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兒西湖十景》透露出詩人對西湖的欣賞,和自己對世態的看法

漫說鳳凰坡,怎比繁華江左。無窮千古,真是個勝蹟極多。煙籠霧鎖,繞六橋翠障如螺座。青靄靄山抹柔藍,碧澄澄水泛金波。我則見採蓮人和採蓮歌,端的是勝景勝其他。則他那遠峰倒影蘸清波。晴嵐翠鎖,怪石嵯峨。 我則見沙鷗數點湖光破。咿咿呀呀櫓聲搖過。我則見這女嬌羞倚定著雕欄坐恰便似寶鑑對嫦娥。 緣何?樂事賞心多,詩朋酒侶吟哦。花濃酒豔,破除萬事無過。嬉遊玩賞,對清風明月安然坐。任春夏秋冬天,適興四時皆可。——粉蝶兒西湖十景

《粉蝶兒西湖十景》透露出詩人對西湖的欣賞,和自己對世態的看法

南宋時期,官宦遊人為了表西湖之盛,“冊封“了10處景觀為美景之至,包括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鐘、三潭印月。十景各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西湖風光令貫雲石興致高漲,在泛舟之際他便寫下了很多曲子,這套《粉蝶兒西湖十景》,也是為表十處風景的華美,是專門讚譽西湖景緻的。

《粉蝶兒西湖十景》透露出詩人對西湖的欣賞,和自己對世態的看法

作者在套曲第一段末尾提到了兩個人的名字。數百年來,能夠把杭州西湖的美和風韻表達得淋漓盡致的也就只有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雨後》與在西湖邊隱居的林逋所寫的隱逸情趣詩。所以貫雲石自問文學素養達不到蘇、林兩位的程度,但也想試著描繪當地的勝蹟。

《粉蝶兒西湖十景》透露出詩人對西湖的欣賞,和自己對世態的看法

在套曲第二段裡,作者開篇說北方有一處勝地鳳凰坡極其漂亮,但與江東各處的秀麗是無法比擬的,特別是杭州。他在西湖邊上放眼遠眺,六橋騰臨蘇堤.上,近處波光瀲灩,蓮葉無窮,荷花別樣,沙鷗點點;遠處翠山碧水、怪石林立。採蓮人高歌,閨中少女乘著船坊,以扇遮面,羞澀地坐在欄杆旁賞湖。景好、花好、酒好、人好,貫雲石如何能不樂不思蜀呢?而且身邊還有好友張可久陪伴,二人喝酒吟詩,實在有說不出的興致,多少煩惱都在這清風、明月、湖水中化為虛無。

貫雲石的好友程文海曾言他是個“功名富貴有不足易其樂者”。因為貫雲石認為,功名換不來逍遙的生活與心靈。

《粉蝶兒西湖十景》透露出詩人對西湖的欣賞,和自己對世態的看法

“清風荷葉杯,明月蘆花被,乾坤靜中心似水。”從得到蘆花被、自詡“蘆花道人”的一刻,貫雲石已經心如止水,絕了名利場,寧“月明採石懷李白,日落長沙吊屈原”,也不愛榮華富貴。他避居杭州,偶爾出外採藥,一面欣賞錢塘西湖風情,一面以賣藥診斷為生。春至包家山修禪,夏季去鳳凰山避暑,秋天錢塘觀潮,冬季與普通百姓在街頭吹拉彈唱,偶爾到天目山與著名的中峰禪師說佛論道,下 山來路遇景緻隨意賦詩一首。就這樣,貫雲石在杭州城內城外亦隱亦現,其種種行跡,漸漸成了民間的美談。

《粉蝶兒西湖十景》透露出詩人對西湖的欣賞,和自己對世態的看法

曲中所透露出來的“去留無意“的心境,應該足以概括貫雲石的一生,不被紙醉金迷所惑,唯願徜徉於西湖,問道于山水,求得文學聖境。後人將他與徐再思的曲並稱“酸甜樂府”(徐再思號甜齋),且說他的曲風“擅一代之長”,能夠引領當世的風尚。

本文由作家獨家原創文章,轉載請說明來處,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