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小學學歷,失聰女孩憑藉驚人毅力考上清華博士

1992年,江南出生在安徽潛山的一個小山村。

但在她三個月時,因耳毒性藥物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半歲後,就一直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裡。

“有時候我會很羨慕其他人,他們可以輕鬆地和朋友溝通不必看口型,可以打電話,可以聽好聽的歌,而我不能,所以偶爾會有點失落。”

談及此,江南話鋒一轉自嘲道,“但至少睡覺時不容易被吵醒也挺好。”

01 寒窗苦讀,上下求索

“非常感恩我的爸爸媽媽沒有放棄我,他們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父母。”

江南的父母都是普通農民,由於家境貧寒,請不起手語老師,又擔心女兒會因失語而自卑,他們決定教她學習發音和唇語。

“我從小是通過摸父母的喉嚨感受聲帶震動學習發音。如果一個音重複一千次學會了,那已經算非常快了。”

“在我上學的22年中,充滿了坎坷與風雨。”

7歲時,母親想讓江南上一年級,因為交不起錢,只好先上幼兒園,荒廢了一年寶貴的時間。

12歲時,家裡勉強讓她上到五年級,差一點因為交不起考試費用,而失去參加小升初的機會。


只有小學學歷,失聰女孩憑藉驚人毅力考上清華博士


班主任老師來江南家做工作,可是,家裡實在沒錢。結果,班主任代她交了錢。

江南考了全鄉第二名,然而,這個成績絲毫沒有給她帶來喜悅,相反,帶來的是無盡的痛苦,因為她不知道她家從哪裡能弄到學費。

鄰居家的孩子都沒有考上,卻因為有錢,可以花錢上初中。

當他們興高采烈、歡聲笑語地去鎮上上學時,她只能在家裡幫忙幹農活。村裡有個好心人,也是同一姓的家裡人,想資助她上學,她很高興。

可是,很快希望就落空了。因為好心人家裡的反對,不得不放棄資助江南的想法。

那一年秋天,同齡人都在新學校上學,可江南,只能在家裡放牛。那個秋天,她背完了整整一本宋詞。

和她家共養這頭牛的大爺,總是批評她放牛不認真,說牛兒沒吃飽。滿懷委屈的江南,也不爭辯,只是在想,可能自己不適合放牛吧。

江南8歲時,爺爺病逝。

爺爺去世後,江南的爸媽也因為村企破產而被迫下崗,家境每況愈下。父母無奈,開始四處做生意,一開始是收破爛,後來是做蔬菜生意。

雖然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多年了,但是江南的那個小山村還是籠罩在一片詭秘、落後、封建的風氣之中。

當江南母親第一次穿連衣裙回家時,全村都沸騰了。


只有小學學歷,失聰女孩憑藉驚人毅力考上清華博士


02 上天眷顧可憐人

江南12歲考上初中的那一年,江南爸媽再次做了個重要的決定:搬離老家。

江南爸媽聽從鄰人的建議,隨鄰人的親戚一起去外地打工。

江南則來到離家幾十公里的師傅家,幫師傅家幹農活。

師傅是彈棉花的,因為江南力氣小,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活,如刨舊棉絮、牽線等。

牽線是用中指勾著,常常弄得中指關節處裂開大口子,血流不止。

為了江南能夠有書讀,江南的父母從垃圾站裡收了些舊教材帶江南一起學習。

“爸媽沒什麼文化,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啃!從初中到高中!”

2010年江南想參加高考,卻因為學籍問題再次被拒絕辦理准考證,為此江南把自己關在屋裡哭了三天三夜。

後來,江南多次去所在地教育部門表達了自己想接受教育,繼續深造的願望,教育局局長聽江南講完自己的故事後,被江南堅強不屈的精神感動,和江南促膝長談。

針對江南的情況,建議江南通過自學考試拿到大學學歷,並答應資助江南自考一切費用。

03 飲水思源,回報社會

“王老師(教育局局長夫人)會定期接濟我一些錢,讓我去他們家吃飯,娟子(教育局局長女兒)也常常幫助我。也不嫌棄我家破舊,一起到我家玩。鄰居還很好奇地問他們:“他家這麼窮,你們來幹什麼?”

三年時間很快過去,憑藉驚人的毅力,2014年江南完成了復旦大學的自考醫學專科本科階段的全部課程。

在王老師的鼓勵下,又通過一年苦讀,2015年江南順利通過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


只有小學學歷,失聰女孩憑藉驚人毅力考上清華博士


由於王老師和家鄉親戚們的幫忙,江南很快就籌到了學費。要到北京讀書時,王老師和老家的陳叔還把江南送到了合肥。

江南一個人扛著大包裹,坐著學校安排的大巴,來到北大昌平校區。

來到北大後,雖然能讀懂唇語,可是,在上課時老師沒有辦法一直把自己的嘴型讓她看到,更多的時候,她只能看板書和自學來跟上進度。

班主任瞭解到她的情況,常常幫助她。學校裡還有各種獎學金,她的經濟狀況開始好轉。

在與江南交流的過程中,比起她自己一路走來的不易,她更願意說起一路上給予她幫助的那些人。

江南說,在北大求學的兩年中,校方對她的培養非常悉心。“我的人生中重大的轉折時刻,學校和老師都給我了莫大的幫助。”

由於江南聽不見聲音,進實驗室會有一定危險。所以,她選擇了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研究方向。

江南說,最初,她根本無法通過唇語讀懂專業術語。三年研究生期間,楊教授在涉及專業術語時,都會寫下來給她看,“有時候我們要寫滿十幾頁紙。”

讀碩士期間,為完成研究,江南還師從方教授,學習國內外的最新理論,學習編程語言,最終發表了SCI論文。

儘管江南還沒有踏足社會,但她已經開始盡力回報社會。在大學期間,她開始回到家鄉的特殊教育學校做義工,探望那些視障、聽障、智障的孩子。

“別人能做到的,我們同樣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江南以自己為例,鼓勵他們學習讀懂唇語、學習說話,希望用自己帶動他們融入社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由於自身的特殊經歷,江南一直有一個“英雄夢”:治病救人,祛除病痛。

“我耳朵聽不見,所以沒辦法當醫生,不能報醫學專業,又想去幫助跟我差不多的人,那就報藥學吧。”江南說,這是殊途同歸。

2018年5月3日,江南通過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試,她將繼續逐夢清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