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朋友圈打卡吗?人生只会越来越卡

今天你打卡了吗?

这几天,关于“诱导微信朋友圈打卡”的问题,在微博等媒体引起网友热议。


你在朋友圈打卡吗?人生只会越来越卡


微信安全中心公告截图

微信安全中心发文称,微信禁止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传播外链内容或者文章——也就是朋友圈打卡行为。

微信官方认为,打卡行为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朋友圈体验,并将对 “诱导用户打卡”的商家或者微信主体,进行处罚。

第一个要被整治的,就是某些学英语的APP、公众号的每日打卡送红包行为。


你在朋友圈打卡吗?人生只会越来越卡


薄荷阅读的打卡奖励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打卡已经很熟悉了,但不好意思明说,只能干脆屏蔽对方,眼不见为净。


你在朋友圈打卡吗?人生只会越来越卡


多少人的朋友圈是这样?

朋友圈作为“私人社交圈”,打卡的也都是自己现实中认识的人,拉黑实在说不过去,毕竟以后可能还会交流。

一个一个屏蔽,也很麻烦。微信官方这次整治,就是解决朋友圈打卡“疾病”的好办法。


你在朋友圈打卡吗?人生只会越来越卡


你在朋友圈打卡吗?人生只会越来越卡


微博网友普大喜奔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APP,占用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和时间。

根据调查显示,2018年,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和韩国的智能手机用户,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手机时间最长的,平均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都超过4个小时。

每天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中,让我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比如阅读一本书、学习某项技能亦或只是半小时的独处

于是,不少人利用于“打卡”,来促使自己去为某件事而努力。也有红包等形式诱导人们在微博、朋友圈进行频频地打卡。

打卡,变成了一些人的炫耀与自我标榜。

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打卡行为,都是塑造某种“网络人设”——文艺、小清新、高逼格、学霸、女神...

去餐厅吃饭,先拍几张美食美酒的照片,然后发到朋友圈微博;不管在哪,不管干什么,先拍照,再配一段文字,精心准备之后发到朋友圈。

对于那些活在“打卡世界”中的人来说,如果不能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展示,打卡则失去了意义。

打卡,不是为了监督,不是为了学习,变成了一场社交媒体上的“我型我秀”,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


我一定要在QQ空间、朋友圈、微博上让别人知道,我来了,我做了,我看了,不然的话,就等于我没有来过,没有做过,没有看过。

无处不在的打卡,仿佛自己很努力,背后却是精神空虚,对自我缺乏认识与自律。



俗话说,过犹不及,月满则亏,过度依赖打卡,将其作为一种自我标榜,只会本末倒置,结果可能南辕北辙。

互联网时代,人们购物、交友、吃饭、运动、出门、学习都依赖于一部手机,过度依赖手机,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懒惰,也更迷茫和焦虑。

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即人体的延伸,在这里,手机变成了我们的延伸,甚至是我们的“氧气”。

打卡,则是其症候之一,表现了现代人对知识的焦虑,对身份的焦虑,对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焦虑。


麦克卢汉在其著作《机器新娘》里,写道:全面的投降和全面抵抗一样,代价都太高了。我们无法完全脱离互联网,也无法忽视现代社交媒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对抗智能手机的“侵入”,最好的办法就是关掉,离开。

想一想,自己有多久没认真读过一本纸质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