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宋代詩人秦觀把蘇東坡比為“天上麒麟”,他作詩稱:“不將俗物礙天真,北斗以南能幾人?”時人對蘇東坡的崇拜和讚美達到了頂峰。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輪明月。

這首《水調歌頭》之後,其他的中秋詞再難出頭。詞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朝大文豪蘇東坡。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對蘇東坡的瞭解程度要超過絕大部分古代詩人,還在於他對我們流傳至今的生活有著傑出的貢獻。

如今,“東坡肘子”或者“東坡肉”仍然作為一道名菜,成為宴席佳餚,“眉州東坡”作為一個品牌,也被許多人熟知。那麼,它們是不是真的與蘇東坡有關呢?這位生活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卻在今天仍被後人傳頌的大詩人,他的人生究竟是怎樣的呢?

說實話,用30個字的標題來概括蘇東坡,實在太難。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文學大師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通過蘇東坡流傳於世的一千七百多首詩詞、八百多封信函、數不清的短記和題跋,還有許多的奏議、碑銘、雜文,以及為朝廷擬過的八百道聖旨,為讀者全方位呈現了一個活潑靈動、才華橫溢、樂觀豁達、仗義執言又悲天憫人的蘇東坡其人,且看他的描述,就可以暫且洞窺歷史上的蘇東坡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可以說蘇東坡是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偉大的人道主義著,親民的官員,大文豪,新派畫家,大書法家,造酒實驗者,工程師,假道學的反對者,靜坐冥想者,佛教徒,儒學政治家,皇帝的秘書,酒鬼,厚道的法官,堅持自己政見的人,月夜遊蕩者,詩人,或者諧謔的人。然而,這些恐怕都無法構成蘇東坡的全貌。或許我可以這麼作個總結——在中國,一提到蘇東坡,總會讓人露出真摯而欽佩的笑容。”

事實上,絕不僅僅是這些,今人提起蘇東坡,都知道他是個大詩人兼散文家,大概因為詩歌口口相傳,更容易被普通人接觸到。

其實,他還是一流的畫家和書法家,還是個大旅行家。

更重要的,他是個難得的好官。他的一生,宦海沉浮,至高曾官拜三品翰林學士知制詔,為皇帝制詔,也曾被貶到很多地方任地方官,甚至貶到當時尚處蠻荒的海南。但是,不論他走到哪裡,總會為當地人做許多善事,贏得民眾的喜愛。

01 生逢盛世,童年幸福安樂

宋仁宗時代,正值宋朝全盛之時,君主聖明,百姓安居,四海雍熙,八荒平靜。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十二月十九日,在四川境內,隸屬古眉州的眉山小城年味釅濃,氣氛祥和。位於紗縠巷的一棟中等住宅裡迎來了一個新生的男嬰,更是增添了無窮的喜氣。

二十七歲的父親蘇洵給這個男嬰取名蘇軾——軾者,車上扶手是也,蘇洵希望他的兒子長大後能安分守己,雖默默無聞,卻能扶危救困。

然而,他未曾想到,這個男孩日後不但做到了扶危濟困,還成為了最早施行慈善和社會福利的慈善人士,而且,為了反對暴政、拯救黎民,還幾遭謫貶,顛沛輾轉。

他更不曾想到,這個兒子日後以不世出的才華成為當代首屈一指的大文豪,更以精美詩文流芳百世。因為那個時候,蘇洵本人還是個不知努力、沒有功名的白丁一枚。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蘇家是小康之家,蘇軾的母親出自大戶,知書識禮,為蘇軾和小他兩歲的弟弟蘇轍進行了良好的知識啟蒙和道德啟蒙。

蘇軾六歲入學,聰穎早慧,十歲的時候就曾寫過不少佳句。在母親的陪伴與督促下,蘇家兄弟二人或博覽群書,開闊心境視野,或練習琴棋,陶冶身性情操。

不需要做功課的時候,母親還會教導兩個兒子種樹、愛鳥,做農活。兄弟二人常親近自然,盡情嬉戲。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三蘇祠中蘇母教子蠟像

現在有一句話很流行: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在我看來,蘇軾大半生顛沛流轉,可謂不幸,但是,擁有這樣一個幸福的童年卻是最大的幸運。這樣的童年塑造了他開朗樂觀、隨遇而安的性情,讓他在日後艱苦的流放生活中仍能樂觀自處,淡泊豁達,並始終從細微之處發現美,在逆境中仍然留下了許多精美傳世的佳作。童年的幸福讓他一生受用不盡。

02 年少成名,迎娶佳人良伴

十八歲那年,蘇軾在為進京趕考做著準備。

當時流行“榜下擇婿”的風俗,若兩兄弟金榜題名,就會有很多人爭相提親。而蘇家父母為了孩子的終身幸福,不願攀龍附鳳,所以,決定在趕考之前為兩兄弟定下親事。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那一年,十八歲的蘇軾迎娶了十五歲的王弗小姐為妻。父母的決定是正確的。王弗聰穎睿智,知書達理,賢德穩重,深得蘇軾喜愛。二人婚後相敬如賓,琴瑟和鳴,始終伉儷情深。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經·周南·桃夭》

一年後,十六歲的蘇轍也娶了一個小他兩歲的新娘。小兒成婚後,父子三人一同進京。兄弟兩人參加了秋試,雙雙得中,並一起等待第二年春天的殿試。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在殿試中,蘇家兄弟不出所料又都得中優等。而蘇軾的一篇文章,更是被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大加讚賞。然而,因為是匿名閱卷,歐陽修誤以為文章是他的好友曾鞏所寫,為了避嫌,將第一名改為了第二名。

於是,公元1057年,蘇軾被欽點為進士,年方二十。

然而,或許天妒這兄弟倆的年輕和才華,有意拖慢他們的青雲之步。正當仕途之路開啟,前途金光閃爍之時,蘇軾的母親去世了。

按照當時的規定,即使貴為宰相,也要立刻辭官,守喪二十七個月。於是,父子三人匆匆趕回家奔喪。

服喪期滿後,蘇家三父子再次入京,這一次,兩兄弟又經過了兩次“公務員考試”,他們的才華引起了仁宗皇帝的注意。這位賢能的君主說:“今日為子孫得二相才。”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王凱飾演的宋仁宗

不過,儘管蘇東坡才華橫溢,但他在仕途上還得從頭做起。1061年,他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署鳳翔府判官事,正式開始了官宦生涯。

03 初入仕途 妻父先後辭世

鳳翔府,古稱雍、雍州、雍城,地處陝西省西部,在現在的寶雞市東北方向。蘇軾在這裡任職三年,行文祈雨,留下了與神明鬥法,與鬼怪辯論的事蹟。

蘇軾在鳳翔為官之時,年資尚輕,性格也未成熟。王弗看出丈夫率性坦蕩,說話做事不免不拘小節,甚至缺乏識人之明,交淺言深。

用蘇軾自己的話說,遇到不爽的事情,如“食中有蠅,吐之乃已”於是,王弗常常提醒丈夫要小心那些阿諛奉承的小人。這其中就包括後來對蘇軾嚴加迫害的章惇。

三年之後,蘇軾任滿回京。新登基的皇帝英宗本有意重用他,破例升他為翰林,然而宰相韓琦反對,認為突升高位對蘇軾並不好,應當慢慢歷練。於是讓蘇軾到史館任職。

由於這個職位,蘇軾得以有機會看到皇家收藏的珍本,手稿和名畫,內心非常高興。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就在日子平穩美好的時候,噩運降臨。五月,王弗去世了,年僅二十六歲。失去紅顏良伴令這位深情的大才子悲痛不已。縱使日後再有續絃,但這位亡妻還是成了他心中不能碰觸的傷痛。

第二年,蘇洵也離世。蘇軾兄弟將父親和妻子的靈柩一起運送回家鄉,與母親葬在一處,並手植三萬棵青松,所以就有了月夜下的松崗。

十年後,蘇軾仍能夢到亡妻,在一次夢醒後,就有了那首哀婉悽絕的《江城子·記夢》。這首詞寄託的萬縷哀思令人斷腸,被稱為千古第一的悼亡詩。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父親離世,兄弟兩人再次丁憂服喪。又是二十七個月。1069年,丁憂期滿回京。當時二人不知,這次是和故鄉的訣別。之後數十年,他們再也沒有回到過家鄉。

04 反對新政 多次遭到謫貶

1067年,只做了四年皇帝的英宗去世,神宗登上了大寶。他一上任,立刻任命王安石為江寧知府,當年九月就擢升他為翰林。王安石抓緊機會,開始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的變法以“國家資本主義”為核心,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其中最著名的是“青苗法”。即播種時節,由朝廷貸款給農民買耕具、麥種。收穫季節再連本帶利收回來。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這個方法類似小額貸款,在近代資本主義萌芽的時候,紅頂商人胡雪巖就曾經對湖州的絲農試驗成功過。然而,問題出在王安石的性格上。

本來計劃中寫的是完全自願,可是他過於執拗,竟然要求地方必須貸款,甚至以貸款來衡量政績。於是,為了政績,地方官吏開始攤派強貸。於是,很多人被迫貸款,幾個月之後就要還三分利,還不上錢,家裡的財務就被強行收走。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幾年下來,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而且,王安石的新政裡還包括市易法、免疫法、保甲制、所得稅等等一系列制度。這些制度非但沒有達到他所預想的國富民強的目的,反而令商業停頓,人民困苦。許多人不得不賣妻鬻子、流離失所。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有人提出反對,然而,執拗的王安石排除異己,任人唯親,颳起了一場政治風暴。

蘇軾這樣一位善良率性的文人,對此自然義憤填膺,不吐不快,大發反對之聲。1070年,王安石正式拜相,朝中原來德高望重的賢臣幾乎都已經不在朝了。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歐陽修辭去一切官職隱退,司馬光被派往陝西的偏遠地區任職。而蘇軾則奮不顧身,上奏了一封著名的萬言書,引經據典,直陳利害。

“內重之末,必有奸臣指鹿之患。外重之弊,必有大國問鼎之憂。”

他知道自己即使不遭大禍,也會被免職,但是,他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

果然,不久之後,蘇軾第一次遭到罷黜,任杭州太守。面對御史的彈劾,蘇軾連答辯書都懶得寫,帶家眷直奔杭州。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此後七八年,他分別在杭州、青島附近的密州和江蘇的徐州任職,政績很好。他為當地的百姓做了很多善事,也寫了不少優美的詩詞。

特別是在杭州,號稱“人間天堂”的地方,物阜民豐,美景溫情,更是激發了詩人的詩情。他在此度過了非常幸福的三年。在這裡,他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詠西湖的詩: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當然,即便如天堂般的杭州,也還是有許多民生憂患。有蝗災要治,有鹽道要疏通,有饑荒要調查……民間疾苦無時無刻不牽扯著詩人的內心。他曾寫下這樣的詩句:

“天靜傷鴻猶戢翼,月明驚鵲未安枝。”

讀來令人嘆息。詩句的意思是天空靜謐詳和,而受了傷的大雁還是收斂著翅膀不肯高飛;明月高掛,被驚起的喜鵲依然無法安心落在枝頭上。體現了詩人內心對政局動盪的恐懼和對民間疾苦的憂慮。

杭州任滿到密州,他親眼看到免疫稅給當地人民帶來的痛苦,於是,“灑淚循城拾棄兒”。在一封信裡,他提到曾救了三四十個即將餓死的孤兒,把他們安頓在自己家裡。這是一段沮喪的時期,他卻寫出了極佳的作品。

《水調歌頭·中秋》就問世於他從杭州到密州的途中。當然,這是寫給弟弟子由(蘇轍字子由)的,而不是寫給某一位女士的。

05 烏臺詩案 再貶黃州 東坡橫空出世

新政以來,不爽之事頗多。對這些,蘇軾“食中有蠅,吐之乃已。”

在外做官期間,蘇軾一直上表給皇帝,皇帝每次讀完都公開大加贊口。再加上,他的文風鼎盛,是名滿天下的大文豪。人人都以傳頌蘇東坡的詩句為自豪,很多詩句寫出來很快就會傳遍京師。這給他惹來了不小的麻煩。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此時,儘管王安石已經去職,但朝中掌權的還是王安石一派的人,他們覺得蘇軾話太多了,是個危險人物,於是決定除掉他。於是,有御史彈劾蘇軾,告他諷刺朝廷。

1079年,調任湖州太守的蘇軾被革職,押回京師審問。據當地地方誌記載,他走的時候,老百姓都出來相送,人民“淚如雨下”。這充分說明蘇軾在為地方官的時候,寬仁善政,為當地做了很多好事。

到了京師,蘇軾被關在御史臺監獄,也就是“烏臺”。在這裡,他被要求對自己的詩進行說明解釋。很多他隨性而發的詩句被小人們拿來大做文章,說他“不敬朝廷”。眼看罪名就要落實,在朝廷奸小的推動下,蘇軾有可能性命不保。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江疏影在電視劇中飾演宋仁宗皇后

好在,神宗並不想殺他。而且,此時,一向支持蘇軾的仁宗皇后病死了。太后臨終前對神宗皇帝說,先皇很欣賞蘇軾。說他因詩獲罪,是小人對蘇軾的陷害,不能冤枉無辜,天神會動怒的。

於是,神宗最後決定,不殺蘇軾,將他發配黃州。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湖北黃岡

黃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黃岡。在這裡,蘇軾開始在東坡自己耕種,由此,他開始使用“東坡居士“的號,蘇東坡橫空出世。

也是在黃岡,他帶著續絃——王弗的堂妹王閏之以及後來成為東坡小妾並伴隨他後半生的丫鬟朝雲,過上了農夫一樣的生活。一家人過得雖然清苦,卻令他開始進行對生命真諦的思索,寫出了許多成熟佳美、貫通靈性的詩句。

在黃岡,他自建屋舍,以及後來大名鼎鼎的待客雪堂。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四鄰相率助舉杵,人人知我囊無錢。”

他引農夫、郎中、和尚為友,日子過得淡泊卻愜意。他對生活的熱愛鉅細無遺。

蘇東坡還自己煮飯菜。他曾經遺憾地說,當地豬肉很便宜,但可惜“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於是他寫了一道燉豬肉的方子——用少量水煮開後加入醬油文火燉幾個小時。這大概就是“東坡肉”的由來。除此以外,他還教人做魚做羹,方法流傳至今。

而且,他發現,當地有溺嬰的惡俗,他於是上書給太守,並自己成立救兒會,救下了許多可能被溺死的嬰兒。

超脫的生活使東坡的心靈產生蛻變,於是,在黃州的時候,他寫下了著名的前後《赤壁賦》以及那首膾炙人口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段時期,他的作品充滿了光輝、溫暖、親切和寬容的幽默感,讀來醇美而成熟。

06 太后執政,重回政治中心

1084年,神宗皇帝駕崩,他的母親英宗太后開始攝政。太后同短命的英宗皇帝一樣,欣賞蘇東坡的才華 ,於是迅速召他回京復職。儘管蘇東坡心中並不情願,“豈意殘年踏朝市,有如疲馬畏陵坡。”他將自己比作巔峰已過的良駒,並不願再捲入朝局。可是,皇命豈能違。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電視劇中的英宗皇后

到達京師八個月間,蘇東坡迅速升遷,官位三變。元祐元年(1086年),他成為三品的翰林,負責為皇帝起草詔書,之後的幾年裡,他為皇帝起草了八百多道詔令。

儘管此時蘇東坡位居高位,但他已然淡泊名利。對他來說,奢華的日子和簡樸的生活在幸福程度上並沒有什麼差別。

這段時間,他的名氣更是達到了頂點。崇拜他的人非常多,很多人拼命收集他的親筆題字。

蘇東坡則利用手中的權利,加緊為民行善,廢除王安石時期設立的青苗法,並要求朝廷免除貧民的債務。併力圖用一己之力對抗朝廷的貪腐和無能。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然而,由於宋朝的制度加上之前的遺毒,現在的宋朝,黨爭風頭漸盛。蘇東坡一直想放棄這個受人羨慕的官職,遠離黨爭。卻沒有立刻得到允許。

後來,政治風暴還是向他襲來,許多人彈劾他。他堅持上奏外放,終於獲得批准,於1089年以龍圖閣學士出任杭州太守,節制浙西路諸軍。那一年,蘇東坡52歲。

再次來到杭州,他將對家鄉的感情付諸這裡。短短一年半的時間,他就完成了供水系統、醫院等公共健康和衛生方案,還疏浚鹽道、修整西湖、平抑糧價,並且不顧朝廷和臨近各省官吏的漠視,一個人熱心賑災。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蘇東坡的畫

他慷慨為官,敦和仁厚,古道熱腸,贏得了百姓真心的擁戴。曾經有一個商人因債務受審,蘇東坡要他說明原委。年輕的被告說:“我家以賣扇為生,去年父親死了,留下一些債務。今年春天又連連下雨,大家都不需要買扇子。不是我故意不還債。”

蘇東坡沉吟半晌,對年輕人說:“拿一堆扇子來,我替你賣。”年輕人回家拿了二十把白絹團扇。蘇東坡就在扇子上作畫,畫枯木竹石,一會兒就都畫完了。那人沒想到自己這麼幸運,連忙拜謝大人並抱著扇子走了出去。一跨出府門,扇子就被人們一搶而空。債務自然也就還清了。

這樣的妙事還有很多。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蘇東坡的另外一大手筆就是在杭州建立了一座醫院——“安樂坊”,據林語堂考證,這是中國最早的公立醫院。三年內曾救治過一千個病人。

蘇東坡還著手解決西湖的問題,將西湖水引入其他水庫,解決了全城的供水問題。他親自設計了一道蘇堤,疏浚西湖,消除水草,使西湖風景長存,杭州城供水充足,為杭州人民立下了千秋功業。

07 晚年流放 因病歸去

樹欲靜而風不止,黨爭愈演愈烈,他遠在京師的敵人也不願放過他。

1093年註定是個多事之秋。兩個女人先後辭世,一個是蘇東坡的第二任妻子,另一個是太后。兩個人都是他的守護神。蘇東坡進入了晚年流放的慘淡年華。

親政的哲宗皇帝喜好女色,任用奸小。英宗太后聽政時期任用的大臣被稱為“元祐黨人”,蘇東坡被列為第一個。政敵們自然不會放過他,,免職、流放和監禁的聖旨接二連三發了下來。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惠州的蘇東坡雕像

1094年,蘇東坡被貶到廣東高山南部,調任英州太守。光是去途就有兩千四百公里之遠。沒多久,他又被改派到惠州擔任建昌軍司馬。到溼熱的嶺南,東坡並沒有沮喪墮落。相反,他以發現美的眼光去欣賞南國風光,寫出了“嶺南萬戶皆春色”“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樣豁達開朗的詩句。

在惠州,他逐漸適應了這裡的生活,當看到大江的光影照入房中,他暗自心忖:真美啊!美得像清空的明月。

他每到一個地方,都很關心本地的民生。在惠州,他建了兩座橋,一座在河上,一座在惠州湖上。另外,他還做了一件事,就是建大冢,安葬無主的孤骨,併為他們寫了一篇祭文。這件事令當地百姓對他萬分感激。

當時的嶺南,瘧疾流行,蘇東坡還想辦法改善供水,減少瘧疾的傳染。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朝雲墓

然而,正當他建成新居,打算長住的時候,一直陪他謫居,敬他愛他的妾朝雲卻染瘟疫去世了。東坡傷心地將朝雲葬在城西豐湖邊,後方是一片大松林,左右兩邊都是佛寺,每日可以聽到傍晚的鐘聲和松林的輕唱。

“悟此長太息,我生如飛蓬。”“風中飛蓬”正是蘇東坡一生最好的象徵。本以為晚年可以定居惠州,沒想到,他突然又被貶到更遠的海南島。當時的蘇東坡已經六十歲了,生還內地之望甚為渺茫。

要抵達目的地,蘇東坡必須上溯西江,走幾百裡到現在廣西的梧州,然後南行到雷州半島渡海。弟弟子由到雷州半島送他,兄弟二人悲悽離別。此時的東坡妻子離世,兄弟無法同行,陪伴他的只有幼子。

他身負“麒麟之才”,曠達深情,仗義執言,一生顛沛終本色不改

海南儋州的東坡像

海南島潮溼悶熱,尚未開化。“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爾。唯有一幸,無甚瘴也。”

但是,他不屈的靈魂和人生哲學讓他即使處境如此,仍然不失生活的樂趣。他還是結交各路朋友,談天說地,讓自己不寂寞。並且,小兒蘇過跟隨父親,接受了很好的啟蒙教育,日後也成為了一個有地位的文學家。

1100年,哲宗駕崩,傳位給弟弟徽宗。之前六個月,新太后神宗皇后攝政。本以為歸途無望的蘇東坡被赦免,獲准自由居住。然而,多年的漂泊加上熱帶的酷熱讓他的健康受到了重創。

是年七月,東坡到了常州,病情越來越嚴重。七月二十八日,一代文豪結束了輾轉顛沛的一生,離開了人世,享年六十四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