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果子狸嗎?這種野味是SARS傳播者,但今天仍然很多人吃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對大家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大家不能上課上班,甚至不能出門。許多人不免會想到17年前的相似的非典型肺炎疫情,與這次疫情類似,病毒攜帶的罪魁禍首被鎖定在野生動物的身上。

還記得果子狸嗎?這種野味是SARS傳播者,但今天仍然很多人吃

作為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果子狸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果子狸雖然本身不會攜帶SARS病毒,但它是雜食動物,而且活動範圍廣泛,可能會與許多其他的野生動物接觸,從而沾染上一些病毒,尤其可能會碰到蝙蝠,這種“行走的病原體”。

此外,野生果子狸身上本身就存在一些狂犬病毒、還有旋毛蟲、斯氏狸殖吸蟲等寄生蟲。如果不小心感染,旋毛蟲在繁殖時會對人體的胃腸道產生很嚴重的損害,還會造成過敏反應。

還記得果子狸嗎?這種野味是SARS傳播者,但今天仍然很多人吃

而斯氏狸殖吸蟲是一種國內常見的寄生蟲,一般都是因為飲食不衛生感染的。這種寄生蟲一旦侵入人體,會在體內四處流竄,對人的肺部和中樞神經都有極大損害,嚴重的還會造成全身性病變。

十七年前,SARS病毒最開始起源於廣東,部分廣東人吃了被感染的野生果子狸,由此發生了非典疫情。在今年2月11號,廣東省通過決議,明確禁止濫食和交易野生動物。

研究表明,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或者說來源於野生動物,所以野生動物能不接觸就不要接觸,更不能去吃。

還記得果子狸嗎?這種野味是SARS傳播者,但今天仍然很多人吃

我們現在所吃的養殖家畜、家禽,都具有成熟的養殖流程和完善的檢疫體系保障,可以放心吃,既美味又安全。

而“野味”大多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陷,沒有經過正規處理,而且是非法捕殺的動物,攜帶不少致命的病毒。濫食野生動物是一種陋習,也是造成非法獵殺野生動物的重要原因,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很大的潛在危險。

還記得果子狸嗎?這種野味是SARS傳播者,但今天仍然很多人吃

人依賴於自然,也不可能征服自然,放過野生動物,也是給人類自己留一條生路。

各位朋友,你吃過野味嗎?你覺得這些食物安全嗎?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