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泉:中醫中藥對流感治療在四大方面效果非常好

在今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傳染病是較為古老的疾病,中醫中藥作為幾千年的醫學,對傳染病防治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劉清泉介紹:“比如在發病特點上,中醫認為傳染病發生髮展的三個重要環節——天、地、人。所謂的天,是指自然氣候、環境變化;地,是“疫戾”的致病邪氣對人類的攻擊;人,是人的抵抗力。在這個基礎上,中醫藥對於傳染病防治,更關注人的抵抗力和人體機能平衡的調整,黃帝內經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用通俗的話講,就是我們每個人要養好正氣,提升抵抗力,是防治傳染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一個重要內涵。在防治傳染病方面,中醫從理論層面和技術層面都非常豐富;在治療方面,中醫有非常完整的中藥湯劑,也有非常好的中成藥,針灸、推拿等中醫非藥物療法,對傳染病治療也有非常好的療效。”

劉清泉說:“近幾年,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佈的各種傳染病指南和診療方案裡,中醫藥的內容應該說越來越豐富,臨床療效證據也越來越好。至於流感,中醫中藥幾千年來,流感治療是最多的一個疾病群,對於流感治療中醫中藥表現在四大方面效果非常好。

第一,退熱時間較快、較穩、較持久,這也是中醫藥治療流感的重要特色。根據古方里面,比如銀翹散、麻杏石甘湯、小柴胡湯、達原飲等,還有老一輩名中醫積攢治療流感的經驗名方研製的中成藥,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目前循證證據也越來越充分。所以,中醫藥治療退熱這一塊是最大優勢。

第二,對如咽喉疼痛、全身疼痛等一些症狀的解除,效果也非常好。這也體現了中醫不但治療病,也針對於這些證候。中醫認為,咽喉疼痛和渾身關節痠疼,一種是風寒,一種是風熱,這體現出對於證候治療和多靶點治療的優勢。

第三,中醫對流感的治療,對於感冒後出現咳嗽症狀的減少,是非常好的。中藥治療越早,出現咳嗽的機會就越少,或者越輕。

第四,對於一些重症和危重症,中西醫聯合救治,對減少抗菌素的使用、減少呼吸機的使用,以及對於降低病死率方面,也有很好的作用。”

“所以說,中醫藥對於不僅是呼吸道的其他傳染病,還是對於流感,從理論層面上應該說很豐富,從技術層面上準備也越來越豐富,從藥物層面和物質準備層面也非常豐富。”劉清泉總結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