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初二,青春期反應太激烈怎麼辦?

鄭禕晗


初二正是青春期階段,也是孩子走向成熟飛躍發展的階段。這個問題也是多數家長要諮詢和關注的問題。為什麼有的孩子比較嚴重,而有的孩子能夠平穩度過?

首先,青春期逆反現象嚴重的,說明遺傳基因和家長的教育方式也適當的出現了問題,需要先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其次,幫助孩子查找一下是否有其他因素干擾或有心結,多關注孩子的內心。

第三,多給孩子獨立思考和獨立承擔責任的機會,讓孩子真正成為家庭主人的一員,多聽取孩子的意見。

這個年齡的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多數家長還把孩子當做小孩,事事都給孩子做主,久而久之,逆反心理就越來越嚴重。

只要家長能夠做到以平和心態對待孩子,儘量不要發生太多的衝突,多讓孩子有展示的機會,做到多運動,多交流,就會平穩度過。





攜手一遇


兒子初二那年,我把他的房間門踢壞了,門鎖脫落,直到現在門都關不嚴。

兒子初二那年,我得了高血壓,直到現在還在持續吃藥。

也就是從初二那年,兒子開始主動學習了,我也基本不再關注他的學習了。

一切都發生在初二這一年,彷彿一夜之間我們各歸各位,他能夠好好學習,我也不再擔心焦慮。

所以,看到這個問題,我能深深的體會到作為初二家長的心情。

下面,我把自己的體會分享給大家。

第一、青春期孩子的各種反應都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我們家長,是我們家長缺乏對他們的瞭解。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家長也要善於學習成長,因為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

我們要學習孩子各個成長階段的表現特徵,學習在此階段作為父母如何應對和正確的引導。

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跟蹤了數千位孩子的真實成長,發現人類行為的發展完全是有章可循的,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中,在動作、語言、社會行為和情緒發展各個方面的表現和特點,是完全可以準確預測的。

我當時對兒子把門上鎖這種行為特別生氣,所以一氣之下把門踢壞了。後來直到自己身體出問題了,才正視與孩子之間的問題。

我開始買相關書籍閱讀,上網查詢,最終發現,就兒子把門上鎖的這個形為,對於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

所以,學習瞭解孩子,是我們做到的第一步。

第二、面對青春期孩子激烈的情緒反應,家長應溫柔的、真誠的、寬容的去接納這種情緒。

溫柔的接納,是指父母從表情上、態度上、動作上表現的溫柔。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私的愛。

真誠的接納是指父母真心的、從心底對孩子的情緒給予認可,不存在虛假的或抗拒的情緒存在。孩子是敏感的,任何刻意的行為他們都是能感受到的。

寬容的接納是指父母能夠以開放的、包容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情緒。

在此過程中,你可以溫柔的對孩子說,孩子,沒關係的,媽媽能理解你此刻的感受,難受的話就發洩出來,沒什麼大不了的。適時的給孩子一個擁抱,拍拍他的背。

父母如果以這樣的方式面對待孩子的情緒時,不僅孩子的情緒能夠得到很好的緩解,同時,孩子也能夠切身感受到父母無私的愛;感受到無論自己多麼糟糕,父母都願意接納他,願意與他同在;無論將來遇到任何困難無助時,父母永遠都是他堅強的臂膀和溫暖的港灣。

所以,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是父母需要學習完成的第二步。



第三、學習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或許前期我們已經學習了關於孩子青春期的各種理論知識,明白了一些道理,理解了孩子的一些行為。那麼如何與孩子溝通呢,我在實踐中總結以下幾點。

首先,父母要學會傾聽。

這一步非常關鍵,因為只有傾聽,才能瞭解孩子。在傾聽的時候,最好不要打斷、不要發表你的看法、更不要反駁和指責。

即使他們談論的內容你根本聽不懂,但是,你只要傾聽就夠了。

專注的傾聽,是父母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孩子對父母信任的基礎。

其次,找一個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交流。

發現孩子正在看的課外書或正在玩的遊戲,簡單瞭解後拿出來與他交流,例如,問他這本書的內容如何,有什麼好的借鑑,我也想看,適合嗎?你的遊戲玩的這麼溜,你很聰明嗎。

交流可以讓你更深層次的瞭解孩子,找出你引導他的目標和方向。

我為了和兒子找共同話題,我把他看的《三體》看完了,看的過程中我不時的與兒子交流心得,但直到現在我也沒明白書本講了什麼。

最後,適時給予正向引導

當我們能傾聽孩子後,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孩子對父母也更加信任。

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孩子願意更多地和父母交流。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親子關係已經在發生變化。

此時,可以適當針對某個談論的話題說說自己的觀點,不要求孩子立刻接受。

正如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過:“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我們都需要尊重對方的價值觀。




結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在應對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時切不可操之過急,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方法、有耐心。願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魚兒2103


處理原則:一、平等交流。父母師長給與一致的心理干預,找到孩子目前比較麻煩的心理問題;學會傾聽孩子心聲,走進孩子心靈,多交流溝通,試著包容不足;二、排除孩子心理障礙(順心),幫助孩子多分析學習問題,人際關係問題,請優秀同齡人幫忙開導,交朋友;三、商討學習目標,確立正事,其它冷處理,漸漸淡忘。

方法技巧:一、可以考慮旅遊、體育鍛煉等社會活動,分散注意力;二、學會逆反之反,比如,假定你想叫他朝東走,故意要求他向西走,結果他偏偏逆反朝東了,不正好符合你願意嗎?你想要求他好好學習,他偏不幹,不如安排他去勞動,感覺累了、煩了,他自然就學習了,比生硬強迫好得多,請相信很多強烈反應都是家長老師刺激誘導的。他強烈,你不能強烈,你強他更強,惡性循環啊?做個智慧家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