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证解第28章,人生知进取退守,复归婴儿生命本源,常德不离

每个人在面对自我成长之道路,都曾有过生活的困惑

关于“道德经”的证解,结合生活、世态、时政等,总是免不了停停写写。看到头条的“创作热词”中,“道德经经典名句”成为了文化领域用户喜爱的热词,想来,读者们随着疫情时政等的发展,还是迫切地希望从《道德经》中得到一些人生的启示。写“道德经”的证解,并不代表我在当下的生活里,是一个多么“得道”或“成功”的人士。

在写作这些文章时,其实,我和大多数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百姓们一样遭遇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磨难与不愿面对的平凡与真实生活之境。这样的磨难,在世俗的成功学人士或父母兄弟朋友眼中来说,终究是不愿看到或悲悯体验的。然而,因为对世事过去现在将来的坦然理解,也让我在诸多的磨难中,始终做了一个在有星光的夜晚独自跳舞的安静小孩。很多时候,我不太想和读者们分享境况,也不懂得寻求任何一个人的帮助,但想到过去或现在承受过的事物,是将来的大多数朋友百姓们都要面临的身心困苦与要超越之境,提前做些心得分享,或许,可以醒后来人。

道德经证解第28章,人生知进取退守,复归婴儿生命本源,常德不离

新冠变异、人脑变形虫感染、洪水等自然灾害、基因、食品不安全、水污染、科技发展、知识乱象等各种问题在全球迅速发展与演变......在过去的几年中,在感知这些未来事件的发展趋势中,我感到深深的无能为力,因为这样的一些原因,迫使我不自觉地想要寻找到某些答案,人生进入了停摆,固步自封只“读书写作”与“自闭”的状态中,变得越来越喜欢安静独处。在这个阶段中,《道德经》是我接触读悟的一本书。然而,因为这本书远离世俗寻常百姓的烟火生活,也让一部分读者们望而生畏。特别是,像我这种欲望暂时停摆中“并未因此得财”的证悟者,令父母兄弟看来,是困惑不解与谨防走火入魔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个道不同,是因为一个人意识型态与信念改变了,已经很难再融入原来的生活了。”“当一个人贫穷落难,最先踩他的人是他的父母兄弟,最后,便是社会人士。”当某一日,我的哥哥知道我在写作《道德经》这么些看似空洞的大道理,没有融入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时,很是生气与怒其不争,并如此理智与清晰地说出他对人生与世事的洞见,我在沉默中,为我在某些时段不能顾全世事,以及不能令如父母兄弟等社会人士真正理解道德经的精髓误会遗憾难过,但也仍然对他肃然起敬,感恩他为我承受过的某些低潮。

道德经证解第28章,人生知进取退守,复归婴儿生命本源,常德不离

在父母兄弟眼中,过去的我走了一条“不做上等人,却宁走下等人的生活之路”,或许,他们还甚是担心我入了某种邪门的“教派”,或被洗脑了。其实,我只是,突然对人事中的诸多有形无形的善恶阴阳变化有了更深的觉悟,不愿再动一些因果,也丢失了过去自以为是的某些才华,一时之间成了百无一用的废才。然而,我也更明确知道,在某天,我一定会带着更全新的自我与觉知,重启融入生活与世事的能力。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家庭若要有一个人得道,上天总得制造些让所有人去历练与承受的世事和心态。一个家庭要保有一个得纯真如“婴儿”者,总会有人在有条件的爱的相守中,明白何为无条件的爱,如何保守爱不变质的过程。当家庭中的某个成员,突然因为某些理想愿望的执着,遭受疾病或财等方面的大损考验时,便是一个家庭走向衰落或重整意识行为,建立更全新正向信念系统的时候。此时的当事人面临着时事的考验,情绪与 知识、阴阳俩面事务等的考核与障碍,没有足够的心力、觉知与德行的坚持,很容易从此一厥不振。此时,需要当时人明白自我产生某种行为结果时,最初的意念认识、恐惧等产生的原因,学会内省,在内心和行为上当下做正向沟通与和解,不抱怨,不恐惧,不抗拒,去除某些人事物方面的“贪嗔痴慢疑”,重新纠正行为。如此,才能让行为意识,令鬼神钦敬而不扰人。

这样的一些过程与经历,我知道,必然是曾令所有父母在某些欲望理想阶段感到困惑与担忧的。然而,在这些阶段中,也是一个家庭共同成长的时候。此时,我也越来越看到与感受到一个大家庭在面对磨难来到时心态方面的成长,趋于成熟和包容,彼此理解。

道德经证解第28章,人生知进取退守,复归婴儿生命本源,常德不离

“我儿子,突然不想谈恋爱结婚了,整天把自己关房门,不愿见朋友,要给他买房买车也不想要,肉也不想吃了。看见餐馆杀羊,便不舒服。”

过去某年,我的一位书画家朋友和我担心地提起他儿子的状况。我知道,他也只是和曾经的我一样,在面对大磨大难时的一次休整,对人生的某些大是大非有了更不一样的觉悟和反省,是走向更去惑存真的一个过程。然而,不知道这孩子何时会自渡自醒,或遇到有缘的明师带他从荆棘中走出来。

道德经证解第28章,人生知进取退守,复归婴儿生命本源,常德不离

道德经第28章证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等你觉醒

在写作28章之前,和读者朋友们聊了这么些证悟外的生活题外话。我想,这样的一些经历,或许,不少曾历过金钱疾病等磨难的朋友们,一定能够身同感受。但,我也更希望你们不要身陷于这样的糟糕感受中,而是,带着合一的觉悟去体验自我与父母兄弟伴侣之心,明白“雄强”与“雌柔”之境,找到你更全面看待人生事物的眼光与心态,走出“超越”之路。“老子五千言”,我停停又写写,很多时候会留于对历史思考与时代环境中,人们免不了因“文字”的限制,望而生义,不能令人们真正以身心行去体悟“道体”的应用与时局变化。“道”这东西,用文字说来写来,终究浅薄单一,但有时又不得不以文字来陈述。

在“第二十八章”中,老子说了什么?哪些是在世俗之学的书本外,又需要人们借“道体”去应用的?

道德经证解第28章,人生知进取退守,复归婴儿生命本源,常德不离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zhǎng)。故大制不割。”

按照文字的字面与世俗理解,大多数的人们都向往一种“积极向上、刚健、进取”的生活状态,代表了“雄”性的生机勃发。“柔顺、退守”的态度,代表“雌性”,大抵是令人们在某些时候感到“怒其不争”又”消极”的。在”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这句话,很多的人们是以”非此即彼”、“阴阳分离”有选择的方式来理解的。文章中的某些标点符号,是后来的学者们为方便读者理解加入的,但也造成了“文义”的狭隘。在这句话中,个人认为应该以“阴阳合一为无极”、“雄雌不离”合并的方式来理解,才有了完整性,代表对有形无形事物与众生的更全面理解与包容。真正证得“道体”者,便得“阴阳合一”“雄雌同体”的境界。只是,人们习惯以“色相”识人定性,各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三重不同时境。

道德经证解第28章,人生知进取退守,复归婴儿生命本源,常德不离

“谿”,后来的学者们,习惯以简义的方式直接写成“溪”。这在字形义和原源方面有了望而生义的不同的理解。“溪”,”最早见于战国,意为山间的小河沟,由“谿”演变而来。“谿”字望形义,两山之间有大沟,山谷。右边的“谷”表示水是从山谷里流出来的。两者意义与证悟炯然,大多数的世人都怕做小河沟。若是知道“老子五千言”是让人甘愿做个小河沟,大抵都怕入不了生活的实质和状态。这也导致了很多的证悟者捧了“道德经”发心觉悟,不小心便越来越偏离生活之道,为了证道得道而离了“道”。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这句话,在“道体”的体验应用中,雄如人可见可知之形物,如人体督脉天柱、身形等;雌如水如风如光如母性之爱与孕育之机,如人不可见可感可觉知之物;人们要明白这两者的共存与应用,便能感受他像“谿”般合一,有山有水,有动有静,有阴有阳。当人明白了阴阳造化之机,便渐渐明白《阴符经》文中所语:“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当时事动乱时,懂得加强自己品德的修炼,常德便不离其身,让个人回归了婴儿的状态。

道德经证解第28章,人生知进取退守,复归婴儿生命本源,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在这句话的字面理解看来,大多数的人们容易理解为做个如婴儿般纯真之人。这里的婴儿,更是指人懂得阴阳造化,宇宙生命本质的根本奥秘后,用每个实境去体悟“言行意正”与“真实生活”后,在自我身体内孕育的“如婴儿般的阳胎”,启动了生命的原始状态胎息。当人进入胎息,便如给自我建造了一个生命能量的加工厂,生命之气会被激发与创造出来,体内病气和疾病隐患渐渐去除,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与绝症的能力提升,皮肤润泽,智慧与潜能渐渐得到开发与滋养。

自历史以来,人们对“阳胎”之境,有着不同的文学作品和证悟的书与作者,让一些证悟者陷入了追求“神通”或“迷信”的境界。“道德经”的真正应用,更多的是帮助人们自行校正自我之行与德,帮助自我身体走向愉悦、康健之路。

道德经证解第28章,人生知进取退守,复归婴儿生命本源,常德不离

当一个人渐渐明白了如何复归于婴儿的生命造化之机,也便能够知道何为“白亮光明”,遇到黑暗艰难之境,也能忍辱负重前行。遇到饥饿贫穷素朴之境,也能因“胎息”的孕化,坦然以对,从困难中走出来。在当代有不少的人们因为想寻道证道而辟谷。根据个人生活体验,辟谷只有人所食之物过多造成昏沉淤堵,或所遇之食带有病毒等不安全因素,个人生活经济暂时陷入周转性的困境,并把握“常德不离”逢阴阳造化的一时之境而有的行为与生活体验。大多数的老百姓没有遇到明师时,请按照本有的生活,持有不断觉省之心,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工作。任何一个人,不管功境到何种境地,都会面临“本欲”与“内外之欲”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观察与应用认识每件事物的自然属性与规律。

当一个人明白了“大道至简”,素朴之境的应用,自己也便成了“道体之器”,渐而能顺应各种境况。圣人因为懂得了应用的规则,也便能成为自我的君主,明白“道”的治理和应用,不会妄用违反自然规律与生命属性的事物,做出伤害或宰割天下的事情。

作者:沁心明蕊

如果觉得本文对自己或他人有帮助,欢迎转发分享收藏给有需要的朋友。

往期阅读:

道德经第26章,躁与静,最考验人心与境界

道德经第23章,人生遇钱才两困之境,如何以道理解化解?

道德经第22章,委曲的人凭什么成楷模?抱道守一,天下无人相争

2020证解道德经,第02章 ,圣人被凑出三六九等,老子的难言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