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天津文化基因

淺談天津文化基因

天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全市總面積11916.8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一千五百萬人。

天津地處中國華北地區、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東臨渤海,是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衝”之稱。天津是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交匯點、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是中央文件明確定位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天津在商周時期即有人類居住,但作為城市則形成較晚。因漕運而興起,唐朝中葉以後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朝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明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清咸豐十年(1860年)天津被闢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此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歷經六百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天津因漕運而興起,這是毫無爭議的。但是,近些年來,很多人談起天津文化,動輒就是漕運行幫,包括很多學術界的名人,更包括不少天津本地的學者,總是開口行幫閉口行幫,包括很多文藝作品甚至把行幫文化中的“混混”現象也當作了一個文化標籤。行幫,說文雅些是行幫,說直白些就是帶有黑社會性質的封建行業團伙。筆者做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天津人,認為這是歷史上天津文化被黑的最慘的一次,沒有之一。那麼天津城市文化到底是不是行幫文化為主體呢?讓我們回到歷史中來探尋答案!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後,太子朱標早逝,朱標之子皇孫朱允文繼位為帝,史稱建文帝。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向其親侄建文帝朱允文發動了爭奪王位的戰爭。建文二年(1401年)九月,朱棣率軍由通州“循河而南,渡直沽,晝夜兼行”,破滄州,打通了南進之路。賜直沽以“天津”名,意為“天子濟渡之地”。天津老城北門外的渡口處,曾建有“龍飛渡蹕”的牌坊以示紀念,至今仍有遺蹟,有興趣的朋友來天津不妨到天津市紅橋區南運河南路去尋蹤攬勝。

朱棣稱帝后,認為“直沽海運商泊往來之衝,宜設軍衛”。於是,在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年至1406年)先後設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於直沽,並令工部尚書黃福、平江伯陳瑄等築城浚池,建天津衛城。明代天津城的人口主體是軍人,城市生活具有典型的軍事屬性,史籍記載“日以戈矛弓矢為事……”。清順治九年(1652年),天津三衛合一,統稱“天津衛”,這一名稱也成為天津市的別稱。

淺談天津文化基因

天津衛,顧名思義,最早的天津城就是明軍衛所,是軍營,是軍事基地,天津城市文化的主體基因是軍旅文化,和行幫有一毛錢關係嗎?時至今日,如果和地道的天津本地人聊天,聊高興了,提到祖先,十有八九都會驕傲的說一句,我家祖輩兒(這裡用兒化音)是軍人,和燕王掃北打蒙古,駐守北方留在咱天津衛。有幾個天津人說自己祖先是漕幫瓢把子的?

因為歷史上的天津人大多是江淮地區駐軍的後代,所以天津才形成了在北方獨特的“語言孤島”、“民俗孤島”現象。天津市老市區的方言和周邊區縣差距極大,準確的說,天津話的母體應該稱為江淮軍話才準確。民俗婚喪嫁娶包括飲食習慣和整個北方都大相徑庭,相反和南方江淮地區極為接近。

天津人性格中直爽樸實,風趣樂天的特點,也和軍旅文化有直接的關係。軍人不直爽不樸實總是虛頭巴腦的,怎麼打仗?不風趣不樂天來駐守北部邊疆,所謂苦寒之地,不怕得抑鬱症?要知道,明一代,可是天子守國門的。

所以,天津文化的主體基因就是明代軍旅文化,而漕運行幫的後代多聚居在老城區之外。至於天津文化是行幫文化的結論不知道是哪位“高人”考證出來的?不知道他來沒來過天津,見沒見過天津市區人,考察沒考察過天津各地區的文化差異?至於那些隨聲附和、包括隨聲附和的本地人,我就無言以對了,只說一句話,沒文化真可怕!

反正,筆者自己的祖先也是當年駐守北疆的明軍將士之一,為中華民族宿衛邊疆,老祖宗這事讓做為後代的我,小小驕傲一下!

淺談天津文化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