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圖鑑:在北京買了房,能更容易地獲得愛情麼?


女子圖鑑:在北京買了房,能更容易地獲得愛情麼?


她大學畢業那年,決定留在這座城市,投簡歷找工作。用人單位解決不了戶口問題,她不在乎。在她當時的那個年紀裡,正對未來充滿著無限的憧憬與自信,自詡絕不能讓自己的人生被戶口所羈絆。

她的母親是個明白人,眼見著唯一的女兒正準備在北方這座國際大都市生機勃勃地紮根發展,於是把原本準備為女兒在家鄉城市買房的存款取出來,在女兒臨行前,鄭重地交給了她。

她低頭望著母親遞過來的存摺,那上面的一串數字,刺的她眼睛生生地疼。她知道,那個數字差不多已經是父母大半輩子的積蓄了。

她的家庭雖然不屬於大富大貴之家,但在家鄉的這座小城裡也總算稱的上是小富即安。可是,她心裡很清楚那座北方一線城市的房價。在那座城市裡買房,是她這個年齡階段根本不敢奢望的。

似乎看出了她心底的猶豫,母親開了口:

“這筆錢,本來就是我和你爸給你準備的嫁妝錢。現在你既然已經決定不回家鄉發展,我們老兩口拿著這錢也沒多大用處,倒不如給你買房。只不過,這筆錢只夠首付。接下來你要學著規劃好自己每個月的收入,要靠自己的能力還貸款了。“

就這樣,她開始利用週末的時間約著中介到處看房。市中心的二手房價高的離譜,太過偏遠的鄰省郊區上班交通又過於不便。她沒有戶口,由於限購政策的存在,她在這座城市裡根本買不了住宅。看來看去,她最終看中了五環邊上的一處單身公寓。

房間面積並不大,不到50平米,開間加廚衛,住她一個人,綽綽有餘。儘管距離她上班的地方有些遠,但臨近地鐵站,交通便利,小區綠化又好,難得一處清靜之地。

原業主是個大她幾歲的本地女孩,準備移民嫁人。簽過戶合同那天,她見到了業主女孩和她未來的老公。女孩看起來明亮且快樂,輕輕依偎在未婚夫高大的肩頭,笑起來勾起兩個淺淺的酒窩。

她看著眼前的這對璧人,不禁心下一動:

什麼時候她也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那個人,借給她一個能夠依靠的肩膀?

辦完了過戶手續,她在這座城市裡也算成了有房一族,儘管她也同時負擔上了3500元的月供。她算過一筆賬,如果沒有這套房子,她每個月一樣要拿出這麼多錢來花銷到房租上。這樣想來,她倒是更加佩服母親的遠見。

她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重新裝修了房子。牆面刷成了她喜歡的明亮色,又從宜家挑選了她心儀的傢俱。新居落成後,她跪在地上用抹布一點點擦著地板,又在落地窗前擺滿了綠蘿和多肉。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生命在熱烈地綻放,她打心裡歡喜。

第一頓開灶,新家終於有了煙火氣,邀請了朋友來家小坐。同齡畢業的女孩子不理解她為什麼要買房,嚷嚷著以後選老公肯定要選有房的。她微微一笑,沒有多說什麼;只有她自己才真正明白,這套公寓於她而言,意味著什麼。

有了自己的棲身之所,她感覺在這座城市裡再也不是漂泊無依的靈魂。無論在外面如何觥籌交錯,回到家,再疲憊的身心也會沉靜下來。

獨居在這座單身公寓裡,她是待字閨中的女兒,就像戴著一隻尾戒,向眾人宣示著自己未婚單身。

她以為這樣的日子會一直平淡地發展下去,直到那個男人重新闖入了她的生活。


她與林喬的重逢,是在一次高中同學的校友聚會上。

當年從他們那座小城考學到這座大都市的人本就不多,畢業後留下來發展的更是寥寥無幾。而她與林喬,便是其中的兩個。

林喬是她的學長,高她一屆。當年也曾是校園的風雲人物,以本市狀元的成績進入那所中國學子夢寐以求的一流學府,一時間傳為他們那座南方小城重點高中的佳話。

林喬知道她暗戀自己,事實上,差不多半個學校都知道她暗戀林喬。同在校學生會共事,一個學生會主席,一個秘書部部長,很容易摩擦出青春的火花。只是林喬沒有任何表態,直至高三畢業成功拿到B大的錄取通知書,然後甩給了她一個瀟灑的背影。

整整高三一年,她在堆積如山的書本和望不到頭的題海中苦苦掙扎。她辭去了校學生會秘書部長的職務,一心一意鑽研模擬試題。她極度偏科,數學成績一直是她的短板。但是她心裡很清楚,如果要考到和林喬同一所學校,她必須要在一年時間內,把自己的短板補齊。

沒有人知道她那一年是怎麼熬過來的。最難過的時候,是她晚自習奮筆疾書一道解析幾何題的時候胃病犯了,她疼的趴在桌子,手機屏幕不經意間掃過林喬的校內網主頁,看到林喬剛剛更新的一張照片。圖片上,林喬摟著一個年輕靚麗的長髮高挑女子,兩個人正對著鏡頭笑靨如花。

那一刻,她彷彿聽到了自己心碎的聲音。

這是一場有關愛情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她還未來得及宣誓主權,便已經默默地敗下陣來。

那一晚,她趴在桌子上哭了好久,淚水打溼了厚厚的數學試卷。所有人都以為她是因為胃疼,所以才會哭的那麼傷心。

後來,她如願考到了林喬所在的城市,只不過沒有和林喬同校。

初來到這座城市,她嗅著空氣中揚起的粉塵味兒,感受著這座北方城市八月的熱浪將她緊緊包裹。她不明白林喬作為一個南方人,為什麼偏偏喜歡這座北方的城市。在她看來,她更喜歡那座南國的濱海之都,那座在上個世紀就喊出“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學校,才是她夢寐以求的學術殿堂。

大學四年,日子如水般平淡滑過。

她的學校與林喬的學校之間隔著大半個城市,但是他們始終沒有相見。校友圈的社交網絡沒有秘密,林喬知道她與他就在同一座城市,但卻始終沒有主動提出來與她約見。

於是在最美好的時光裡,她固守著自己心底的倔強,與學業為伴。

直到與林喬的再度相見,他與她都褪去了青春的羞澀。校友聚會那天,她穿著一套修身的小黑裙,畫著精緻的淡妝,恰到好處的齊肩長髮,笑意盈盈地坐在角落裡。

她捕捉到林喬望向她的目光,那目光裡分明有驚豔的火花。

林喬向她走來:

“好久不見!”

他在她面前站定,向她微微舉杯示意。她亦起身,舉起手裡的紅酒,和他的酒杯輕輕相碰。

“好久不見!”她說。

一切看似沒有懸念地,她與林喬確立了戀人關係。

雖然林喬高她一屆,但是林喬本科畢業之後繼續保送讀研,而她則本科一畢業便開始工作。她與林喬確立關係的這一年,她已經算得上是有著兩年工作經驗的職場熟手,而林喬卻剛剛拿到B大的法學碩士學位,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

她心裡很明白,在這段感情中,她註定是付出更多的那一方。

儘管林喬的頭上頂著名校畢業生的光環,但是這座城市依然還太過現實和功利。對於林喬這樣沒背景沒資源的外地畢業生,若想要在這座城市紮根,他還需要走太長的一段路。

她知道林喬在大學時代曾經交往過一個女孩。女孩是本地人,本科畢業那年去了英國以後便和林喬斷了聯繫。她和林喬確立關係之後,林喬對他上一段感情隻字不提,她亦沒有追問。

有些事,不需要說的太透;給對方留有面子,便是給自己留有餘地。這就是成年人的社會生存法則。

她身邊的朋友替她感到有些不值。不管是家庭、才貌,還是學歷、收入,她絲毫不遜色於林喬。每次約會,她顧及到林喬還在實習階段收入有限,要麼AA制要麼在林喬買單之後悄悄把現金塞給林喬。

儘管也有年長的朋友旁敲側擊地提醒過她,婚姻是一輩子的事,選擇對象一定要慎重,並時不時地給她介紹一些條件還不錯的男孩子,都被她婉拒。

我要嫁給愛情。

她堅持著自己心中的這個信念,從不動搖。

在與林喬確立關係後的第五個月,她專門配了一副自己公寓的鑰匙交給了林喬。我的家就是你的家,她對林喬說,以後你可以自由出入這個房子。

是的,她想讓林喬在這個城市,找到家的溫暖和歸宿。


新一年的春節剛過完,這座城市出臺了史上最嚴格的房市限購令,徹底打碎了在這裡打拼的年輕人的買房夢。

有人說,在這座城市裡擁有一套房子,和沒房的徹底拉開了兩個階級。

而她的心情,也開始跟隨著日益飆漲的房價上下波動。眼看著自己就快要邁入30歲的門檻,她的母親也開始有意無意地提醒她該把婚姻大事抓緊一些了。

她曾經和林喬提起過結婚的事,林喬沒有過多地表態,只是說自己的事業才剛剛起步,結婚需要一定的基礎。

她對林喬的這種回應態度感到一絲失落。她知道林喬是在迴避“房子”的話題。雖然林喬現在工作的這家律所已經成功地解決了他的戶口問題,他們終於可以不用熬過五年的社保期滿便可以在這座城市裡選購住宅。只不過林家的經濟條件與她家相比,仍屬遜色。

林喬在家中並非獨子,他還有一個弟弟,正在讀高中,自然不可能像她家一樣,傾父母全力幫助她。

兩個孩子的家庭,總得需要尋求一個平衡;更何況,中國的父母,心理上總是會對幼子多一些偏頗。

但是,終身大事終究要攤到檯面上說清楚。在她父母的出面主張下,林家父母終於作出讓步,答應出資40萬給林喬,供他出婚房的首付款;而她於情於理都不可能再張口找自己父母要錢買房,不過總算工作了這些年,省吃儉用自己手頭也攢下了20萬的存款。兩個人的錢湊起來再加上部分來自家中親戚好友的借款,差不都算是湊夠了在這座城市南郊購買一套小戶型住宅的首付。

她終究沒有答應林喬要她賣掉自己現在這套公寓的要求,這是她在這段感情中唯一堅持己見的一件事。無論多麼艱難,只要屬於自己的這套公寓還在,她在這座城市裡再苦再累,始終也是有根的。

解決了首付款的問題,她拉著林喬利用休息日的時間去南郊看房。自年初這座城市的房價迎來新一輪大漲,各路地產開發商紛紛在南郊開新盤。選來選去,她最終看中了一套60平米的兩居室。她盤算著,雖然面積小一些,但是隻要安置妥當,也是可以把空間合理規劃利用起來的。主居室可以用作她和林喬的臥室,次居室可以暫時充當書房,也可以在婚後供兩家的父母小住;日後有了寶寶,也可以改造成嬰兒房。

雖然這處新樓盤尚屬期房且地處城市邊緣,但是熱情的售樓小姐向他們介紹這裡不久之後即刻便可開通地鐵,況且南郊的第二機場馬上就要落成,到時候這塊地價還會繼續升值。她聽著心動不已,扭頭徵求林喬的意見,卻見林喬臉上的表情懨懨,她到嘴邊的話語戛然而止。

返程的地鐵上,兩個人各懷心事,默不開口。她在心裡盤算著,如果拿下剛剛看上的那套房子,就算動用她和林喬兩個人的住房公積金申請貸款,他們每個月還需要承擔起一萬八千元的房貸。如果她和林喬平分這筆房貸,加上她自己眼下還有公寓的月供沒有還清,那麼她每月就要總共負擔起一萬兩千五的還貸金額。儘管已經工作了有些年頭,但是這個數字對於她來講,還是有些壓力的。她咬著牙默默地想,是時候該考慮突破一下自己事業的發展瓶頸了。

從南郊看完房子歸來的一個星期裡,林喬都沒怎麼主動和她聯繫,而她也開始忙著尋求主業之外拓展副業的機會。她開始嘗試著給網絡媒體平臺供稿,不管怎麼說,她是傳媒專業科班出身,中文功底紮實,再加上這兩年網絡自媒體異軍突起,發展規模和閱讀群體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的紙媒行業。她看中這個大趨勢,於是利用平時工作時積攢下來的人脈,開始慢慢接觸這一新的領域。

那天是週五,下班時她仍然像往常一樣加班到晚上八點多,趕出了一份稿件。想要回家的時候卻天降大雨,她的胃每到氣溫驟變時便開始痙攣。

她強忍著胃痛撥通了林喬的電話,電話那邊人聲鼎沸,林喬在電話里根本不等她把話說完便匆匆一句:

“今天大學同學過生日,不能過去接你了,你自己叫個車回家吧。”

說完,只留給她一長串“嘟嘟嘟”的電話忙音。

她舉著手機,呆呆地望著被雨幕淋得有些模糊的落地窗外東三環的夜景,漸漸有些鼻子發酸。但想來想去,她終於強迫說服自己要理解林喬。林喬的律師事業剛剛起步,他需要這些應酬,需要拓寬自己的人脈資源。

她掙扎地叫了輛專車讓司機把她送回了自己位於五環外的公寓。回到家,哆嗦著煮了一杯紅糖薑茶,一邊捧著杯子小口酌著一邊靠在床頭用手機翻著朋友圈的新鮮事,強迫分散自己對於胃疼的關注力。

突然,她的手指停在朋友圈的一條狀態上。那是一個她和林喬共同的微信好友,當年和林喬一同從他們高中考上了B大。

那個朋友在朋友圈PO出了一組圖片,並配上一段文字:

“當年的B大女神終於迴歸我大天朝!看來大英帝國的炸魚薯條究竟還是拯救不了女神的胃!祝女神生日快樂,哈哈!”

她點開那組照片,儘管生日趴的現場光線昏暗,但是她仍然憑藉依稀僅存的記憶認出了照片當中那個被眾星捧月般的女子,正是當年出現在林喬校內網照片上的那個女孩。

她心裡猛地一抽,又連續點開後面的幾張圖片,果然也找到了林喬。林喬和那女子被眾人推擁在了一起,兩個人在鏡頭前笑得異常燦爛。那樣的笑容,是林喬從未在她面前展現過的。

她的胃突然之間疼得更厲害了。那一年高三晚自習她趴在課桌上獨自哭泣的情形仿若如昨。她強迫自己不要過於神經敏感,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昔日老同學敘舊,而且她也相信林喬是個做事有分寸的人。

不願再去胡思亂想,她丟下手機倒頭便睡,一夜淚水漣漣沾溼枕巾。第二日醒來她本能地去找手機,林喬並沒有發過來信息詢問她的胃痛好些了沒有。他的朋友圈空空如也,沒有一絲一毫關於昨晚聚會的狀態。

只是這種失落的情緒在這個週末的下午伴隨著林喬主動打來的電話而讓她的精神重新振奮。林喬在電話裡告訴她,他想盡快在這座城市裡買房,讓她也提早把資金準備一下。

她詫異於林喬這種態度的轉變之快,只是想到她馬上便能和林喬在這座城市裡擁有屬於自己的家庭,她滿心的興奮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令她並沒有多想,便一口答應了下來。

和樓盤售樓處的聯繫人提前約好了時間,她和林喬分別從這個城市的不同方位趕往南郊。售樓小姐告訴他們,只需要先簽訂一份認購合同再交三萬元的定金,便可以先把房源佔住,後續的首付款可以在未來三個月內分期繳清。她覺得房地產商的這個政策簡直太人性化了,這樣一來她和林喬的經濟壓力也暫緩了不少。

她接過售樓小姐遞過來的認購合同,正準備提筆簽字,一旁的林喬伸手攔住了她。

她望著林喬,看著他吞吞吐吐地將意思表達完整。因為購房首付款林家出大頭,所以林家父母不同意這套房子的房產證上寫她的名字,反而執意要在房本上寫林喬和林家父母的名字。為了對她做出補償,日後婚禮宴請的花銷費用林家可以全部承擔。她並不傻,這樣一來她自己先前湊出的那20萬,就莫名其妙地從購房款變相成為了婚禮籌備金。

她聽著林喬把林家父母的意思轉達給她,感覺到自己握筆的手在微微顫抖。眼前的售樓小姐大概也見多了這種寫名字時意見不統一的情景,一言不發,只是帶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端坐在她面前等待著她的決定。

她雖然不像林喬那樣是學法律出身,但是最基本的婚姻法內容她還是知道的。她嗓音有些沙啞地問林喬,這套房子如果只寫林喬和他父母的名字,那麼結婚以後每個月的房貸是他林喬一個人來還,還是要她和林喬一起還?

林喬套拉著腦袋一言不語,良久才諾諾地說,你知道我現在每個月的工資收入,如果讓我一個人還貸款,剛開始幾年我的壓力會非常大。

她幾乎強忍著奪眶而出的眼淚繼續問他,你是學法律的,你很清楚這套房子一旦寫上你父母的名字,也就意味著將來會有你弟弟的一份。我辛辛苦苦寫稿賺錢還房貸,這套房子卻和我沒有一點兒關係,你覺得這樣的安排對於我來說公平嗎?

聽了她這句話,林喬猛地抬起頭,忍不住提高分貝對她道,往後都是一家人了還講什麼公平不公平?我爸媽不容易,供完我讀書還要供我弟,攢下這點兒錢不容易,他們老倆口無非也是為了這個家著想。你想這麼多幹什麼?!

那一刻她望著林喬那張情緒激動的臉,內心突然湧出一絲奇怪的想法:她竟然有些後悔愛了林喬這麼多年。

這件事她終究沒敢獨自做決定。她藉口去洗手間給母親去了一個電話,再也忍不住滿腹的委屈,一邊啜泣著一邊把剛才發生的一切講給母親。

母親在電話那頭沉默良久,才幽幽嘆了口氣,反問她:

“女兒,你已經想好要和林喬過一輩子了麼?也許,他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樣愛你!

母親的話令她心裡一沉。

那天下午,他們終究還是放棄了繳付認購款。林喬堅持要他的父母趕來在合同上簽名,而她也需要時間好好梳理一下她和林喬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然而,這段時間並沒有讓她等待太久。一個星期之後的某一天,當她偶然在自己公寓的衣櫥角落裡發現一件女式蕾絲文胸時,所有該面對和不該面對的一切便這樣公然攤開到她和林喬的面前。

因為那件蕾絲文胸不是她的。


她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林喬,終於意識到,眼前的這個男人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如今擺在她與他面前的,是一出最為諷刺和不堪的狗血橋段。

“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候?”

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她詫異自己居然還能保持如此的冷靜。也許早就有預感,也許潛意識裡早已對這段關係有了一個模糊的判斷。但是不得不承認,在剛剛發現真相的剎那間,她心裡確實有種想要拿刀殺人的衝動。

林喬喏喏地開了口:“就是你去上海出差的那個晚上......”

這一刻,她對眼前這個男人的愛終於徹底死了;而她自欺欺人這麼多年讓自己沉浸在那樣一段純真的夢境中,事到如今也終於夢醒了。

沒有哭天搶地,沒有滿心憤懣,她對著眼前這個已經形同陌路的男人開了口:

“把我家裡的鑰匙留下,把屬於你的東西全部拿走,然後,滾!”

她沒有再浪費時間聽他那些絲毫無意義的解釋。她已經在這個男人的身上整整浪費了十年時光,從此以後,她的人生裡,不會再留有這個男人的餘地。

林喬徹底從這座公寓消失後,她把床單和被褥狠狠地換掉。房間裡所有能勾起她回憶的一切,甚至包括曾經成雙成對如今孑然一身的抱枕、水杯、牙刷,都被她毫不留情地扔掉。

從傷感到厭惡再到最後的自我救贖,這個過程她用了整一個月的時間。

一個月後,她遞交了辭職信,跳槽去了一家網絡媒體創業公司。她之前所在的雜誌社和這家網絡平臺有過業務上的合作,公司負責人很欣賞她的才華和能力,更佩服她做事吃苦耐勞的態度,誠意聘她成為公司的市場部總監,外加給她公司的期權。

創業公司的起步階段都很艱難,但是她並沒有把心思花費在如何和老闆討要更多的薪水和股權上。她開始天南海北到處出差,見形形色色的人,拓展各種合作渠道。

也會有身邊的朋友勸她何必如此辛苦,給自己一個穩定的生活不好麼?她笑了笑,曾經的她也幻想過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但是現實給她上了深刻的一課。她最終明白了: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只有不斷進取的成長和強大獨立的內心,才能真正給予女人最終的安全感!

儘管一個月裡差不多有二十天的時間輾轉奔波在不同的城市之間,但每當她結束旅程回到自己的單身公寓裡,她都能讓自己周身的疲憊得到徹底的放鬆。

近兩年來,此處地段的房價依然在攀爬上升,不少有意向的中介和購房者找到她,詢問她是否打算出手這套公寓,均被她回絕。只要這座城市裡還有屬於她的一套公寓,她就有底氣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有時候,趕上她的女友和老公吵架,也會在大半夜來投奔她。她穿著棉布睡衣,為自己和女友煮上一壺茉莉蜂蜜香茶,然後盤腿縮在寬大舒適的沙發上,聽女友控訴著男人的種種不是。第二天醒來,女友的老公登門,千哄萬勸地把女友領回家,她便笑意盈盈地恭送二人離去。

回想當年,也正是因為有這套公寓的庇佑,使她的感情世界在遭受千瘡百孔之後,最起碼還能堅守內心最後的驕傲與尊嚴,而不至於孤身一人在漆黑的夜裡拖著行李箱遊蕩在這個城市的大街上。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真是至理名言。

兩年後,她所在的公司成功引入資本並順利完成了兩輪融資,手中的股權也隨著公司在新三板上掛牌而翻了一翻。

人脈圈裡不乏明裡暗裡追求她的優秀男士,最終,她和一位性格溫潤、年長几歲的男子走到了一起。

男子的公司同她的公司有過幾次業務上的往來,她很欣賞男子做事的能力,也很欽佩他是眾多合作者中為數不多擁有契約精神的人。後來接觸久了,她獲悉男子畢業於那座她心底一直念念不忘的南國最高學府的新聞專業,從業多年仍然堅守著媒體人的底線。

而最終讓她沉淪的,是在與對方公司經過三個月的磨合之後,兩家公司聯手談下某國際知名品牌在中國區域的獨家代理權。成功簽下合同的當天,她急著趕往機場,卻遇上南國的暴雨天氣。他頂風冒雨親自開車送她到機場,又在她臨下車前遞給她一份熱氣騰騰的米粥和一些點心。

“專門給你準備的。之前有一次聽你的助理提起你的胃不好,一到天冷就會胃疼。一會兒到了機場休息室,趁熱把粥喝了,還有這些糕點,都是很容易消化的。吃點東西再上飛機,就不會那麼難受了。”

她怔怔地接過男子遞過來的粥和點心,眼眶卻在剎那間溼潤了。她終於可以卸下自己的鐵甲外衣,找到一個可以供她依靠的溫暖所在了。

兩個人於茫茫人海中相遇,能否相識相吸,始於外貌和才華;而決定兩個人是否長久,則取決於心地和品性。

所謂的愛情,最終也要融化在日常裡的一茶一飯中,伴著溫情和呵護,慢慢成為天長地久的親情。

婚後,她隨夫定居到了南國生活。兩個人共同出資在這座城市的市中心購置了一套學區房,作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小寶寶的禮物。

而那套位於北方城市的單身公寓,她卻執意保留著,從未考慮過出售。買賣一套房子其實很簡單,難的是經營好一個家。

儘管她現在很少再回那座北方城市,但是每當回憶起那個佈滿陽光的明亮客廳,窗沿上的綠植在熱烈地綻放,她都會心懷柔軟,畢竟是自己獨立生活過的地方。

如今,她的公寓已經全權移交給房屋中介幫她打理,租戶裡也不乏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和情場失意的單身男女。南來北往的過客寄居在她的公寓裡,有暫時週轉的,也有想要長久避世的。

想到她的公寓還會繼續見證諸多都市人的愛恨情緣,她也總會忍不住想起當年獨自堅強面對生活的自己。

做人需要留有底線,生活也一樣。

在偌大繁華的都市中給自己留有一套單身公寓,不在乎房子有多大,也不在乎地段有多好,只是因為這間公寓可以包容著不太完美的自己,讓我們可以不慌不忙地在浮華的都市間堅強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