍不住提高分贝对她道,往后都是一家人了还讲什么公平不公平?我爸妈不容易,供完我读书还要供我弟,攒下这点儿钱不容易,他们老俩口无非也是为了这个家着想。你想这么多干什么?!

那一刻她望着林乔那张情绪激动的脸,内心突然涌出一丝奇怪的想法:她竟然有些后悔爱了林乔这么多年。

这件事她终究没敢独自做决定。她借口去洗手间给母亲去了一个电话,再也忍不住满腹的委屈,一边啜泣着一边把刚才发生的一切讲给母亲。

母亲在电话那头沉默良久,才幽幽叹了口气,反问她:

“女儿,你已经想好要和林乔过一辈子了么?也许,他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爱你!

母亲的话令她心里一沉。

那天下午,他们终究还是放弃了缴付认购款。林乔坚持要他的父母赶来在合同上签名,而她也需要时间好好梳理一下她和林乔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然而,这段时间并没有让她等待太久。一个星期之后的某一天,当她偶然在自己公寓的衣橱角落里发现一件女式蕾丝文胸时,所有该面对和不该面对的一切便这样公然摊开到她和林乔的面前。

因为那件蕾丝文胸不是她的。


她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林乔,终于意识到,眼前的这个男人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摆在她与他面前的,是一出最为讽刺和不堪的狗血桥段。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她诧异自己居然还能保持如此的冷静。也许早就有预感,也许潜意识里早已对这段关系有了一个模糊的判断。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刚刚发现真相的刹那间,她心里确实有种想要拿刀杀人的冲动。

林乔喏喏地开了口:“就是你去上海出差的那个晚上......”

这一刻,她对眼前这个男人的爱终于彻底死了;而她自欺欺人这么多年让自己沉浸在那样一段纯真的梦境中,事到如今也终于梦醒了。

没有哭天抢地,没有满心愤懑,她对着眼前这个已经形同陌路的男人开了口:

“把我家里的钥匙留下,把属于你的东西全部拿走,然后,滚!”

她没有再浪费时间听他那些丝毫无意义的解释。她已经在这个男人的身上整整浪费了十年时光,从此以后,她的人生里,不会再留有这个男人的余地。

林乔彻底从这座公寓消失后,她把床单和被褥狠狠地换掉。房间里所有能勾起她回忆的一切,甚至包括曾经成双成对如今孑然一身的抱枕、水杯、牙刷,都被她毫不留情地扔掉。

从伤感到厌恶再到最后的自我救赎,这个过程她用了整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后,她递交了辞职信,跳槽去了一家网络媒体创业公司。她之前所在的杂志社和这家网络平台有过业务上的合作,公司负责人很欣赏她的才华和能力,更佩服她做事吃苦耐劳的态度,诚意聘她成为公司的市场部总监,外加给她公司的期权。

创业公司的起步阶段都很艰难,但是她并没有把心思花费在如何和老板讨要更多的薪水和股权上。她开始天南海北到处出差,见形形色色的人,拓展各种合作渠道。

也会有身边的朋友劝她何必如此辛苦,给自己一个稳定的生活不好么?她笑了笑,曾经的她也幻想过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但是现实给她上了深刻的一课。她最终明白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只有不断进取的成长和强大独立的内心,才能真正给予女人最终的安全感!

尽管一个月里差不多有二十天的时间辗转奔波在不同的城市之间,但每当她结束旅程回到自己的单身公寓里,她都能让自己周身的疲惫得到彻底的放松。

近两年来,此处地段的房价依然在攀爬上升,不少有意向的中介和购房者找到她,询问她是否打算出手这套公寓,均被她回绝。只要这座城市里还有属于她的一套公寓,她就有底气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有时候,赶上她的女友和老公吵架,也会在大半夜来投奔她。她穿着棉布睡衣,为自己和女友煮上一壶茉莉蜂蜜香茶,然后盘腿缩在宽大舒适的沙发上,听女友控诉着男人的种种不是。第二天醒来,女友的老公登门,千哄万劝地把女友领回家,她便笑意盈盈地恭送二人离去。

回想当年,也正是因为有这套公寓的庇佑,使她的感情世界在遭受千疮百孔之后,最起码还能坚守内心最后的骄傲与尊严,而不至于孤身一人在漆黑的夜里拖着行李箱游荡在这个城市的大街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真是至理名言。

两年后,她所在的公司成功引入资本并顺利完成了两轮融资,手中的股权也随着公司在新三板上挂牌而翻了一翻。

人脉圈里不乏明里暗里追求她的优秀男士,最终,她和一位性格温润、年长几岁的男子走到了一起。

男子的公司同她的公司有过几次业务上的往来,她很欣赏男子做事的能力,也很钦佩他是众多合作者中为数不多拥有契约精神的人。后来接触久了,她获悉男子毕业于那座她心底一直念念不忘的南国最高学府的新闻专业,从业多年仍然坚守着媒体人的底线。

而最终让她沉沦的,是在与对方公司经过三个月的磨合之后,两家公司联手谈下某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区域的独家代理权。成功签下合同的当天,她急着赶往机场,却遇上南国的暴雨天气。他顶风冒雨亲自开车送她到机场,又在她临下车前递给她一份热气腾腾的米粥和一些点心。

“专门给你准备的。之前有一次听你的助理提起你的胃不好,一到天冷就会胃疼。一会儿到了机场休息室,趁热把粥喝了,还有这些糕点,都是很容易消化的。吃点东西再上飞机,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她怔怔地接过男子递过来的粥和点心,眼眶却在刹那间湿润了。她终于可以卸下自己的铁甲外衣,找到一个可以供她依靠的温暖所在了。

两个人于茫茫人海中相遇,能否相识相吸,始于外貌和才华;而决定两个人是否长久,则取决于心地和品性。

所谓的爱情,最终也要融化在日常里的一茶一饭中,伴着温情和呵护,慢慢成为天长地久的亲情。

婚后,她随夫定居到了南国生活。两个人共同出资在这座城市的市中心购置了一套学区房,作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小宝宝的礼物。

而那套位于北方城市的单身公寓,她却执意保留着,从未考虑过出售。买卖一套房子其实很简单,难的是经营好一个家。

尽管她现在很少再回那座北方城市,但是每当回忆起那个布满阳光的明亮客厅,窗沿上的绿植在热烈地绽放,她都会心怀柔软,毕竟是自己独立生活过的地方。

如今,她的公寓已经全权移交给房屋中介帮她打理,租户里也不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情场失意的单身男女。南来北往的过客寄居在她的公寓里,有暂时周转的,也有想要长久避世的。

想到她的公寓还会继续见证诸多都市人的爱恨情缘,她也总会忍不住想起当年独自坚强面对生活的自己。

做人需要留有底线,生活也一样。

在偌大繁华的都市中给自己留有一套单身公寓,不在乎房子有多大,也不在乎地段有多好,只是因为这间公寓可以包容着不太完美的自己,让我们可以不慌不忙地在浮华的都市间坚强地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