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中國足球除了降薪還有這些大事

受疫情影響,中國足球除了降薪還有這些大事

陳戌源回應

中國足球

時下

諸多熱點問題。網絡截圖

新京報訊(記者 徐曉帆)中國足協今日上午公佈了三級聯賽的降薪指導意見,不到一天時間,足協主席陳戌源的話就變為現實。

昨晚,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央視“新聞1+1”節目中與主持人白巖松連線,對時下中國足球的諸多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不出意外,聯賽重啟、中乙擴軍、職業聯盟成立等計劃也將在不久後一一成為現實。

中國足協今日正式發出降薪倡議:在聯賽開始之前,倡議各男足俱樂部降薪30%-50%,同時為低收入球員設置了保護條例。而在這份倡議書中,並未對國內球員和外援區別對待,這一點與陳戌源的態度相符。

眾所周知,聯賽外援工資普遍高於國內球員,外界此前認為降薪主要難在外援身上。對此陳戌源在採訪中表示,內外都一樣,“我們和國際足聯做了非常多的溝通,如果國內球員和國外球員區別對待,那不公平,國際足聯認為合理降薪是符合預期的。”

降薪的時限設置在聯賽重啟之前,關於聯賽重啟之後的相關問題,陳戌源也給出了答案。

關於聯賽何時重啟,將採取什麼賽制,一直眾說紛紜,足協始終沒有給出具體方案,俱樂部也是一頭霧水。對此,陳戌源表示,新賽季賽制調整是必然,但何時開賽還要根據疫情形勢而定,目前足協手中的3套方案也是按照不同重啟時間制定的,但無論採用哪種,聯賽重啟初期很可能會空場進行,之後逐步允許觀眾入場。

針對此前盛傳的中超U23預備隊以及U19國青參加中乙一事,陳戌源表示已經與絕大多數俱樂部達成一致,該方案已基本確定,但預備隊和國青不參與最後的升降級,只會在聯賽中積分。陳戌源強調,這一方案的誕生源於預備隊聯賽水平不高,國青缺乏高水平比賽機會,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幫助年輕球員成長。

此外,針對職業聯盟成立進度放緩,陳戌源也給出解釋。他表示,最開始想把職業聯盟變成一個企業化組織,主要管理中超球隊,但籌備組通過學習“中央50條”改革精神後改變了思路,“職業聯盟應該是授權法人,應該統籌管理中乙、中甲、中超球隊,所以後期我們對原來職業聯盟的方案做了調整。”

陳戌源表示,此前在與相關部門、俱樂部的溝通上花了一些時間,目前籌備工作已經進入尾聲,章程也基本確立,“最多再用一兩個月的時間,職業聯盟就可以比較順當地組建起來。”而對於外界“足協不願放權”的說法,陳戌源回應稱,中國足協的態度是“應放盡放”,足協的作用主要是監管並服務職業聯盟。

新京報記者 徐曉帆

編輯 王希翀 校對 何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